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90400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ABCD2.甲、乙、丙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分别为v甲750 m/min;v乙15 m/s;v丙3.6 km/h,其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3.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南辕北辙B 夸父追日C 顺水推舟D 精忠报国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BCDA 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5.下列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 10 m/s(10×km)/

2、(h)36 km/hB 10 m/s10 m/s×3.6 km/h36 km/hC 54 km/h54×15 m/sD 54 km/h54 km/h×15 m/s6.如图所示为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情景,开始时兔子跑在前面,由于兔子中途睡觉,乌龟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开始时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兔子跑的快B 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乌龟跑的快C 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D 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

3、 每隔1 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 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 1 s内运动5 m,2 s内运动10 m,3 s内运动15 mD 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 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9.如图所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挂标志牌的地方去团山风景区,汽车最快要用时间()A 0.2 hB

4、0.2 minC 200 sD 500 s10.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 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11.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A 地球B 月球C 太阳D “天宫一号”12.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 量程3 m,分度值1 mm13.小王

5、上学骑的自行车长度最接近于()A 0.5米B 1.5米C 2.5米D 3.5米14.某课外小组进行自制玩具赛车20 m跑比赛甲、乙、丙、丁四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假设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结果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最后到达终点的是丁车若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丙、丁两车的st图像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丙在区域,丁在I区域B 丙在I区域,丁在区域C 丙在区域,丁在区域D 丙在区域,丁在I区域15.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

6、运动的速度是0.5 m/sC 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1)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 5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1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若秒表每格为1 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8.某同学用一个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 mm、464 mm、463 mm,此物体的长度是_ mm.三、实验题

7、(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选填”快”或“慢”)20.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小雪的实

8、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 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21.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

9、均速度为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选填”快”或“慢”)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小明在国庆假期期间随父母乘火车从昆明到丽江游玩他在网上搜到的昆明至丽江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的K9682次列车,该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问:(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多少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多少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3.某同学以4 m/s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 km,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赶到学校?24.春节前,小明与爸爸开车回老家过年

10、,当车行至高速路口时,小明看了自己的手表,发现时间是8:15,当到达老家高速路出口时,小明再看一次手表,时间是9:45,如果全程汽车的速度表都如图所示,高速公路是直线的,则:(1)汽车做的是_运动;(2)小明回家途经的高速路是多少 km?(3)若定安至三亚全程高速路为270 km,如果按以上的速度行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图像是路程与时间的;图中是一条曲线,表示路程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因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则该图中物体不是匀速运动状态;B图像是速度与时间的;图中的线分三段,每一段是水平的,表示速度没有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处于匀速

11、运动状态;但3秒后,速度突然增大,所以该图中物体不是匀速运动状态;C图像是路程与时间的;图中的线是水平的直线,表示路程没有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图中物体不是匀速运动状态;D图像是速度与时间的;图中的线是水平的直线,表示速度没有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处于匀速运动状态2.【答案】C【解析】V甲750m/min750×m/s12.5 m/s;V乙15 m/s;V丙3.6 km/h3.6×m/s1 m/s;所以V乙V甲V丙,因此速度最小的是丙3.【答案】D【解析】“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

12、题意;“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 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项A不正确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所以B图中的刻度尺使用不正确C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0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C图中的刻度尺使

13、用正确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D不正确5.【答案】A【解析】10 m/s36 km/h,选项A正确,B错误;54 km/h54×1 km/h54×54×15 m/s,选项C,D错误6.【答案】D【解析】开始比赛后,看到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要大于乌龟通过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得出的结论,A说法正确;而裁判员判定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B说法正确;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应属于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C正确,D错误7.【答案

14、】D【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应当包含速度的大小(数值方面)和方向两个方面,其中renhe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只考虑了速度的大小忽略了速度的方向;A、C选项,物体在每一个1秒内速度大小也可能发生改变,利用公式求出速度也只是1秒内的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要求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所以D选项正确8.【答案】C【解析】(1)根据v,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 m总时间为t10 s,则平均速度为:v10 m/s.9.【答案】A【解析】由标志牌可知,公路限速为60

15、 km/h,距离团山路程为12 km,若汽车在不超速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60 km/h行驶达到目的地的时间为t0.2 h10.【答案】D【解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只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答案】D【解析】“神舟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后,若以“天宫一号”作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选择“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静止的12.【答案】D【解析】A,C,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尺量程是10

16、 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 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尺量程是3 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 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13.【答案】B【解析】成年人一步之间的距离在75 cm左右,自行车的长度大约是两步的长度,在1.5 m左右14.【答案】A【解析】四辆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图像均为过原点的直线,因由题意知丙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最短,故丙车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丙通过的距离最长,故丙图应在区域;而丁车最后到达终点,故丁车速度最慢,故丁车的运动图像应在区域I.15.【答案】C【解析】A,由图象可知:乙4 min运动的路程是240 m,乙的速度V

17、乙1 m/s;甲4 min运动的路程是120 m,甲的速度V甲0.5 m/s;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确的;B,甲在010 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同学在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是正确的;C,乙在04 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乙运动的速度是1m/s,乙同学4min之后保持静止,所以C是错误的;D,甲图象和乙图象的交点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时刻,此时甲和乙运动的路程都是240 m,所以D是正确的16.【答案】5 min10 s【解析】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0 min中间有10个小格,

18、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 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5 s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s,指针在10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 s,即秒表的读数为5 min10 s.17.【答案】时间0.2小于【解析】斜面坡度较小时,小车下滑得较慢,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全程的路程为s0.5 m0.5 m1 m,时间为5 s,因此平均速度为:v0.2 m/s;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相等,但下半程用时较小,因此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18.【答案】463 mm【解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

19、验误差平均值的结果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L463 mm19.【答案】(1)运动(2)0.08 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08 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20.【答案】(1)vs/t;(2)如图所示(3)匀速直线运动(4)晓彤的实验不合理用10 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1分)(图像

20、显示)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解析】(1)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的原理:v;(2)先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如下图所示:(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4)晓彤的实验不合理;用10 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美较大;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故答案为:(1)v;(3)匀速直线运动;21.【答案】(1)运动(2)0.08 m/s(3)慢【解析】(1)以气泡为参照物,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2)由题意知,路程S为0.56米,时间t为7 s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v0.

21、08 m/s(3)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22.【答案】同上【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517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t19:0512:106 h55 min6.92 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v74.71 km/h.答:(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517 km;(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6.92 h;(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74.71 km/h.23.【答案】解:该同学行进的时间为t500

22、s8 min20 s他早上7:20出发,到校时间为7:28:20,所以可以在7:30前到达学校答:该同学可以在7:30前到达学习【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同学的距离学校的路程和行驶的速度,可以根据公式v,计算出行驶的时间,然后进行时间比较,作出判断24.【答案】解:(1)匀速直线(2)根据速度表可以得出汽车的速度为90 km/h,时间为t9:458:151.5 h,所以路程等于svt90 km/h×1.5h135 km;(3)已知路程等于s270 m,速度v90 km/h,所以t3 h【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全程汽车的速度保持速度表示数不变,且是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速度表可以得出汽车的速度为90 km/h,时间为t9:458:151.5 h,所以可以根据svt求出路程;(3)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利用公式t计算时间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