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8735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考灵武市回民中学王兆阳【关键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培养纵观古今中外, 大凡有成就的人, 不仅都具有较强的智力因素, 而且重要的是都更好地发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从他们身上也都能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品格, 勤奋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毅力等。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的人才?笔者认为, 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 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倍加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只有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才能使其智力因素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谈谈自己一

2、些肤浅的认识。一、认识学生非智力因素及其作用。现代教育领域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常常会闪现出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并不一定学业有成, 而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并不一定学业无成。 道理何在呢?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在其中的影响。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地, 而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 认为种子要在合适的土地上才会很好地生长, 才会有收获。 所谓非智力因素, 是指除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力等)以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称,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学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学生的教育

3、培养就是调动与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良好, 必然会大大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差,就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当两者互相作用时,往往非智力因素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非智力因素在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和补偿作用。动力作用包括内驱力和情动力。快乐的心情,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等能促使学生积极地行动, 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效力。 学生只有树立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才会具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才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其主体能动作用。 然而,这种积极性和主体能动作用并非来自智力,而是来自非智力因素。 因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

4、习和发展有强大的动力作用,这种动力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只有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努力不懈、顽强拼搏的人,才是造福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定向作用表现了学生在动机、 兴趣的驱动下, 选择奋斗的目标和活动的途径。宋代学者张载说:“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 此始学之良术也。 ”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他在此说中强调了兴趣对学习的定向功能。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伟人、 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他们取得的成就都受益于早期形成的良好品质、 崇高理想、坚强性格和进取精神。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常常所说 “勤能补拙 ”、“笨鸟先

5、飞 ”都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对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补偿功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亦如是说: “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 别人只学一小时, 我就学两小时,这样数学成绩就不断提高。 ”正是这种意志和精神,才使华罗庚从一个小学学业成绩平平, 初中一年级数学成绩经过补考才及格的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最终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二、素质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教育目标, 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才培养2是多种多样、多种类型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素质,而良好素质的体现,非智力因素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

6、用。 现在,从表面上看, 很多学校虽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 但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于是很自然地导致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结果。即使在文化知识传授中, 也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而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方面所起的潜在作用是非同小可的。 发展学生的智力, 其前提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很多事实已经证明,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就智商差,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滞后, 是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懂得, 提高学生智力水平, 不能仅

7、从他本身智力方面来培养, 而应由非智力向智力转化。 智力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 内因必须通过外因的作用才能发生变化。 看一个人的智力核心是看他是否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创造的敏捷性, 思考问题的多维性。 学校要培养出智力和能力的佼佼者, 就必须在重视培养智力的同时,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因为非智力因素不仅是智慧行为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达到高智力彼岸的桥梁, 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驱动力条件,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剂良方。所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重视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离开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三、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正面临一

8、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具有创造和献身精神的建设者, 这是教育改革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根本问题。 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几十年追踪研究的3结果表明:成就最大的与成就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具有理想信念、自信心、进取心、恒心、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意志和性格品质。一句话,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因此,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成长提供了条件与保证。 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讲, 培养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 以促进成长成才。 心理学表明:创造性心理品质一般表现为进取心切, 自信心足,意志力强,独立性强的

9、潜质。进取心的培养: 进取心的培养来源于学生正确而稳定的理想、 动机、兴趣和不断成功的体验,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起动机和动力源。培养学生的进取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 进取欲是由需要产生的。 心理学研究证明, 使学习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听、读、看、写等)开阔其眼界,促使学生建立 “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的意识,使学生从 “要我学 ”转为 “我要学 ”的乐学境界中去。其次,要为学生拟定合理的进取目标, 目标的拟定应该因人而言, 由学生个人实际来决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所拟定的目标也应该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中为班级学生拟定的进取

10、目标既应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又要具有适当的难度, 既不可让学生唾手可得, 坐收其成,又必须使之有下一番功夫, 终得所取的成就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进取的欲望。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指人对自身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目标的能力坚信不疑和积极乐观的意识。 它是进取心的前提和基础, 又是进取心不断得到满足和强化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智能差别, 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 教师就应给予表扬。 尤其应注意鼓励后进学生,一旦发现有进步,即使仍然是全班最差的一个,

11、也应该给予肯定。4通过表扬、鼓励,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 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 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比较弱, 他们往往习惯于依赖大人(尤其是老师) 的态度来支撑或改变自己的态度。 即使是教师无意识的一个微笑, 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自信, 反之则会使他受挫伤情绪低落。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 “皮革马利翁效应 ”的实验结果中说明:正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给予积极关注和寄以热诚期待的态度, 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 才使他们的智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有的甚至出类拔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深深爱孩子 ”是

12、一个教师 “最重要的品质 ”,只有当每一位教师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人才,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志趣、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才会使学生具有快乐的心情,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行动。意志力的培养 : 意志力是指人在完成预定目的任务时, 不为困难和挫折所动摇的稳定的意志。墨子说: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影响智力水平的正常发展和智力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以,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13、与思考,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1、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欲望。 崇高的目标与远大的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 就不会有生活的支点, 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只有胸怀理想的人, 才能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再接再厉、奋力攀登的决心。 2、加强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的坚持力。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这句话说明,学习需要有恒心,5需要长期不懈地认真钻研, 如果缺乏这种坚持到底的毅力, 就不可能学有所成。荀子劝学篇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就是对坚持的精辟诠释。

14、 教师在教学中, 可有意安排适度的困难, 逐渐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毅力。因为意志的坚持性是与一定的困难相联系的, 坚持性的水平往往是随着困难程度的加强而递增的。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习惯巩固, 当学生的行为方式转化为行为习惯时,坚持性就会长久,稳定性水平就高。 3、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现在有些学生虽然很聪明, 但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能经受失败的挫折,易受不良信息的暗示,缺乏抗干扰能力,甚至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较差,便丧失信心,萎靡不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方面要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 帮助他们在失败之后采取正确的态度, 教给他们分析

15、问题、 克服困难的方法。 这样,才有利于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懂得 “失败乃成功之母 ” 的内在含义。另外,尤其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断深化对意志力重要性的主观认识。独创性的培养:独创性是指在批评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谋求发展和创新知识技术的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有创新才会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独创性强的学生平时的表现并不是始终令人愉快的, 他们具有喜欢独立思考、 爱挑毛病、不受约束、思维活跃、应变能力强、爱想大问题、不拘小节等特点。教师对这些学生一般

16、都感到头痛,不受欢迎。可是,事实却一再证明,在他们身上往往蕴藏着更多的创造潜力, 如爱因斯坦、 爱迪生、华罗庚等很多著名科学家,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是 “令人头痛 ”的。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通过6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真正做到 “四不 ”:1、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 2、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 3、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 4、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 “摘果子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

17、。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使他们的智力、 能力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旦发现学生具有创造力的萌发信号,要及时去浇灌、培植。其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讨论问题,畅所欲言,允许学生的想法 “莫名其妙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温暖、和谐的智力活动环境。再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前人的、书本的、甚至权威的结论,敢于大胆质疑、求异和反思,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在大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凭借联想和想象, 从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到潜在的联系。 教师还可从讲锯子、 雷达,潜水艇等创造发明的故事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实现“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 ”转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为了使我国基础教育迅速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应该用相当的精力, 研究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和方法。参考文献:1、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1991 年 9 月2、徐定华主编心理学1996 年 10 月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2002 年 4 月4、唐继延主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讲1999年 8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