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0656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_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汉书五行志(下之下)(7)全文元凤元年七月己亥晦(1),日有食之,几尽,在张十二度(2)。 刘向以为己亥而既,其占重(3)。后六年,宫车晏驾 ,卒以亡(无) 嗣。(1)元凤元年:前80年。己亥:昭纪作 乙亥,误。张: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五宿。(3)占重:谓预测后果极为严重。孟康曰:巳,土;亥,水也。纯阴,故食为最重。孟氏只言日食最重,尚未说及占重。宫车晏驾:谓昭帝崩。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1),日有食之,在营室十五度(2)。(1)地节元年:前69年。营室:即 室宿。二十八宿之一。 北方七宿之第六宿。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1),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2)。(1)五凤元年:前5

2、7年。(2)婺女:即 女宿。二十八宿之一。 北方七宿之第三宿。四年四月辛丑朔(1),日有食之,在毕十九度(2)。是为正月朔, 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1)(五凤)四年:前54年。朔:宣纪作晦。毕: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五宿。元帝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1),日有食之,在娄八度(2)。(1)永光二年:前42年。娄: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二宿。四年六月戊寅晦(1),日有食之,在张七度(2)。(1)(永光)四年:前40年。张: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 方七宿之第五宿。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晦(1),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因入。(1)建昭五年:前34年。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1),日

3、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 (2)。谷永对曰:日食婺女九度,占在皇后。地震萧墙之内(3),咎在 贵妾。二者俱发,明同事异人,共掩制阳,将害维嗣也。亶(但)日食, 则妾不见(现);亶(但)地震,则后不见(现)。异日而发,则似殊事;亡 (无)故动变,则恐不知。是月后妾当有失节之邮(尤)(4),故天因此两 见(现)其变。若曰,违失妇道,隔远众妾,妨绝继嗣者,此二人也(5)。 杜钦对亦曰: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土也,中宫之部。其夜 殿中地震,此必適(嫡)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人事失于下,变象 见(现)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咎异消;忽而不戒(6),则祸败至。应之, 非诚不立,非信不行。(1)建始三年:

4、前30年。(2)未央殿:未央宫大殿。(3)萧墙:门 屏,古代宫室用以分隔内外的当门小墙。(4)邮:同尤,过也。(5) 此二人:指许皇后、班婕好。参考谷永传、外戚传。(6)忽:疏 忽;不重视。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1),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在东井六度。 刘向对曰:四月交于五月,月同孝惠(2),日同孝昭。东井,京师地,且既,其占恐害继嗣。日蚤(早)食时,从西南起。(1)河平元年:前28年。(2)月同孝惠:何焯曰:孝惠时以十月为岁首,今食于夏正之月,虽变之大者,月固不同也。何说是。三年八月乙卯晦(1),日有食之,在房(2)。(1)(河平)三年:前26年。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 方七宿之第四宿。四

5、年三月癸丑朔(1),日有食之,在昴(2)。(1)(河平)四年:前25年。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 方七宿之第四宿。阳朔元年二月丁未晦(1),日有食之,在胃(2)。(1)阳朔元年:前24年。(2)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 七宿之第三宿。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晦(1),日有食之(2)。谷永以京房易占对 曰:元年九月日蚀,酒亡(无)节之所致也(3)。独使京师知之,四国 不见(现)者,若曰,湛(沈)湎于酒,君臣不别,祸在内也。(1)永始元年:前16年。(2)日有食之:成纪不书。(3)酒无 节之所致:补注引叶德辉曰:开元占经九引京房易传曰: 人群荒酒无节,则日蚀,乍青,乍黑,乍赤。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晦

6、(1),日有食之。谷永以京房易占对曰: 今年二月日食,赋敛不得度,民愁怨之所致也。所以使四方皆见(现), 京师阴蔽者,若曰,人君好治宫室,大营坟墓,赋敛兹(滋)重(2),而 百姓屈竭(3),祸在外也。(1)永始二年:前15年。(2)兹:通 滋。更加。(3)屈竭:竭尽 三年正月己卯晦(1),日有食之。(1)(永始)三年:前14年。四年七月辛未晦(1),日有食之。(1)(永始)四年:前13年。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朔(1),日有食之。(1)元延元年:前12年。哀帝元寿元年正月辛丑朔(1),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在营室十 度,与惠帝七年同月日。(1)元寿元年:前2年。二年三月壬辰晦(1),日有食之。(1)(

7、元寿)二年:前1年。三月:哀纪作 夏四月。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朔(1),日有食之,在东井。(1)元始元年:即公元1年。二年九月戊申晦(1),日有食之,既。(1)(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凡汉著纪十二世(1),二百一二年(2),日食五十三,朔十四, 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1)汉十二世:高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 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2)二百一二年:自前206年至 公元6年。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1),晨漏未尽三刻(2),有两月重见(现)京房易传曰: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3)。言君弱而妇强,为阴所乘,则月并出。晦而月见(现)西方谓之脁,朔而月见(现) 东方谓之仄

8、(侧)慝(匿)(5),仄(侧)慝(匿)则侯王其肃,脁则侯王其舒。 刘向以为脁者疾也。君舒缓则臣骄慢,故日行迟而月行疾也。仄(侧)慝(匿)者不进之意,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迫近 君也。不舒不急,以正失之者,食朔日。刘歆以为舒者侯王展意颛(专) 事,臣下促急,故月行疾也。肃者王侯缩朒不任事(6),臣下弛纵, 故月行迟也。当春秋时,侯王率多缩朒不任事,故食二日仄(侧)慝(匿) 者十八,食晦日脁者一,此其效也。考之汉家,食晦脁者三十六,终 亡(无)二日仄(侧)慝(匿)者,歆说信矣。此皆谓日月乱行者也。(1)建始元年:前32年。八月戊午:八月二十七日。(2)晨漏未 尽三刻:古时以漏壶为计

9、时器。因壶部件上刻符号表时间,昼夜百刻。 晨漏未尽三刻,乃大清早。(3)易传曰等句:弓I文为易 小畜 上九爻辞。贞:占卜。厉:祸患。几:疑惜为既。月既望:月望之后。征:征伐。(4)脁(ti ao):夏历月底月现地西方。(5)侧匿:夏历每 月初一早晨,月现于东方。参考 朒。孟康曰: 脁者,月行疾在日 前,故早见。侧匿者,(月)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6)朒(n ):行 动迟缓貌。引申为退怯貌。(7)弛纵:放纵。元帝永光元年四月(1),日色青白,亡(无)景(影)(2),正中时有 景(影)亡(无)光。是夏寒,至九月,日乃有光 。京房易传曰: 美不上人,兹谓上弱,厥异日白,七日不温。顺亡(无)所制兹谓弱(5), 日白六十日,物亡(无)霜而死。天子亲伐,兹谓不知,日白,体动而寒。弱而有任,兹谓不亡,日白不温,明不动。辟愆公行(6),兹谓不伸,厥异日黑,大风起,天无云,日光暗。不难上政,兹谓见过, 日黑居仄(侧),大如弹丸(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