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24055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控压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改变井口回压 的手段来维持井底压力的恒定。进行数学建模时受控压钻井 工区结构、井口装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建立精确的数 学模型。本文分析了基本控制原理之后,提出无模型自适应 控制(MFAC)算法,不依赖于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只需 要系统的输出可观输入可控。给出了详细的MFAC控制率求解方法以及伪偏导数预估方法,结合近似滞后二阶惯性环节, 进行了仿真研究。从仿真结果可看出MFAC控制算法能满足控制要求,达到控制目的。关键词:控压钻井;伪偏导数;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控压钻井的主要任务是能够对井底的压力精准控制,保

2、证井底的压力在安全密度窗口之内。在钻井过程中影响井底 压力的因素有静液柱压力、环空压力损耗以及井口回压三个 因素,其中静液柱压力与钻井液的密度有直接的关系 1,一 般不能快速被调整,而环空压力的损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钻井泵的排量、井身结构,钻具的转速等多个因素,可 控性比较小。那么对于自动控制系统而言,只能去改变井口 回压来补偿压力的损耗,以维持井底压力恒定。井口回压是靠地面节流管汇系统的节流阀和平板阀的 开度来进行调节的,这就要求控压钻井的自动控制系统需要 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建立的一整套专家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算 法以满足智能化控压钻井的特定测控要求。1 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两大任务

3、: (一)实时在线检测井 口人口流量、人口压力、回压泵入口流量、回压泵压力、井 口回压、 节流阀后压力等工艺参数。 (二) 根据入口流量、 人口压力及控压钻井工艺参数要求对节流阀的开度和平板 阀的开关动作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对流量、压力、阀状态等现场数 据的采集,对节流阀的开度和平板阀的开关,以及泵的启 / 停自动控制,并完成上 ?魉 ?采集的现场数据,及接收管理级 计算机的生产指令等功能。白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信号隔 离器、驱动泵启停逻辑、保护电路等组成。2 控制原理控压钻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井口压力的控制 2 。整个控 压钻井的施工流程在不同的工区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 说有

4、四个基本程序: 开泵、正常钻井循环、 停泵、停止循环。 对于控制而言,最关键的控制点在开泵和停泵两个时刻,当 开泵的时候,井口压力要能够迅速降低,停泵的时候,井口 压力能够迅速得到升高,以补偿环空压力损耗,维持井底压 力恒定。2 1 基本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为通过控压钻井装备与工艺的有 效结合,依据采集的排量、套压、立管压力等工艺参数,通 过录井设备获取的钻进深度、钻井泵冲、泥浆排量、钻井液 密度等井场信息数据,进行精确的水力计算和合理的逻辑判 断,实时对比实际井口压力与目标压力,依据二者的偏差, 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控制节流撬中节流阀的信号,调节节流阀 的开度以改变井口回压,实现控制井底

5、压力的目标。可分为 恒压控制和微流量控制。恒压控制原理如图 1 所示: 恒压控制是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保持近钻头井底压力恒 定(井底恒压模式)或保持泥浆出口压力恒定。其控制手段 是通过调节节流管汇上节流阀开度,实现控制井口压力来间 接达到井底压力控制的目标。当停止循环时,也采用恒压控 制,通过回压泵系统来对井口的压力进行补偿,控制原理和 正常循环钻进时类似,只是控制手段是调节回压泵系统的节 流阀开度实现压力的调节。恒压控制框图如图 2 所示。微流量控制原理如图 3 所示: 控制器具体实现对井口微流量恒定的控制:一方面接收 上位机HMI软件下传的井口流量设定值(Qr),同时经井口流量计实时在线检测井

6、口实际流量(Qf),根据设定流量与实际流量的偏差(厶Q)自动调节节流阀开度,以实现对井 口流量的控制使实际井口流量与设定流量保持一致,达到井 口微流量控制的目的。微流量控制框图如图 4 所示。通过以上分析,常规的控制算法均需要精确确定数学模 型。在控制领域有许多先进的控制算法,但是大多数的控制 算法都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很难 建立数学模型。在控压钻井施工工区,地质结构本身具有太 多的不确定性,地层也是不均匀特性,钻井施工过程中也存 在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很难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有 的施工现场甚至不能建立模型,精确的预测数学模型难以满 足控压钻井的控制需求。因此,在控压

7、钻井自动控制系统中 我们提出无模型白适应控制(MFAC)算法。这种算法不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而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2.2 MFAC控制理论MFAC控制算法本身在理论上就具有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和判据,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算法实现过程 中不需要对过程进行系统辨识,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定量,也 不需要较为复杂的人 T 工控制器相关参数的整定,这些特征 非常适合控压钻井控制系统特点。离散的非线性系统一般表达式为:y (k+1) =f (y (k), y (k-m),n (k), u (k-n)( 1)从( 1)式可以看出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以及阶次,处理这样的非线性系统一般是通过各种合

8、适的算法将非线性 系统转换为易处理的线性系统。在MFAC 理论方法中,采用的是泛模型方法。简单点说就是将非线性系统进行动态线性 化,推导得到带有时变因子的线性系统模型。首先假设系统的输入是可控的,而且输出是可观的,也 就是说保证系统的输出一定是由相关的可以控制的输入信 号引起,且能达到控制目标。其次也要假设系统输入连续变 换时输出也能连续变化。同时(1)式也要满足广义谱希茨条件,即在任意时刻k和,有Au (k)工0| y (k+1) | < b| u (k) |(b>0)其中 y ( k+ 1) =y ( k+ 1) - y ( k) u (k) =u (k)- u (k-1)当厶

9、 u (k)工 O,则一定存在一个伪偏导数(k),使得y (k+1) - y (k)二(k) (u (k) -u (k-1)(2)可以理解(Jt)为y (k十1)关于u (k)的梯度,且 < b。这一点就体现了系统的白适应特点,也是MFAC理论中的泛模型。给定系统输出设定值y'(k+1) ,通过控制器输出u (k) ,作用于执行机构,达到系统输出、 (k+1) =y+(k+1) 的目的。这里,(k)是未知的,但是可以根据观测的数据 u (k -1) .y ( k) ,可以得到(k -1 )的预估值-(k -I), 从而推导得出c0 (k)的预估值0 (k)。系统线性化表达式变为:

10、(一)控制率的求解 泛模型的引入,使得非线性系统动态近似线性化,这时 需要对系统输入信号的变化量进行限制。对于非线性系统而 言,如果输入信号的变化量过大,也就是说系统输入发生突 变,很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因此,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必须 要同时考虑系统稳态偏差和系统稳定性。对于一般离散系统, 大多采用最小化相邻步数的系统输入误差为目标来进行控 制。因此,输入目标控制函数用( 4)式来表示。控制?“程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在 t时刻,依据t-1 时刻的输入输出数据预估伪偏导数 0(k),然后将0(k)代 人( 6)式,使反馈回路检测的信号尽量跟随控制器设定的 输出,然后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使新的观测值作

11、为控制器的 输入信号,依据这个输入的新数据,对 0 ( k.1 )进行计算, 以此往复,最终使系统稳定而且稳态误差最小。这样一个控制过程基本就是( 6)式和( 8)式交替计算 达到控制的目的。控制原理框图如图 5所示,MFAC控制结 构框图如图 5 所示。在 MFAC 控制率中,涉及到两个因子,一个是学习步长Y 和入。若 0 (k)< & (& >o)或 | u (k -1) l < t , &是 无穷小的正数,则 0 ( k)=0 ( 1 )。3 MFAC 仿真研究在MATLAB simulink中没有 MFAC模块3,在对控压钻 井自动控制系统进行

12、仿真前需要封装 MFAC模块,然后借助 simulink 中的相关模块进行仿真。封装后的模块如图 7 所示Reference是参考输入,scope是matlah中的示波器模块。 从图示可以看出控制器独立于系统模型。系统被控对象为调节阀及其伺服机构井口装置,流量检 测等。由于流量调节响应速度较慢,可视为有滞后二阶惯性 环节,即对系统子模型表达式为为了验证MFAC算法的有效性,针对有滞后二阶惯性环节,采用 PID 控制算法做对比,系统数学模型近似如图8:从图中可以看出, PID 控制算法也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MFAC算法的超调量稍小,在仿真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噪声, 白噪声是方差为0.01的信号,可以

13、看出MFAC算法具有一定 的白适应性,响应的速度也有一定的优势。4 结论 在立压、套压、流量三个工作流程中均存在非线性因子, 且非线性程度随运行工况也会发生变化,采用无模型白适应 算法忽略系统数学建模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动态非线性 的控制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手自动投运、多目标转 换、设定值跟踪等动作,以达到对液动节流阀的调节平滑无扰。经过实验室试验,控制系统能实现井底压力控制和微流量控制,全工况回压控制精度达到0.5MPa。参考文献:1蒋宏伟,周英超等控压钻井关键技术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 2012, 41(1):152周英操,杨雄文等 PCDS-1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研制与现场试验J石油钻探技术2011,39(4):7-123李传庆,刘广生基于Matlab-Simulink的MFA控制模块开发与仿真J控制工程,2008,15( s1): 6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