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安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1、从业人员健康筛查及管理(1)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和晨检、午检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体温监测,避免得病及感染者上岗。(2)做好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及防疫知识培训,并组织进行考核。(3)做好食堂及从业人员宿舍打扫、消毒工作。(4)做好从业人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的保障。(5)强化配送人员健康监测、洗手消毒和配送设施的清洗消毒,配送人员配送时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手套。2、原料控制与加工(1)
2、与有合法资质的供货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2)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清单,除原制止使用的原料外,不采购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海鲜等,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严禁在学校食堂、厨房饲养和宰杀禽畜。(3)健全原材料验收流程,严格食品及原料进货渠道,做好索证索票、收货查验、台账登记、按要求贮存等工作。(4)原料运输车辆应具有相干温度、湿度及分隔功能,车辆及运输容器定期清洗、消毒。(5)准备相干储存容器及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采购部份菜篮框,避免外包装进入厨房;准备带筛网寄存架,避免半成品污染。(6)严格食品加工制作进程控制,工用具、容器辨别使用,烹饪烧熟煮透,供餐送餐温控和防护措施到位。3、设施装备清
3、洗消毒及环境打扫(1)开学前组织1次大打扫,进行1次完全消毒。开学后加强平常预防性消毒并建立台账。(2)准备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等,保障消毒装备、保洁装备数量足够。(3)严格清洁校内餐饮服务场所,按要求对工用具、容器、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到位。(4)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4、供水管理(1)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2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清洁、消毒工作。(2)通过自备水源、2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5、分餐用餐建议选择以下4种供餐方式:(1)分批错时到食堂就餐,尽可能1张桌子只坐1人,不对坐不交谈,严格控制同1时段就餐人数;(2)将餐食打包成盒饭
4、派人领送到教室、办公室用餐;(3)将餐食分装至教室打餐就餐;(4)由食堂供餐改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餐至教室、办公室就餐。学校会议或活动不得举行群体性聚餐。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食堂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员最密集的公共场所,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相应要求,加强食堂管理,严格食堂保洁消毒,规范食品加工,遏制沾染病的迅速蔓延,确保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严格食堂供水等保护学生返校前,排放假期间贮存于水池、水管的水,对水池进行认真清洗消毒。要对食堂供水等设施全面检查保护,加强食堂燃气灶、蒸饭
5、柜等设施装备保护,排除假期停止再运转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2、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严格检查返校前14天的出行和健康情况,严格返校入校前的体温检测。从疫情地区回来的人员,学校要暂停其工作,经医学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恢复其工作。要对从业人员集中进行1次岗前防疫知识培训,确保具有餐饮从业人员防护技能。3、严格逐日岗前检查凡在食堂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总务主任、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必须每天很多于3次的体温检测。从业人员有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结膜炎、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疑似疫情症状或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缘由并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4、
6、严格食材进货查验严格落实食品采购渠道、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食品加工制作,禽肉类食品要烧熟煮透,食堂不生产冷食类品种。5、严格规范操作食品加工进程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寄存、荤素食品分开洗切、清洁区与污染辨别开,严格餐饮具消毒。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1律戴口罩和1次性手套,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避免交叉污染。6、严格清洗消毒和保洁开学前,对食堂进行无死角清洁和消毒,保障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食堂操作间室内透风换气每天很多于5次,每次很多于30分钟。其中,食品清洁操作区要安装紫外线空气消毒灯,逐日每餐后定期消毒,每次很多于30分钟。学生餐厅白天尽量保持透风,逐日每餐后要
7、进行清洁消毒。每一个区域使用的清洁消毒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避免中毒。7、严格洗手消毒和留样要设立公共洗手消毒设施,食堂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消毒。逐日每餐供应的每一个品种必须规范留样保存和相干记录,以便于必要时检验。8、严格单位食堂供餐管理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学生每餐进入食堂前,自觉接受体温丈量。学校食堂用餐改成分餐制,制作固定菜式搭配的套餐,即取即走,减少人员等餐排队的时间。学校指定学生分班、分组、分区、间隔就餐,建议就餐间隔1米以上,下降餐厅的人群聚集密度。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避免学校食品中毒或其他食堂性疾患事故的产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订本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原料采
8、购及索证制度: 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购物要供方提有关食品书面证明材料,不采购以下食品:(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资或有毒、有害物资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2)未经兽医卫生检查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3)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2、厨房卫生制度及管理制度(1)厨房必须添置“4防1消”设施。(2)要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寄存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3)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便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寄存间,避免投毒事件的产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
9、全。(4)厨房1天打扫3次以上,确保地面无积水、无垃圾。3、餐具用具消毒制度(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制止重复使用1次性的餐具。(2)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储存专用柜内备用。(3)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必须有固定的寄存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和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寄存,用后洗净,保持清洁。4、餐厅卫生管理制度(1)餐厅每天必须完全打扫3次确保地面无垃圾积水。(2)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2次。(3)学生各人用各人的餐具(必须人人都有餐具)5、卫生检查制度(1)管理人中必须
10、进行健康检查。获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2)得了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痛。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3)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证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6、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行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2)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7、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1)学生如有食品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应在第1时间向医疗保健或卫生防疫机构上报,并向中心学校报告(上报时间不得拖延两个小时)。(2)应立即组织对中毒师生进行救治,尽快协助有关部门查明事故缘由,控制食品中毒事故进1步扩大。(3)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与处理结果和工作的改进意见书面材料及时上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