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7843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2005-012008-01,我们采用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并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治疗2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确诊。1.2 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57.5±5.0)岁;病程(5.2±1.7)年;临床表现:四肢手足麻痒感15例,灼热感17例,疼痛及疼痛过敏17例,膝腱反射减弱21例,肤色改变、水肿、出汗

2、异常20例;应用降糖药物治疗25例,应用胰岛素治疗10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767岁,平均(54.0±6.8)岁;病程(5.5±1.1)年;临床表现:四肢手足麻痒感20例,灼热感13例,疼痛及疼痛过敏13例,膝腱反射减弱15例, 肤色改变、水肿、出汗异常17例;应用降糖药物治疗20例, 应用胰岛素治疗5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2组均在控制饮食及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7.0 mmol/L)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1.3.1 治疗组予加味平胃散(自拟)。药物组成:苍术10

3、 g,白术10 g,土茯苓15 g,茯苓15 g,车前子10 g,厚朴9 g,伸筋草10 g,透骨草10 g,路路通10 g,牛膝12 g,地龙8 g,丹参12 g。每日1剂,制成水煎剂,装成2袋,每袋100 mL。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3.2 对照组维生素B1 0.1 g,维生素B2 0.5 mg,均每日3次口服。1.3.3 疗程及其他2组均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4 观察项目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腓总神经、

4、胫神经、腓浅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1.5 疗效标准2显效:症状消失,肌力、腱反射、感觉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明显增快(>5 m/s);有效:症状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稍增快(<5 m/s);无效:症状及肌电图检查无改善。1.6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2 结 果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略)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2 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2。

5、表2 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略)由表2可见,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见表3。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略)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讨 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痿证、痹证范畴,占糖

6、尿病神经病变的75%95%2。素问·奇病论中指出:“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上溢,转为消渴。”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之品,积热内蕴,产生消渴,久而损伤脾胃,生湿化浊,湿浊之邪流注经络,故有四肢手足麻痒;湿郁化热,产生湿热,故有四肢灼热感。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久病入络,不通则痛。脾虚则经脉、肌肉失养,久则痿废不用。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长期糖、脂代谢等功能紊乱,血液呈高凝、浓、黏状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营养供应不足,血管壁损伤,微血管及微循环功能障碍。神经缺血,果糖在神经内的积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治宜健脾化湿通络。加味平胃散方中苍术、白

7、术、土茯苓、茯苓、车前子、厚朴健脾化湿利水;伸筋草、透骨草祛湿通络;路路通、地龙、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地龙、丹参、牛膝等有降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3。脉络宁注射液由玄参、牛膝等组成,具有养阴通络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脉络宁注射液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等3。加味平胃散配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8-826.2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75-486.3邢月朋,李俊杰,赵玉庸,等.内科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69-176.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