1、电视摄像艺术电视摄像艺术l第一章电视画面l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l第三章 固定画面l第四章 运动画面l第五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l第六章 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l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电视摄像艺术1、电视画面(1)特性(2)造型特点(3)取材要求2、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1)景别(2)拍摄角度(3)镜头运动(4)构图3、固定画面(1)概念及特点(2)功用及局限(3)拍摄要求4、运动摄像:推、拉、摇、跟、移、升、综合、变焦、聚焦、仰俯5、光学镜头及其运用(1)特性(2)长焦距镜头(3)广角镜头(4)变焦距镜头(5)特殊效果镜电视摄像艺术6、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1)电视用光概述(2)自然光的画面表现(
2、3)人工光的画面表现(4)色彩的感情倾向(5)色彩的画面表现7、电视场面调度(1)场面调度的源流(2)电视场面调度(3)举例说明8、电视摄像师的基本要求(1)电视摄像的不同类型(2)素质要求9、实用技巧(1)室内外的拍摄:不同节目的拍摄、不同场景、不同气候(光线、构图、白平衡、色温、日出、阴雨、雪、深夜、风光、时装、体育)(2)特殊情况的拍摄:文物、手术、水下、动物电视摄像艺术第一章电视画面 要点:1、了解摄像机的组成、分类和技术特点 2、了解和理解电视画面的定义及其电视 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3、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4、掌握电视画面的表现方式:表现具象、表现运动、运动表现电视摄像艺术
3、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一、摄像机的组成与分类(一)摄像机的组成:1、光学系统: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R)绿(G)蓝(B)分光系统色温:T(K)=(t+273)3200K的光源相当于2927,色温低偏橙黄色,色温高偏蓝紫色镜头:CANNONNikonFUJINON电视摄像艺术2、光-电转换系统:将成像于靶面上的光像转换成电信号3、图像信号处理:对光-电转换后输出的微弱图像信号进行放大、校正和处理,同时完成信号的编码作用,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输出4、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白平衡调整、自动黑平衡调整、自动光圈、自动变焦距、自动增益控制、自动聚焦电视摄像艺术5、附属部件:寻像器、彩条信号发生器、
4、交直流电源6、三角架:TREMIS(德国SachtlerAG)Vinten(英国云顿)Libec(日本利拍)MILLER(澳大利亚米勒)CARTONI(意大利加通尼)Deree(中国)7、减震装置:斯泰尼康STEADICAM-VIDEOSK(美国CP公司)电视摄像艺术8、电池:N-P1BP-L60A/90ABP-M50/M100(日本)安顿保尔(美国)派克PAGLOK(英国)9、摇臂:JimmyJib(美)Polecam(英)10、移动轨:直轨、弯轨11、反光板12、调白卡纸13、菜单:14、记忆棒:MemoryStick(MSA-BA)15、话筒:无线(WIRELESSWRR-855A)、有
5、线(REAR超指向)、随机(FRONT)16、新闻灯17、耳麦电视摄像艺术(二)、摄像机的种类1.质量等级分类:高清与标清、广播级、专业级(业务级)、家用级2.光电转换器件类:电真空器件(激光电导摄像管)摄像机、电荷耦合器件(即CCD)摄像机3.实用场合分:演播室内拍摄用座机、室外便携式摄像机(医用、警用、水下、X光、红外线、超声波、微光电视)、网络4.模拟与数字5.分体与一体机6.硬盘摄像机:池上Editcam27.网络摄像机:V.NETWORKSVN-C2U电视摄像艺术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晰度电视:JVC100MPSHDConvertorD9
6、HD摄像机松下:AJ-HDC27F720可变帧频摄录机(DVCPRO-HD)飞利浦:LDK150/140池上:HDK-790E/79ESONY:HDCAMHDW-F900、HDW-7302003年2月3日,JVC美国公司宣布推出世界首款消费级的数字高清晰度摄录一体机GR-HD1。电视摄像艺术广播级(AQ20DDVW-700)Sony公司:先后推出了数字Betacam、Betacam-SX、MPEGIMX等机型盘带结合型录像机:DNW-A100P(HybridVTR)利用硬盘可实现非线编辑BetacamSX:DNW-7P/DNW-90PMPEGIMX:MSW-900PDVW:DVW-510PD
7、VW-707PDVW-709WSPDVW-790WSPDVCPRO50系列AJ-D900WDigital-S:DY-90和DY-98电视摄像艺术新闻现场脱机非线性编辑系统:aBetacamSX(DNW-7P/DNW-90P)bDNE-50(笔记本电脑+坞站=台式电脑)坞站(DockStation)笔记本电脑适配器c3.5英寸Sony磁光盘(MO)和3.5英寸软盘d便携式卫星调制器DSM-T1电视摄像艺术业务级DVCAM:DSR-250P、DSR-370P、DSR570WSP、DSR-2000P、DSR-PD150PM2:AU-410S-VHS:WV-F700BetacamSPBVW-500PD
8、VCPRO:AJ-D215HE日立:Z-V1AvideoHi8:EVV-9800家用级VHSS-VHSDVHi8电视摄像艺术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1、摄像作品立等可见:与照片摄影、电影摄影相比较,省去了冲洗、拷贝(直播节目)2、色温绿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统(重点:滤色片、白平衡、黑平衡p5)3、电视摄像的宽容度:1:32黑白电影1:128彩色片1:64(宽容度定义P5)电视摄像艺术三、电视画面及其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是指有电视摄录摄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电视画面具有时、空两方面含义,如果将时间凝定,那么电视画面就可定格为“画幅”,电视画面正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美秒25帧的连
9、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电视镜头: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纪录的一个片断电视摄像艺术地位和作用:1、视听一体2、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音乐、音响、文字、语言、色彩),画面是第一位、是最基本的3、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4、电视画面不是孤立静止的(1+1)2)变化组合,深化强化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及优化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一、空间特性1、屏幕显示:像素(p8)、光色结合、与电影的区别(电视画面是发光体,电影画面是反光体)(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p9)(2)电视画面无纯黑画面(技巧p10)(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10、4)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电视摄像艺术2、平面造型(二维-三维空间的拓展)(重点:p12)(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4)利用声音元素(多维空间、心理空间)电视摄像艺术3、框架结构(p15)(1)电视景别(2)框架景物的相对性(p16图1-3)(3)平衡(图1-4)(4)相对运动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P19)开放式与封闭式构图(P20)电视摄像艺术二、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匈牙利电影理论加贝拉.巴拉兹将电影时间分为:放映时间(影片延续时间:实际时间)、剧情的展
11、示时间(故事叙述时间:表现时间)、观看时间(观众本能印象的延续时间:心里时间)杯子落地、子弹、爆炸(1)单向性(2)连续性(3)同时性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一、表现具象二、表现运动三、运动表现电视摄像艺术第四节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二、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创作除外)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电视摄像艺术作业:1、摄像机的组成与分类?2、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电视摄像艺术l主要内容:1、景别 2、拍摄角度 3、动态艺术 4、构图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电视景别一、远景:
12、尽量用侧光或侧逆光,删繁就简,时间长度要充分,运动不宜过快二、全景: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前景的运用,不同色调的背景烘托主体,其它景别变换应以全景的色调和影调为基础电视摄像艺术三、中景:必须注意抓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动作,注意随中心点变化而变化四、近景:眼神光,人物内心,注意形象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由于景深的限制,对聚焦的要求严格。画面简洁,色调统一,避开背景中明亮夺目的物体。电视摄像艺术五、特写:作用:1、从细微处揭示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创造视觉张力。2、揭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形成电视语言的一个戏剧因素 3、可用于转场,画面语言的纽带和重心 4、
13、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质”的表现,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 注意:构图力求饱满,宁大勿小。严格控制好曝光量,多用手动光圈。不宜孤立使用特写镜头电视摄像艺术六、电视景别的作用:(1)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的心理要求(2)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如:远景接大全再接全景,节奏抒情、舒缓。反之则跳跃、急切。(3)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 拍摄角度 反映摄像师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画面取材能力,是对画面形式的创造和想象,溶入了情感和立意,改变人们严重的惯见现象。垂直平面角度(摄像高度)拍摄角
14、度 几何角度 水平平面角度(摄像方向)客观性角度 心理角度 主观性角度电视摄像艺术一、拍摄高度1、平角(平摄):不变形,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画面结构稳固、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是新闻摄像常用的高度。避免地平线等分,否则会压缩远近景物,呆板、单调。(长焦拍骑车,车流)电视摄像艺术2、俯角(俯摄):地平线上升,有利于表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交待环境位置、数量、远近,表现整体气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拳击比赛)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人物的情感交流。视觉重量小,显得人物萎缩、低矮,可造成贬低、蔑视的意味。电视摄像艺术3、仰角(
15、仰摄):地平线下降,前景突出,背景压缩,净化背景,突出主体,强调高度和气势(拍跳跃、腾空时,夸张,强的视觉冲击力)形象主体高大、挺拔、权威,视觉重量大,具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人物易变形电视摄像艺术二.、摄像方向1、正面方向拍摄:易于表现正面特征、横向线条、庄重稳定,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如:主持人)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透视感差,呆板无生气,主体效果不明显,画面布局不合理,无主次之分。电视摄像艺术2、侧面方向拍摄:(1)正侧面:有利于表现运动姿态、轮廓线条,人物交流。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2)斜侧面:有较强的纵深感、立体感,还可以突出二者之一,分出主次(电视采访)3、背面方向拍
16、摄:主观参与感,具有不确定性、悬念、想象电视摄像艺术三、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如实记录,很少变形 主观性角度: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如:赛车、动物、跳楼)。运用必须合理、有依据、必要的,不宜乱用摄像员:独特的角度,新、奇、特、美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 运 动 物体运动、摄像机运动、综合运动一、被摄物体的运动:善于发现运动之美和美的运动(花开、日出、舞蹈)电视摄像艺术1、运动本身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运动本身具有结构、节奏、韵律,给人的视觉以千变万化的、丰富多彩的愉悦感、启示性和美感。电视摄像艺术2、运动的内涵:(内容和
17、形式)(p64)运动的主体(如:不同的手、升旗)运动的形式(海潮、雄鹰、交警)电视摄像艺术3、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产生冲击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p65)4、是场面调度和运动设想的内在依据及外在表现运动形式和轨迹决定了拍摄方向、高度、机位(电视剧)电视摄像艺术5、通过个性化、特色化的动作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6、借助电视画面的框架关系表现运动电视摄像艺术二、摄像机的运动间接运动:通过蒙太奇剪接直接运动:镜头的光学运动(焦距)和机身的机械运动电视摄像艺术新闻纪实类节目的运动造型要求:(p69)1、时空的统一和同一:真实客观2、多层次、多视点、多元化3、使观众强烈感受摄像机的存在(记者视点)
18、4、连贯、完整记录,信息量大于固定镜头电视摄像艺术三、综合运动广义: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剪辑运动狭义:推、拉、摇、跟、移的结合电视摄像艺术第四节 构图 一、画面构图1、含义(p72)2、特点(1)动态性(2)时限性(3)多视点(4)画幅的固定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电视摄像艺术l构图的基本要求1、简洁2、主体突出3、立意要明确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5、两种情况(p76)电视摄像艺术二、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1、光线2、色彩3、影调(1)明暗分布:亮调、暗调、中间调(2)明暗对比:硬调、软调、中间调(3)基调(p81)电视摄像艺术4、线条(1)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
19、2)直线、曲线(感觉p82)(3)虚线、实线(p84)(4)线条运用(p85)电视摄像艺术三、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1、形式与结构的关系(p87)2、成分: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3、关系处理(p87)电视摄像艺术(一)主体 1、含义 2、方法(1)直接表现法(2)间接表现法(3)综合运用(p90)电视摄像艺术(二)陪体作用:(1)补充说明,帮助主体说明内涵如:雪花,月光(2)渲染、烘托主体如:光影、色彩(3)均衡构图,美化画面 电视摄像艺术主陪体关系处理:(1)同时出现:陪体应在次要位置,不可分散注意力(2)不同时出现:a、主体先出现(军人看升旗)b、陪体先出现:(欢迎的人们)场景转换、丰
20、富语言,避免主体一览无余得直露和堆砌,加强艺术性。(雕刻家、钢琴家)电视摄像艺术(三)前景:有时可能是陪体,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作用:(1)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师大校门)(2)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冰柱、枫叶)(3)强化画面纵深感、空间感(4)均衡构图、美化画面(5)与主体有特定的意味(丰收的玉米)(6)运动摄像加强节奏感、韵律感电视摄像艺术前景可安排在框架的上下、左右,也可以布满画面(烟、雨、雾、雪花)注意(1)为主体的突出和主题的表现服务(遮挡主题、干扰注意)(2)应弱于主体表现,防止前景抢眼 (3)要富有装饰色彩,构图美电视摄像艺术(四)后景: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
21、作用:(1)内容上看:可表明主体的环境、位置及现场气氛 (2)结构形式看:产生多层景物效果和透视感注意:(1)后景的影调、色调应与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比 (2)坚持减法原则,简化背景,线形简洁明快 (3)清晰度、趣味性不应超过主体,可利用景深电视摄像艺术(五)环境: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空间。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作用: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地方特色、刻画性格、扩展空间背景:(主持人背景)背景与后景的区别电视摄像艺术四、构图形式1、内在性质:静态、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小巷构图、风景构图2、外在线形结构: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区县构图、黄金分割式构图、九宫格式构图、圆形构图
22、对称构图、非对称构图(见100-105)电视摄像艺术作业1、课后练习 2、自己设计一种构图形势 电视摄像艺术内容提要:1、固定画面的含义、特点2、固定画面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区别和联系3、固定画面的功用与局限第三章固定画面电视摄像艺术固定画面是初学摄像者的基本功,是运动画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才能熟悉摄像机的操作规程、技术特点提高画面造型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培养电视摄像工作的职业“感觉”和艺术素养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理解1、固定画面的定义:108页,核心是框架不动,110页与运动画面的区分电视摄像艺术2、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区别和联系:都有形式感,但固定画面有时间
23、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有电视画面的本体特性与审美特性电视摄像艺术3、与电影界的静态画面的区别,京剧的“亮相”,固定画面不仅能够记录和表现静态的对象,同样也能够很好的表现画面内部的运动电视摄像艺术4、观众的视觉心理,110页电视摄像艺术二、固定画面的特性1、框架固定(运动画面的框架不固定):画面范围和视域面积不变(如:拍一级方程式)2、符合观众的视觉体验和视觉要求(不同与运动镜头的浏览感觉)3、强化主体形象,表现环境空间,创造静穆气氛见112页后一段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固定画面在电视艺术的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过分追求运动画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
24、意义的摇晃、无目的的推拉、无必要的摇移电视摄像艺术一、功用1、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交待客观环境、反映场景特点、提示景物方位(龙脊、新闻)2、有利于表现静态人物(奥运会颁奖)3、客观地记录和反应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火车,汽车,鳄鱼,蜥蜴吃蚊子电视摄像艺术4、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拳击比赛,动作片)5、再造性上有绘画和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造型直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话说长江、望长城、龙脊、风光片、纪录片)电视摄像艺术6、引发“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美好、向往、庄重、宁静、肃穆、压抑、郁闷7、与运动画面相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客观,较少运动摄像带来的指向性(山洞里
25、的村庄)现场性、真实性8、时间感觉“远”120页: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实景电视摄像艺术二、局限和不足1、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2、构图难以发生很大变化3、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以很好的表现电视摄像艺术4、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花境与空间5、不如运动画面能比较完整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纪录片多机拍摄不现实,造成生活被割裂、编辑的现象)123页后一段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1、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水滴、花开、冰溶化、眼泪)124页2、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125页电视摄像艺术3、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同
26、景别切换“跳”,新闻采访技巧,126页,摄像员懂编辑)4、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127页5、“稳”字当头电视摄像艺术作业:130页电视摄像艺术第四章运动画面l内容提要1、运动画面的特点2、运动摄像的方式、公用、表现力、应注意的问题电视摄像艺术概念理解l摄像机运动:1、间接运动(蒙太奇)2、直接运动(机位、光轴、焦距)l运动摄像(p133)l运动画面和固定画面(p133)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推摄特征1、视觉前移效果2、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3、被摄主体有小变大,环境有大变小电视摄像艺术一、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人物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
27、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4、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变化,又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5、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6、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体和涵义7、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电视摄像艺术二、推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推镜头应具有明确的表现意义2、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3、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4、推进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应调整变化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拉摄l拉摄:远离主体、长焦至广角l特征:1、视觉后移效果2、主体变小,环境变大电视
28、摄像艺术一、功用和表现力1、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的位置(2)表明点与面的关系2、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p148)3、可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比喻效果(149)电视摄像艺术l4、拉镜头从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位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性的想象和猜测(149)l5、拉镜头在一个景别中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l6、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151)l7、拉镜头常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l8、可作为转场镜头电视摄像艺术二、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29、l1、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l2、控制好画面拉开后视域的范围l3、拉镜头速度的把握、节奏的控制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摇摄l摇摄定义(153)l种类:谁平横摇、垂直纵摇、间歇摇、环形摇、倾斜摇、甩镜头l特点:1、模拟人的视线2、包括:起幅、摇动、落幅3、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视觉注意力电视摄像艺术一、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155)2、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括更多的视觉信息3、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内在的联系(157)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物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157、158)电视摄像艺术5、间歇摇(158)6、甩镜头
30、159)7、追摇(159)8、积累效果(160)9、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10、表现一种主观镜头11、倾斜摇、旋转摇(162)12、用于画面转场电视摄像艺术二、摇镜头的拍摄要求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2、摇摄的速度应与画面的内在情绪相对应(163、164)3、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稳、准、匀、水平)电视摄像艺术第四节移摄移摄定义(165)特征:1、呈现移动的态势2、强烈的主观色彩3、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类型:前移动、后移动、横移动、曲线移动电视摄像艺术一、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1、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167)2、在
31、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是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168)3、表现某种主观倾向,表现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4、形成多样化的视点电视摄像艺术二、拍摄要求1、拍摄方法:放在一动物体上、放在肩上2、拍摄要求:(1)平稳(2)采用广角镜头(3)调整焦点电视摄像艺术第五节跟摄定义(171)种类:前跟、后跟(背跟)、侧跟特点:1、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2、主体对象位置、景别相对固定3、跟镜头与推镜头、前移动镜头的区别(172)电视摄像艺术一、跟镜头的作用1、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跟镜头跟随主体
32、一起运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引出环境3、从背后拍摄,可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辛德勒名单、职业特工队)4、纪实性意义(175、176)电视摄像艺术二、拍摄要求1、跟上、追准2、综合因素:焦点、角度、光线电视摄像艺术第六节升降拍摄定义(177)种类:垂直、斜向、不规则升降一、特点1、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2、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电视摄像艺术二、功能和表现力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2、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3、长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4、可实现一个镜头的内容转换与调度5、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电视摄像艺术第
33、七节综合运动摄像l定义(182)l种类:先后方式、包容方式、混合运用l特点和共性1、产生复杂读变的画面造型效果2、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电视摄像艺术一、作用和表现力1、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3、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4、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5、可与音乐配合,形成一体化的节奏感电视摄像艺术二、拍摄要求1、平稳2、运动方向转换一致3、焦点4、协调一致5、肩扛拍摄优点(1)人的视点(2)节奏的“人化”效果(3)镜头调度的随意性电视摄像艺术第五章光学镜头及其运用镜头:1、光学镜头2、镜
34、头语言(画面)光学特性:焦距、视场角、相对孔径镜头焦距: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变焦距镜头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镜头的光学特性光学特性(191)一、焦距1、定义2、焦距长短与成像面积成正比(191)3、标准、长焦、广角定义二、视场角(192)三、相对孔径(193)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长焦距镜头定义(194)一、画面造型特点1、视角窄2、景深小(195)3、景物范围小4、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5、“望远”效果6、表现运动(196)二、运用电视摄像艺术二、长焦距镜头的运用1、拍摄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199201)2、拍摄复杂空间(202)3、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204205)4、压缩空间,拉近距离(206
35、5、小景深,焦点转换,实现场面调度(207)6、创造虚焦点画面(210)7、拍摄人眼看不到的景象,创造诗意画面(210)电视摄像艺术三、拍摄注意的问题1、焦点必须调准2、避免抖动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广角镜头定义(213)一、画面造型特点1、视角宽2、景深大3、景物范围大4、有曲像畸变5、表现运动(214)6、便于肩扛拍摄电视摄像艺术二、广角镜头的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2、适于表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3、景深大,表现多层次画面空间(220)4、近距离拍摄,完成抢拍和偷拍5、利用畸变表现某种艺术效果6、有利于在移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稳定电视摄像艺术三、拍摄注意问题1、注意水平、倾斜2、注
36、意畸变电视摄像艺术第四节变焦距镜头定义(225)一、优势与不足(227228)二、变焦推拉与移动推拉(231)三、功用(223)四、拍摄应注意的问题(239)五、特殊效果镜电视摄像艺术第六章光线与色彩的画面表现第一节电视用光一、特点:时间、空间、造型(动态用光)二、光线与造型1、光的性质:光谱成分、光源、色温2、光线性质:直射(硬光)、散射(软光)、混合光线(p256)3、光线方向:顺光、侧光、逆光等(p260)电视摄像艺术4、造型光的分类:主光、辅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布光的步骤:机位、路线、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眼神光注意事项(p263)5、造型作用:技术、造型
37、戏剧(p264)电视摄像艺术三、用光应用1、电视新闻类节目(265)2、纪实节目(266)3、艺术类节目(266)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一、自然光:阳光、散色光、反光(270)二、室内自然光:特征(271)1、直接拍摄(273)2、补光拍摄(275)3、混合光拍摄(276)电视摄像艺术三、户外特殊天气拍摄(277283)1、雪天2、阴天3、雨天4、雾天四、户外大场面拍摄(284286)1、江、河、湖、海2、沙漠、丘陵、草原、黄土高原五、日出、日落的拍摄(288)六、亮度差距大的景物拍摄1、直射阳光解决方法(291)2、反差率差距大时电视摄像艺术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一、人工光:优
38、点、缺点1、散射灯2、聚光灯3、便携式电瓶灯和电池灯二、室外人工光(296-298)三、室内人工光1、主光2、空间感的营造3、防止强光反射电视摄像艺术四、室内人工光处理1、三点布光(302)2、不同景别人物光线3、动态人物照明五、夜景拍摄(306)1、夜景特征2、拍摄注意3、假夜景的实现电视摄像艺术第四节色彩的感情倾向一、色彩二、感情倾向(312)电视摄像艺术第五节色彩的画面表现一、色彩基调:定义、两个因素、实现方法(318)二、色彩构图1、色彩的选择:强对比、弱对比(321)2、色彩布局323)电视摄像艺术第七章电视场面调度内容:1、概念、意义 2、与戏剧、电影场面调度的区别与联系 3、镜头
39、调度与匹配(机位、运动、租借、轴线、三角形原理)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第一节场面调度的源流场面调度的源流一、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原意“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当中”。用在舞台剧有“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指导演依据剧本的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性格、情绪,对一场景内的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手势、上下场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例如:演员的位置)电视摄像艺术二、影视艺术的场面调度:在舞台戏剧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补充和发展。1、电影场面调度: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例如:纵深、重复性、对比性、象征性调度等)它超越了舞台
40、场面调度的局限,其核心是演员调度,但是他有时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目的是以画面中的人物表演表现一场戏的内容和主题。电视摄像艺术2、电视场面调度的理解: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更注重镜头调度,弥补人物调度的不便、不足或具体调度上的困难。镜头调度:(331页)除了电视剧等于电影有较强的共性外,相当比例的新闻纪实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等于电影相比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不能盲目搬用电影的调度方法,对生获得实物大家摆布,不真实。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不同。(329页)电视摄像艺术第二节电视场面调度1、电视场面调度:按照电视设置人员的意图,调动有利于内容和主题表现的各种积极因素(人物、镜头),简练
41、而突出地表现出人物和时间相互联系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典型化、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视觉形象,而且能够使这种画面表现形式更加真实自然、富有创意,从而活跃并推动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和欣赏要求。(拍摄角度、方式)场面调度的好,主题突出,信息充分,主题和创作意图鲜明深刻。不好,组接困难。电视摄像艺术2、电视场面调度特点:(1)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部变的局限。(2)舞台调度仅限于舞台空间,电视场面调度则是面向广阔的现实空间。(3)电视场面调度更加丰富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镜头调度。复杂性、多变性(4)与舞台调度的观赏性线比,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强制性。电视摄像艺术3、电视
42、场面调度作用:(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括里和艺术表现力。(2)渲染环境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艺术效果。(3)通过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蒙太奇组接形成人物活动及事件过程的完整印象。(1+1)2的效果)多视角,多景别组接“延伸”了事件的时间(爆炸)电视摄像艺术(4)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节奏变化。(例:片头336页)(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337页凤凰琴)(6)有助于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无剪辑拍摄)(7)在现代的大型运动会、总亿万汇集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需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NBA)电视摄
43、像艺术第三节电视场面调度例说在镜头调度中,机位设置机变动、镜头景别的选取和变化等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既有可能在后期编辑是发生违反镜头匹配原则的情况,出现视觉噪音。电视摄像艺术一、轴线问题:1、定义: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轴线原则:(343页)越轴:(343页)方向性(344页)电视摄像艺术2、三种方向关系:(1)用摄像机的平行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画面中的运动对象的方向将完全相同。(345页图)(2)在轴线翼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的机位,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一致,但其正背、远近不同。(内反拍、外反拍、正常的视觉规律)电视摄像艺术(3)当镜头的光
44、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合一时,在画面中无左右方向的变化,只有动体沿镜头光轴的远近的变化和正背变化。光轴与轴线重和,运动主体无明显的方向感,即中性方向。(中性镜头、万用镜头)生活中纯粹舞方向的客体是罕见的(楼房、人脸、球体)电视摄像艺术3、合理越轴:电视场面调度一方面有严谨的规律性,一方面也蕴含了极大的创造性,打破轴线原则。不把镜头局限于轴线一侧,而是以多变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客观现实时空。(桥梁作用、跳轴现象)电视摄像艺术方法:(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350页图)(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351页图)(3)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
45、的视觉跳跃(352页图)电视摄像艺术(4)利用插入镜头(特写镜头)改变反响,越过轴线,视觉缓冲(353页图)(5)利用双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外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354页图)(小景别:以关系轴线为主。大景别:以运动轴线为主)电视摄像艺术二、三角形原理1、定义:356页2、外反拍:定义、客观性拍摄角度(359)(过肩镜头,以不露鼻尖为宜)优点:(1)两个人物互为前后景,透视效果(2)戏剧术语:开放(面向观众)与关闭(背向观众)人物得到充分的突出和注意电视摄像艺术3、内反拍:4、主观拍摄角度5、平行三角形布局6、大三角机位布局(362)7、举例(362)(1)内外结合(2)关系线倾斜或垂直(3)3个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