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74491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书随感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欣赏着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教师成长日记文集,翻阅着一篇篇身边教师笔下的文章,犹如嗅到一朵朵夜来香,一缕缕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一串串鲜活的故事,记录着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承载着师生共同发展的经历;一篇篇精美的随笔,记录着师与师,师与生心灵的对话,迸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一本本设计精美的教师文集,凝聚着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的认真与执著,折射出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的睿智与灵性,更洋溢着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人对教育的的热爱与追求。从前往后一篇篇阅读,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师们的反思由单纯粗糙的文笔,过渡到较为流畅的行文,再到如今对布局谋篇的斟酌。看来,老师们身上蕴藏着巨大

2、的潜力,教学反思带给老师的是勃勃生机。教学反思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她已真正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武器,成为学生享受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听王校长说,早在前些年,他在英协外语小学和聚源路小学当校长时,就提倡老师要加强反思意识,要求老师们每周一篇反思。也是由最初的倡导,到后来的制度要求,再到最后的慢慢形成习惯;由几个人,到一部分人,再到后来的所有人。一学期下来,老师们人人出了一本反思集。天道酬勤的聚源路人,白天研讨探索在课堂;晚上坐在灯下读书反思,记录着教育随笔、读书收获、学习心得 既创造了厚重的文化校园,更促进了教师们的精神成

3、长。因此,才有了三年之内,学校有最初的 54 位学生发展为 1700 多名的郑州市名校这样的传奇故事。如今,我们中心学校的这帮子老师更让人刮目相看。本来要求一周写两篇反思,但老师们写三篇的、四篇的大有人在,即使是双休日和节假日, 也从不间断。 从建校到现在,有几位老师已写近 400 多篇。为了加强反思的交流与推广,让更多的老师得惠于此。也为了表达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营造更加浓厚的反思氛围,鼓励更多老师积极地、深入地撰写教育教学反思,让更多人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真正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特拾取一部分编印成教师成长日记系列丛书。一本文集是一尊熔炉,冶炼出教育的思想;一本

4、文集是多种理念的碰撞,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尽管这些文字所表达观点稍显稚嫩、青涩、浅薄,甚至偏颇,但从字里行间明显感受到老师们在一天天成长。目前,学校各项工作正高效有序运转着, 教师成长日记就是在我们每个学期来的丰硕结晶。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 “人要学会有梦,没有梦想,就没有理想。 ”他甚至用开启成功保险公司的形式,向广大教师发出倡议“本公司为激励客户成功,决定开办朱永新成功保险;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保期十年;每日三省自身,写教育日记千字。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 3650 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内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保险公司

5、第一投保人,是江苏盐城的张向阳。2002年10 月12 日,这位农村教师写下他第一篇随笔听课随想。他以前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但自从深受朱永新教育思想的鼓舞并接触了网络后,他每天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写一篇教学日记,与网友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中的苦与乐。短短半年的时间,他就在人民教育 教育参考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 50 多篇文章,个人的人生机遇由此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将教学反思看成是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这句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也被许多中小学优秀教师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啊,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过

6、程,是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命中,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不断实践、锤炼自我;不断研究、提升自我;不断反思、修正自我的过程。是教师由稚嫩走向成熟, 由成熟走向优秀的过程, 是实现从一名 “教书匠”到“专业教师”的转换过程。“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这正说明教师反思所给教师成长所带来的巨大作用。的确,一个人得有志向,一个集体应有追求。如果每一天我们都有新的收获,我们便是在真正享受生活。我相信积跬步,可以至千里,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让我们坚持每天用心做事,养成写的习惯!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闪光点”、“瑕疵点”、“平庸点” ,并作为自己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一步一步向着优秀教师、名教师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