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67750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四大经典2、诸病源候论3、金元四大家及其医学流派4、本草纲目5、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6、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3)恒动观念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气的概念 ; 气机和气化的概念2、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划分;阴阳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含义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 中医学的病机纲要:“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病治

2、阴 阴病治阳概念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原理 张景岳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 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5、五行的概念、五行的特性6、五行的生克:正常生克关系相生、相克顺序;五行的生克异常:相乘、相侮的概念。7、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及治法 第二章 藏象1、藏象的概念、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2、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3、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的表现4、脾与胃相表里关系表现在:5、肺主宣发、肺主肃降的含义6、三焦概念7、“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腑以通为补”8、脏与脏

3、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1、气的主要来源;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及其功能2、血的生理功能3、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要点4、津液的代谢过程: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 津液代谢涉及的的主要脏腑(脾、肺、肾) ;津液排泄的主要形式;津液的功能5、气与血、津液的关系;6、血与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第四章 经 络1、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别。正经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 称为“十二经脉”。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流注次序、表里关系3、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称为“一源三歧” 督脉:“总督

4、一身阳经”,“阳脉之海”。任脉:“总任诸阴”,“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1、病因的分类2、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 不同的情志刺激,对气机的影响: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3、瘀血的概念、瘀血的致病特点4、水湿痰饮的区别:5、邪正与发病: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 否 第六章 病 机1、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阴盛

5、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2、气血失常的主要表现,津液代谢主要表现。第九章 防治原则1、治则: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2、正治、反治的概念: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概念“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的含义 第七章 诊 法 中医诊断学概念;诊法:即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病证结合一、望诊1、望神的含义及表现类型;神的含义2、望色:(1)常色表现( 2)病色

6、种类及其主病3、望舌(1)望舌即望舌质和舌苔两方面的变化。 ( 2)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3)舌色及其主病(临床意义) 、舌形、舌态 ( 4)苔质、苔色及其主病二、问诊1、问现病史的基本内容2、主诉的概念3、十问歌4、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 潮热定义及分型(2)问汗:自汗、盗汗(3)问疼痛:疼痛部位、疼痛性质(4)问二便(5)问饮食口味 饥不欲食;消谷善饥;癃闭;崩漏;心悸;怔忡 ; 除中三、脉诊1、脉象形成的原理: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气血的盈亏2、寸口脉的分部及脏腑配属3、举按寻:4、正常脉象:平脉、常脉,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平脉的表现5、病脉脉象与主病:浮、沉、迟、

7、数、虚、实、洪、细、滑、涩、弦、紧、促、结、代 第八章 辨证一、八纲、气血津液辨证1、八纲及八纲辨证的概念2、阳虚证与阴虚证的概念及常见临床表现;亡阳证及亡阴证的主要表现。3、气病、血病辨证:气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血病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证与血虚证的概念与常 见临床表现;气陷、气滞、气逆、血瘀、血热、血寒各证辨证要点4、津液病辨证 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二、脏腑辨证1、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的种类及其证候特征(辨证要点 )2、脏病常见症状:心、肺、脾、肝、肾。心脉痹阻证、肝风内动证的概念、类型及辨证要点3、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鉴别表4、脏腑兼病辨证: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四、其它辨证方法:1、外感伤寒病:张仲景·六经辨证;2、外感温热病: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三焦辨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