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3433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节质点运动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机械运动教学目的: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教学内容: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 参照系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设静止不动的另外物体,叫做参照系。二 质点1定义:用来代

2、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理想化的模型)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对研究物体的运动无影响。2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做质点运动的轨迹。3如果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4如果质点运动的轨迹是曲线,就叫做曲线运动。三 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把短暂到几乎接近于零的时间叫即时,即时刻。(几秒末,第几秒末,第几秒初)。时间:量度两个时刻之间间隔的长短的物理量叫时间。(前几秒,几秒内,第几秒)单位:S、min、h。测量工具:停表,打点计时器。四 位移和路程(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处的确定的点。质点的位置可用坐标或坐标轴来表示。1 / 9(2) 位移:描述位置变化的物

3、理量。矢量。与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路程:质点运动的路径长。标量。(何时位移和路程大小相等)。五 布置作业:P2122。全部作为课堂练习六 教后感:§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的: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也所长,可以相互补充。教学内容:一 匀速直线运动P22。图26,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里汽车的位移是相等的。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

4、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成正比。 S 2S 3S t 2t 3t 3P23。图27,所示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一速度1 定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V=。单位:m/s,Km/h,cm/s等。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2 上节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V=。是恒量,所以

5、匀速直线运动可以说是速度不变的运动。3 讨论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4 处理P24。练习(2)(3)作业(1)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 2m 3m 5m 4m 1m第1秒 第2秒 第3秒 第4秒 第5秒要求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求那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那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一找s二找t。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只考虑速度的大小而不管其方向叫速率。三 布置作业:P26。(1)(5)四 教后感:§4。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的: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知道什

6、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教学内容: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P27。图2-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作出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有时简称速度图象)速度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利用“面积”求出位移。(图2-16)二匀变速直线运动P27。记录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是相等的,所以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2-17)。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2-17,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2-18,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少,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三布置作

7、业:P28(1)四。教后感:§5。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决定于,单位和读法。教学内容:一。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读: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决定于,0,加速;0,减速。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三布置作业:P30。(2)(3)五 教后感:§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目的: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推论)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出的,会

8、应用这些公式分析和计算。教学内容:一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at。若为匀减速呢?=±at。P31。【例1】二 位移时间关系由速度时间图象为一正比函数图象可知,=,据平均速度的定义:s=t=t,=+at,s=t+a。若为匀减速呢?S=t±a。P32。【例2】三布置作业:P33。(2)(4)(5)§7。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推论)由上节=±at,S=t±a可得:=2as(加速)=2as(减速)P34。【例1】二。应用,=来解题会显得很方便【例2】三 布置作业:P35。(1)(2)(4).特殊规律:(1) V0=0,S1:S2

9、:S3:。 。 。:Sn=1:22:32:. . .:n2(2) V0=0, S:S:S:. . . :SN=1:3:5;. . .:(2n-1).(3) 通过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內的位移之差是恒量S=at2(4) V0=0,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5) V0=0,t内位移为S,则中间时刻的速度V= (V为终了时的速度) 中间位移处速度V中S=.,若V00,V中t=,V中S= 【例1】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4s内平均速度为14m/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是_m,第4s末的速度是_m/s,它通过第三个2m所需时间为_s.10;16;0.32翰林汇【例2】一物体从A点经

10、B点到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点时恰好停下来,B是AC的中点,如图7所示.物体从A经时间t到B,则物体从B运动到C的时间是 ,若AB段的平均速度是,则BC段的平均速度是 .;P187P191 学生实验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逐差法(1) 确定T。(2) 确定S1,S2,S3。 。 。(3) 判断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即S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4) 用逐差法求a=(S6+S5+S4)-(S3+S2+S1)/9T2.或a=S/T2.(5) 求即速度:前推一格后推一格加起来除以便2T。(二)现教材介绍的方法、。四。最早教材基本解题类型:(1) 特殊规律的应用例1 一个质

11、点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若运动后在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质点的位移为40米,求质点在头4秒内的位移是多少米?第三秒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解:1:3:5:7:9,7+9=16,16S=40,S=2.5m,1+3+5+7=16,16S=40,(5+7)×2.5/2=30/2=15m/s例2 有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从2秒末到6秒末位移是24米,从6秒末到10秒末的位移为40米,求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和第4秒末速度 解:S=40-24=16米,T=4秒 16=a×42 a=1m/s2, V4=24/4=6m/s 6=V0+1×4,V0=2 m/s。(2) 方程,方程组例:做匀加

12、速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长为S的位移所用的时间是t1,接着又连续通过一段长仍为S的位移所用时间为t2,试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 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t2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2=, =+a×, a=2S(t1- t2)/t1t2(t1+t2).(3)过程分析例。汽车由静止出发匀加速运动8秒后刹车改做匀减速运动再经2秒停止,共经过80米,求刹车前后的两个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及第9秒末的速度V。解:80=. V=16m/s,16=×8,=2 , a2 =8m/s2 (4)减速运动,上当题速度为10米/秒的小车正以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问经过多少时间此人能追上小车。解:t=10/2=

13、5s,即 5s停下,小车前进了25m,自行车前进25+7=32m才能追上小车,必须经过 32/4=8s。特殊类型 (6)追及 判别式法例: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米处有另一辆火车正向同一方向以较小速率V2作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使两车不致相撞,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解:若相撞则:V1t-at2=S+V2t, at2+(v2-V1)t+S=0令(V2-V1)2-4aS0,a,(V1-V2)2/2S。§8。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

14、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内容:一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业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P37。图225记录数据可证明,并可以求出加速度g。二 自由落体加速度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上面求出的就是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大小可以用实验方法来测定。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通常的计算中,可把g取作9.8m/。粗略计算中g可取作10 m/。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对自由落体运动都适用。四 布置作业:P38。 五 教后感:六七 八 九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十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