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72462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了解论语、孔子及其主要思想。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 范。【学习重点】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 句式。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3、背诵全文。【学习难点】1、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2、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学习方法】1、诵读法,讨论法。2、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 、了解论语、孔

2、子及其主要思想。2、扫除文字障碍,诵读课文。【预习要求】1、预读优化方案之“走近作者”及“资料链接”,勾画并 填空。2、借助工具书阅读全文,将注释读音转记于文中,完成优化 方案语音练习,然后反复诵读,争取背诵。3、搜集孔子的名言,理解你积累的名言的内容。【学习过程】一、导入: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预习检查:1、就论语及孔子与其主要思想填空: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 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3、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语录体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的,它和孟子 、大学 、中庸合称“四书” 。2、给下列加点的文字注音:以俟(sì)君子莫(mù)春比(bì)及三年端章甫f 夫子哂( shn)之 愿为小相(xi àng)焉 铿(kng)尔浴乎沂yí夫子喟(kuì)叹曰 风乎舞雩(yú)冠guàn 者五六人曾皙(x) 乘(shèng)之国 摄(shè)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毋(wú)吾以也3、搜集孔子的名言,理解你积累的名言的

4、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 不是很愉快的事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 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 力。”(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 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 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5、: 孔 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 书就会产生疑惑。”(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 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 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 愁。”(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说: “时光的流逝就

6、像这河水一样 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 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 眼前的忧患。”(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三、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 2、各学生自读: 3、全班学生齐读:4、自由诵读:四、预习安排:翻译全文

7、第二课时【学习任务】 1、翻译全文。 2、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 句式。【预习要求】 1、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标记疑难之处,完成以下空格练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辈闲坐)。子曰:“以 (因为,由于)吾一日长乎(于,比)尔(你们)(句式:状语后置 句),毋(不要)吾以(认为)也(句式:宾语前置句)。居则(就) 曰: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前置句)如(如果)或(有人)知 尔(你),则(那么)何(什么)以(做)哉?(句式:宾语前置句)” 子路率(轻率)尔(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而(表修饰)对 曰:“千乘(读音: shèng

8、)之国,摄(夹、迫近)乎(于,在)大 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句式:状语后置句)因(接着)之以饥馑; 由也为(治理)之,比( 到)及三年,可使有勇(用法:形容词用作名 词),且(并且)知方(道,指是非准则)也。”夫(读音: f ) 子哂(笑)之。“求,尔(你)何如(如何,怎么办,指有什么打算)?(句式: 宾语前置句)”对曰:“方(方圆,纵横)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 (治理)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至于)其(那)礼乐,以(来) 俟(等待)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不敢)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或者)会 同(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端(用法:名词用作动词,穿礼服) 章

9、甫(名词用作动词,戴礼帽),愿为(做)小相焉。”“点,尔何如?”鼓(弹奏)瑟希(通“稀”,稀疏),铿尔(拟声词词尾),舍 (放下)瑟而(表承接)作(起),对曰:“异乎(于,跟)三子者 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句式:状语后置句)”子曰:“何(什么)伤乎?(句式:宾语前置句)亦各言其(自 己)志(志向)也!(句式:判断句)”曰:“莫(通“暮”)春者,春服既(已经)成(定),冠(读 音: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洗澡)乎(于,在)沂,风(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乎舞雩,(句式:状语后置句)咏(唱 歌)而(表修饰)归(回家)。”夫子喟(读音: kuì)然(的样子)

10、叹曰:“吾与(读音: y ,意思: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用法: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曾晳曰: “夫(读音: f ú,语气词)三子者之言何如? (句式:宾语前置句) ”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为什么)哂由也?”曰:“为(治理)国以(用)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因 此)哂之。唯求则(就)非邦也与(读音: yú,通“欤”)?安(怎 么)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表承接)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表并列)何?赤也为(做)之(它的,指诸侯) 小(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孰(谁)能为之大 (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

11、大事,指治国为政)?”【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二、诵读全文:集体诵读全文。三、接龙翻译全文:四、继续进行背诵课文的练习:五、练习:着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例句出处意义如权将如吴三国志·吴书到去不动如山孙子兵法·军争像,如同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连词)假如,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连词)于,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论语·先进或者公如大夫入仪礼·乡饮酒和,同求,尔何如论语·先进 何如 同 如何 ,怎么 样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罗敷丈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12、论语·先进这,那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却,可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那么,就论语六则初中课本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荀子·劝学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利“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就是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原来是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假若尔求,尔何如?论语·先进第二人称代词问君何能尔。饮酒这、那、这样、如此子路率尔对曰论语·先进词尾,可不翻译定楚国,如反手尔荀子·非相通“

13、耳”,罢了以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因为,由于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而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 出战国策·赵策(介词)把,拿,用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动词)用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以为,认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愚公移山凭,靠父之丘君子不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按照,依照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通“已”,已经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作语助,表时间、方位和范围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任用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 月生于邯郸史记·秦始皇本纪在时候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表示并列,

14、相当于“而 且”、“又”、“和”或不 译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表示偏正(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或不译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 语和谓语,相当于“如 果”、“假使”鼾然而雷击之荀子·强国通“如”:好像,如同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你,你的第三课时【学习要点】1、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2、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15、,分析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3、背诵全文。【学习过程】一、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1、四弟子志向: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 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从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 (学生自主提炼)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冉有:谦虚、实事求是公西华:更谦虚、敏而好学, (失之于墨守成规)曾皙: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3、以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 (学生自主发言) 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 气。但是谦虚仍然

16、是美德二、分析孔子的态度以及他评判学生的标准:1、 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冉有叹之公西华惜之曾皙与之2、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从原文可以得出结论, 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春天 水旱时行祈雨礼, 以求得丰年的场景, 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 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从另一个角度, 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 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 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 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 ,“赤也为 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 ,既陈述了 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 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三、总结孔子治国思想以礼治天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却只能通过为人之师,传播自己的思想,师生共同努力,把这个思想 付诸实践。四、背诵全文:五、练习1、完成优化方案的相关练习。2、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