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53198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学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声源人怎样听到声音2.理解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重点) 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掌握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重点)二、课前预习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2.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 。 、 、 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3.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 。4.计算公式: ,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是m/s;s表示传播距离,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三、课内探究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条件1.现象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图甲所示,敲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会不断跳动鼓面在振动;如图所示,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扬声器上

2、的小纸片上下跳动扬声器在振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音叉在振动 甲 乙 丙探究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振动与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叫作振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3.发声与振动的关系(l)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一切”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在内的所有物体(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发声停止”指物体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存在并继续传播(3) 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听见;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例1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3、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答案:(1)乒乓球被弹起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将音叉的振动放大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难点)1. 声音的传播条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部手机,瓶内充满空气,接通手机后,我们可以听到瓶内的手机发出的声音,与没有放进玻璃罩内时相差不大。手机持续发出声音,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此过程中注意倾听铃声,我们发现声音会越来越弱。实验推理若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我们将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实验分析玻璃罩内充满空气时,手机铃声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当空气

4、被不断抽出时,声音越来越弱;玻璃罩内空气抽完,没有了传播声音的介质,将听不到声音。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也是传声的介质。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面对面也要通过无线电通话。例2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这个实验中,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用瓶口的管子抽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 (选填“能”或“不能”)听

5、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时,再拨打手机,发现手机铃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通过(1)(2)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能 (2)变小 (3)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三 声音传播的速度(重点)影响声速的因素因素分析举例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用小锤击响长铁管一端,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声音由铁管传人人耳,第二次声音由空气传人人耳温度相同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例4甲同学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钢管可以听

6、到两次响声,其中第一次响声是通过 传来的,第二次响声是通过_ _传来的答案:钢管 空气四、课内达标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A.有发声体B.有发声体和介质C.有发声体、介质和健康的耳朵D.有发声体和健康的耳朵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3.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台下观众处的4.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花样游

7、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 能够传声5.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五、课后作业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7.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人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

8、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8当一名同学用锤头敲打一下长铁管的一端时,另一名同学在另一端会先后听到两次声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B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播的C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D这是那位同学的幻觉,只会听到一次声音9.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10.看图说理:(1)观察图,你

9、能得出的结论是: ;(2)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1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至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 ,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多少米?12.某人站在铁路旁,他看见远处的铁路检修工人用小铁锤向铁轨敲了一下,他贴近铁轨,过了一会儿听见了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间隔为5S,此人离敲击处1836 m。求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