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试题A.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1143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试题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软件工程》试题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软件工程》试题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试题A.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试题A.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2008 第 2 学期20XX 级软件工程试题(A 卷) 20XX 年 6 月 20 日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每空 1分,共 30分。每个括号里的数字为该空的题号,从该题号对应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最佳的一项,每空限填一个选项。答题纸上没写清楚题号的、错选、漏答和多选的不得分。)1B6C11C16D21B26C2A7A12D17A22C27B3D8B13A18D23A28A4C9D14B19D24A29B5C10A15B20D25B30D二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在答题纸上每五个写一行。每题1 分,共20 分,判断错误、漏答的不得分。)FTFFTFF

2、FTFFTFTF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25 分)1. 简述瀑布模型的内容和特点。1问题的定义定义过程2可行性研究图 1.2传统的瀑布模型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开发5详细设计过程6编码7测试维护过程8维护特点(1)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2) 推迟实现的观点(3) 质量保证的观点(说明:不需要画图, 8 个阶段错去分,错两个去 1 分,错 3 个去3 个去 1 分,最多去3 分,顺序错去2 分。如果把6 写成编码与单元测试,3 分。 3 个特点错一个不7 写成集成测试,也对)2. 什么是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有哪些主要类型?试分别说明之。软件维护 :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

3、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1分)改正性维护 :诊断和改正测试遗留的错误;(1分)适应性维护 :使软件适应外部环境、数据环境的变化;(1 分)完善性维护 :满足客户对软件功能、性能改进的要求;(1 分)预防性维护 :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而进行的重新设计、编制、测试;(1 分)3. 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和可用性?假设用R(t) 表示软件可靠性函数, A(t) 表示软件可用性函数,对于允许修复并有一定修复能力的部门,R(t) A(t) 成立还是 A(t) R(t) 成立?软件可靠性 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2 分)软件可用性 是程序在给定的时

4、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2 分)对于允许修复并有一定修复能力的部门,A(t) R(t) 成立 ( 1 分)4. 什么是黑盒测试,列举 3 种黑盒测试方法。把程序看作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进行的测试, 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外部信息(例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2 分,错 2 点去 1 分,最多去2 分)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 1 分)、边界值分析 ( 1 分)和错误推测 ( 1 分)5

5、. 简述软件自顶向下集成测试的过程,说明这种集成的优缺点。从主控制模块开始,沿着程序的控制层次向下移动,逐渐把各个模块结合起来。在把附属于(及最终附属于)主控制模块的那些模块组装到程序结构中去时,或者使用深度优先的策略,或者使用宽度优先的策略。 ( 2 分)自顶向下集成优点:自顶向下的结合策略能够在测试的早期对主要的控制或关键的抉择进行检验。自顶向下测试不需要驱动程序。如果选择深度优先的结合方法, 可以在早期实现软件的一个完整的功能并且验证这个功能。缺点:需要编写存根程序。为了充分地测试软件系统的较高层次,需要在较低层次上的处理。然而测试初期自下往上的重要数据流都缺失了。存根程序需要的数量可能

6、非常大。四 有如下工程网络图,请计算每个事件的最早时刻(EET )和最迟时刻(LET ),重新画出带有 EET 和 LET 的工程网络图,找出其中的关键路径,并在重新画出的工程网络图中用括号及括号中的数字标出每个作业的机动时间。 ( 5 分)D8583(0)(0)3611BI3(2)1132(0)(0)A04E43G72J138L210(4)8(4)11(4)13(0)215323(5)(4)(3)(3)C53F81H104K1510(5)13(5)14(4)18画图部分共 3 分,其中, EET 和 LET 每错 4 个扣 1 分,最多扣3 分;一条关键路径 A BDIJL (图中粗线标识的

7、) ,找出得1 分,没找到不得分。如果找出另一条: ABIJL 不扣分。每个作业的机动时间对一半以上得1 分,错一半以上不得分,五在测试一个长度为48000 条指令的程序时, 第一个月由甲、 乙两名测试员各自独立测试这个程序。经过一个月测试后,甲发现并改正20 个错误,使 MTTF 达到 8h。与此同时,乙发现 24个错误,其中的6 个甲也发现了。以后由甲一人继续测试这个程序。问:( 1)刚开始测试时程序中总共有多少个潜藏的错误?( 2)为使 MTTF 达到 240h,必须再改正多少个错误?(注:评测部在评估时,作了如下三个假设:A. 在测试前,单位长度的故障个数ET / IT为一常数,此常数

8、基本上落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其中IT 为被测程序的长度( 即机器指令条数 ), ET 为被测程序中故障总数。 B. 失效率正比于软件中剩余的(潜伏的) 故障数, 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与单位长度的剩余故障个数成反比,即MTTF = 1/(K* r )。其中 r 为单位长度剩余故障个数。C. 测试中发现的错误都得到了及时改正,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错误。)(1) ET =24/6 × 20=80 (用分别测试法估算出总错误得2 分)(2) 因为 8=48000/(K(E T -20)=48000/(K × 60)所以 K=100; (计算出 K 值得 1 分)因为 240=

9、48000/(100(80-E C)所以 EC=78(计算出甲总共要改正的错误数得1 分)为了使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40h,总共要改正78 个错误,测试员甲在与乙分别测试时已经改正了 20 个错误,因此,还需要改正58 个错误。(计算出需要再改正的错误数得1 分)六 建立下述牙科诊所管理系统的用例模型(画出Use Case 图)和对象模型(画出类图) 。( 10分)(此题答案不唯一,下述答案仅供参考)王大夫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牙科诊所。他有一个牙科助手、一个牙科保健员和一个接待员。王大夫需要一个软件系统来管理预约。当病人打电话预约时,接待员将查阅预约登记表,如果病人申请的就诊时间与已定下的预约时间

10、冲突, 则接待员建议一个就诊时间以安排病人尽早得到诊治。如果病人同意建议的时间, 接待员将输入约定时间和病人的名字。系统将核实病人的名字并提供记录的病人数据,数据包括病人的病历号等。 在每次治疗或清洗后,助手或保健员将标记相应的预约诊治已经完成,如果必要的话会安排病人下一次再来。系统能够按病人姓名和按日期进行查询,能够显示记录的病人数据和预约信息。接待员可以取消预约,可以打印出前两天预约尚未接诊的病人清单。系统可以从病人记录中获知病人的电话号码。接待员还可以打印出关于所有病人的每天和每周的工作安排。牙科诊所1.*1.*1.*病人清单预约登记表病人1.*1.*工作安排预约病人记录每天工作安排每周

11、工作安排牙科诊所管理系统使用访问完成预约病人记录使用查询预约职员使用更新预约使用访问使用预约登记表取消预约使用牙医打印工作安排七 使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设计测试下面用盒图所表示的程序的测试用例(分四步完成( 共 5 分)(此题答案不唯一,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1)根据过程设计的结果画出流图( 1 分)( 2)计算环形复杂度 ( 1 分) V(G)=5( 3)确定线性独立路径的基本集合( 1 分)路径 1: 1-2-3-4-6-7-9-11-12路径 2: 1-2-5-6-7-9-11-12路径 3: 1-2-3-5-6-7-9-11-12路径 4: 1-2-3-4-6-7-8-9-11-12路

12、径 5: 1-2-3-4-6-7-8-10-11-12( 4)设计可强制执行基本路径集合中每条路径的测试用例(2 分 , 错 2 个去 1 分 , 最多去执行路径1(两个判定表达式全为真)输入: A=1, B=1, C=2, D=2( 任意 )预期的输出: X=2, Y=0执行路径2(第一个判定表达式为假,第二个判定表达式为真)输入: A=0, B=1 (任意), C=2, D=0( 任意 )预期的输出:X=-1, Y=2执行路径3(第一个判定表达式为假,第二个判定表达式为真)输入: A=1, B=0, C=2, D=0( 任意 )预期的输出: X=1, Y=2执行路径4(两个判定表达式全为真

13、)):2 分 )输入: A=1, B=1, C=0, D=-1预期的输出:执行路径5(第一个判定表达式为真,第二个判定表达式为假)输入: A=1, B=1, C=0, D=2预期的输出:X=2, Y=1X=2, Y=211:INPUT(A, B, C, D)2:IF (A>0)3:AND (B>0)24:THENX=A+B5:ELSEX=A-B6:END37:IF (C>A)58:OR (D<B)9:THENY=C-D410:ELSEY=C+D11:END12:PRINT(X, Y)6789101112八应用变换分析方法,按照如下数据流图中所标出的传入部分、变换中心和传出部分,将数据流图转换成软件结构,要求写出具体变换的步骤。(5 分)第 1 步 复查基本系统模型。第 2 步 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第 3 步 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第 4 步 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第 5 步 完成 “第一级分解 ”。第 6 步 完成 “第二级分解 ”第 7 步 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此图不唯一M Cc, ec, eu, wu, wM AM TM Eceer rw, up c,pCEQPRWUbdBDV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