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50767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大题专练)1. 常温下,向 10mL0.10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 0.10mol/L Na2 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 2+ )与 Na2S溶液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sp(CuS) 的数量级为 10-21B. 曲线上 a点溶液中, c(S2- ) ?c(Cu2+ ) > Ksp (CuS)C. a、 b、 c三点溶液中, n(H + )和n(OH - )的积最小的为 b点D. c点溶液中: c(Na + ) > c(Cl- ) > c(S2- )

2、> c(OH - ) > c(H+)2.已知pCa = -lgc(Ca 2+ ) , Ksp (CaSO4) = 9.0 ×10-6 , Ksp (CaCO3 ) = 2.8 ×10-9 ,向10 mL CaCl2溶液中滴加 0.1mol/L 的Na2SO4溶液时,溶液中 pCa 与Na2SO2溶液 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 (实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已知 lg3 = 0.48)A. Y 值为 3.48B. a与 b两点c(Ca2+ )之比为 50:3C. 原 CaCl2溶液浓度为 1mol/LD. 若把 0.1mol/L 的Na 2 SO4溶液换

3、成 0.1mol/L 的 Na2CO3溶液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 虚线部分 常温下,用 0. 100 mol ·L-1 的 NH4SCN溶液滴定 25. 00 mL 0.100 mol ·L-1 AgNO3溶液,以 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 pSCN =? lgc(SCN - )、pAg =第 1 页,共 20 页? lgc(Ag +)随加入 NH4SCN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Ag+ + SCN- ? AgSCN , Ksp (Ag2SO4) = 1.4 ×10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

4、色变为红色,且振荡后不褪色B. 该温度下 AgSCN 的溶度积常数 Ksp = 1.0 ×10 -12C.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酸性D. 当加入 15.00mLNH 4SCN溶液时,溶液中 c(SO24- ) = 0.14mol ·L-14. 某温度下,向 20mL0.1mol ·L-1 BaCl2 溶液中滴加 0.1mol ·L-1 Na2CO3溶液,滴加过 程中-lgc(Ba 2+)与Na2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lg2 = 0.3,Ksp (MgCO3) = 3.5 ×10-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由水电离出

5、的 c(OH - ):a 点 b点 c点B. Na2CO3溶液中: c(CO23- ) + c(HCO-3 ) + c(H 2CO3) = 2c(Na +)C. 该温度下, Ksp(BaCO3) = 8 ×10-9D. 向100mLBa 2+ 、Mg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0-5 mol ·L-1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 mol ·L-1 的Na2CO3溶液, Mg2+ 先沉淀5. 某温度下, 向10mL 0.1mol/L CaCl2溶液中滴加 0.1mol/L 的Na2C2O4 溶液,滴加过程 中溶液中 -lgc(Ca 2+ )与Na2 C2 O4溶液体

6、积 (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已知: lg2 = 0.3)( )A. a、 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 点B. a点:2c(Ca2+ ) + c(H+)= c(Cl- ) + c(OH - )C. 该温度下, K sp (CaC2 O4 ) = 2.5 ×10-13 mol 2/L2D. c点: c(C2O24- ) + c(HC2O-4)+ c(H2C2O4) = 2c(Cl - )6. 已知 298K时, Ksp(NiS) = 1.0 ×10-21 ,Ksp(FeS)= 6.0 ×10 -18 ,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图

7、中 R表示 Ni 或F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6 2.4,10 3.2)第 17 页,共 20 页A. M 点对应的溶液中, c(S2- ) 3.2 ×10-11 mol ·L-1B. 与 P 点相对应的 NiS 的分散系是均一稳定的C. 向 Q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水,可转化成 N 点对应的溶液D. FeS+ Ni2+ ? NiS+ Fe2+的平衡常数 K = 60007. 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 Cu 和 CuSO4 ,可生成 CuCl 沉淀从而除去 Cl- ,降 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为 Cu(s) + Cu2+ (aq) + 2Cl- (aq) ? 2

8、CuCl(s) 。实验测得常温下电解液的 pH 对溶液中残留 c(Cl- )的影响如图所A. 溶液 pH 越大, c(Cl- ) 越大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除去Cl-C. 溶液呈中性时, c(Cl- ) = 0.02mol ·L-1D. 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 c(Cu2+ ),c(Cl- )减小8. 用0.1mol ·L-1 AgNO3滴定50.0mL 0.05mol ·L-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 Ksp (AgCl) 的数量级为 10-10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

9、足关系式 c(Ag +) ·c(Cl- ) = Ksp(AgCl)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4mol ·L-1 Cl- ,反应终点 c 移到 a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5mol ·L-1 Br - ,反应终点 c向 b方向移动9. 常温下,用 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 0.01 mol ·L-1 的 KCl 、K2C2O4溶液,所得 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 (不考虑 C2 O24- 的水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sp(Ag 2C2O4)的数量级等于 10-7B. n 点表示 AgCl 的不饱和溶液C. 向 c(Cl-

10、 )=c(C 2O42- )的混合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时,先生成 Ag2C2O4 沉淀D. 的平衡常数为 109.0410. 常温下,用 0.100mol ·L-1 的AgNO3溶液滴定 50.0mL ,0.0500mol ·L-1 KCl溶液,以 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 pCl = -lgc(Cl - )、pAg = -lgc(Ag +)随加入 AgNO3的 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 1.0 ×10-5 mol ·L-1 则沉淀完全, Ksp (Ag 2 CrO4) = 2.0 ×10-12 ,Ksp(Ag

11、2SO4) = 1.4 ×1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 Ksp (AgCl) 数量级为 10-10B. 虽然指示剂一般都比较灵敏,但 K2CrO4有效浓度应维持在 2.0 ×10-2 mol ·L-1C.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保持较强的酸性D. 滴定完后加入 1ml0.01mol ·L-1 H2SO4不会产生新的沉淀11. 25时,用 0.1000 mol ·L-1 的 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V0mL且浓度均为0.1000 mol ·L-1 的 KCl 、KBr 及 KI 溶液,其滴定曲

12、线如图,已知 25时, AgCl、 AgBr 及 AgI 溶度积常数依次为 1.8 ×10 -10 、5.0 ×10 -13 、8.3 ×10 -17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V0 = 45.00B. 滴定曲线 表示 KCl 的滴定曲线C. 滴定 KCl 时,可加入少量的 KI 作指示剂D. 当滴入 60.00 mL AgNO3溶液时,溶液中 c(I - ) < c(Br - ) < c(Cl- )12. 常温下,向25mL 0.12mol/L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2% 的氨水,先出现沉淀, 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该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 V

13、 与溶液中 lgc( H+ )/c(OH - ) 的关系 如图所示。 已知 e点时溶液迅速由浑浊变得澄清, 且此时溶液中 c(Ag +)与c(NH3)均 约为2 ×10-3 mol/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点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AgNO3水解B. b点溶液中: c(Ag + ) + cAg(NH 3)2+ < c(NO-3)C. cd 段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D. 由 e 点可知,反应 Ag+ + 2NH3 ? Ag(NH 3)2+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10513.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M:Mg2+ 、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

14、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sp(MnCO 3)的数量级为 10-11B. Mg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 c(Mg 2+ )不变C. a点表示的溶液中, c(Ca2+ ) > c(CO23- )D. 向浓度均为 0.01mol ·L-1 的Mg2+ 、Ca2+ 、 Mn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 液,最先形成 MgCO3 沉淀14. 某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 CuCl2 溶液中滴加 0.1mol/L 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 c(Cu 2+ )与Na2S溶 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5、 0.1mol/LNa 2S溶液中: c(OH- ) = c(H+) + c(HS - ) + c(H2S)B. a、 b、 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 点C. 该温度下, Ksp(CuS) 的数量级为 10-36D. 向10 mL Ag+ 、 Cu2+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的Na2S溶液, Cu2+先沉淀 已知: Ksp(Ag 2S) = 6.4 ×10 -50 15. 常温下,向 10mL0.1mol/LCuCl 2 溶液中滴加 0.1mol/LNa 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c (Cu2+)与Na2S溶液

16、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sp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 c(S2- ) ?c( Cu2+ ) = Ksp(CuS)C. a、 b、 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 c(H+ )和c(OH- )的积最小的为 b点D. c点溶液中 c( Na+ ) > c(Cl-) > c(S2- )> c(OH- ) c(H+)16.25 时,用 Na2S溶液沉淀 Cu2+ 、 Zn2+ 两种金属离子(M 2+ ) ,所需S2- 最低浓度的对数值 lg c(S2- )与 lg c(M2+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 - +A. Na2S溶液

17、中:c(S2- ) + c(HS- ) + c(H 2S) = 2c(Na + )B. 25 时, Ksp (CuS) = 1 ×10 -35C. 向100 mL浓度均为 10-5 mol/L 的Zn 2+ 、 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 ×10-4 mol/L 的 Na2 S溶液, Cu2+ 先沉淀D. 向Cu2+浓度为1 ×10 -5 mol/L 的废水中加入 ZnS粉末,会有 CuS沉淀析出17. 已知:pCu = -lgc(Cu +),pX= -lgc(X - )。298K时, Ksp (CuCl) = a×10-6 ,K sp (CuBr

18、) = b×10-9 , Ksp (CuI) = c ×10 -12 。在 CuCl、CuBr、CuI 的饱 和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98K 时,在 CuCl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NaCl , c(Cu+ )和c(Cl- )都减小B. 图中 x 代表 CuI 曲线,且 P点c(Cu+ ) = c(I- )C. 298K 时增大 M点的阴离子浓度,则 y上的点向 N点移动D. 298K 时CuBr(s) + I- (aq) ? CuI(s) + Br- (aq)的平衡常数 K 的数量级为 103或 10218. 工业处理污水

19、中的重金属离子 (Cu2+ 、Zn2+ 、Mn 2+ )可用Na 2S沉淀法,金属离子 (M2+) 与 S2- 浓度的对数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 Ksp (CuS)最大,约为 1 ×10 -35 mol2 ·L-2B. R 点会有 ZnS 沉淀生成C. 处理污水中的 Cu2+可用 MnS 固体来进行沉淀转化D. 0.1molCuS和0.1molZnS混合后加入 1L 水中,所得溶液中 c(Cu2+ ) c(Zn 2+ )19. 下列图示 (如图 )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 FeS和 CuS 的沉淀溶解平

20、衡曲线,则 K sp (FeS) < Ksp (CuS)B. 图乙表示 1L pH = 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 V L, pH 随lg V的变化C. 图丙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H+和OH- 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中温度 T2> T1D. 0.1mol/L NH4Al(SO4)2溶液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丁中 A 所示20. 常温下,向 10 mL 0.1 mol/L CuCl2 溶液中滴加 0.1 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c(Cu 2+ )与Na2S溶液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lg2 = 0.3。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Ks

21、p(CuS) 的数量级为 10-35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c(S2- ) ·c(Cu2+ ) = Ksp (CuS)D. c 点溶液中:c(Na+ ) > c(Cl- ) > c(S ) > c(OH - ) > c(H+)C. a、 b、 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 c(H+ )和c(OH- )的积最小的为 b点21. 某温度时,卤化银 (AgX, X = Cl、Br、I)的 3条溶解平 衡曲线如图所示, AgCl 、AgBr 、AgI 的Ksp 依次减小。 已知pAg = -lg c(Ag+),pX= -lg c(X- ),利用 pX、pAg 的坐

22、标系可表示出 AgX 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 c(Ag+)和c(X- )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曲线表示 AgCl 的溶解平衡曲线B. p 点表示的溶液是 AgCl 的不饱和溶液C. m点表示的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 AgBr 形成的饱和溶液D. n 点表示由过量的 KI 与AgNO3反应产生 AgI 沉淀22. 化学小组为分析某铝合金组成,用足量稀硝酸将合金溶解,用 NaOH 溶液调 pH, 在pH为3.4时开始出现沉淀, 在 pH为 5、9时分别过滤沉淀, 继续滴加 NaOH 无沉 淀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 pH 为 9时过滤所得沉淀为 Cu(OH) 2B.

23、该合金中还含有金属铁C. 该合金的成分为 Al 和 CuD. 等量铝合金分别与足量的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气一样多23. 已知: ZnS呈白色, CuS呈黑色;常温下, Ksp (ZnS) = 3.0 ×10-25 ,Ksp(CuS) = 1.0 ×10-36 ,pM = -lgc (M2+ ) 。常温下,向 10.0mL 0.20mol ·L-1 ZnCl2溶液中逐滴 滴加0.10mol ·L-1 Na2S溶液,溶液中 pM 与加入Na2S溶液的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相同实验条件下, 若用 10.0

24、mL 0.20 mol ·L-1 CuCl2溶液代替上述 ZnCl 2溶液, 则 反应终点 b向 d 方向移动C. 若c(ZnCl2) = 0.10mol ?L-1 ,则反应终点可能为 e点D. 向 b 点浊液中加入 0.002 mol CuCl2固体,白色沉淀变黑色答案和解析1.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Ksp 的计算、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 该温度下,平衡时 c(Cu 2+ ) = c(S2- ) = 10 -17.7 mol/L ,则Ksp (CuS) = c(Cu 2+

25、)c(S 2- ) = 10 -17.7 ×10-17.7 = 10 -35.4 = 10 0.6 ×10-36 ,则K sp(CuS)的数量级为 10-36 ,故 A 错误;B. a 点在曲线上, c(S2- ) ?c(Cu2+ ) = Ksp (CuS),故 B错误;C. a、b、c三点温度相同, c(H + )和c(OH - )的积相同,a点溶液体积最小, 故n(H + )和n(OH - ) 的积最小的为 a点,故 C 错误;D. c 点时溶质为等量的 NaCl 和Na2S,硫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c 点溶液中:c(Na + ) > c(Cl- ) >

26、 c(S2- ) > c(OH- ) > c(H + ),故 D 正确; 故选: D 。2.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理解图象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需要借助图象计算溶度 积常数,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 未滴加 Na2 SO4溶液时, pCa = 1,可知原溶液中 c(Ca2+ ) = 0.1mol/L ,a 点为滴加10 mL 0.1mol/L 的Na2SO4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c(SO24- ) = c(Ca2+ ) = 9.0×10-6 mol/L = 3.0 ×10-3 mol/L ,pCa= -lgc(C

27、a 2+) = -lgc(3.0 ×10-3 ) = 3 - lg3 = 2.52 , Y 值为2.52,故 A 错误;B. a点溶液中 c(Ca2+ ) = 3.0 ×10-3 mol/L ,b点溶液中加入 20mL 硫酸钠溶液, 则溶液中0.19.0 × 10-6c(SO24- ) = 0.1 molL ,溶液中 c(Ca2+ ) = 0.1 molL = 2.7 ×10 -4 mol/L ,a与 b两点 33c(Ca 2+ )之比为 (3.0 ×10-3 mol/L) :(2.7 ×10-4 mol/L) = 100 : 9,故

28、 B 错误;C. 未滴加 Na2SO4溶液时, pCa= 1,可知原溶液中 c(Ca2+ ) = 0.1mol/L ,原CaCl2溶液浓 度为 0.1mol/L ,故 C 错误;D. CaSO4比CaCO3的溶解度大, 前者Ksp数值更大, 因此在使用相同浓度的 Na 2 SO4溶液代 替Na2CO3溶液时, 溶液中 Ca2+下降的慢, 则-lgc(Ca 2+ )值相对较小, 图象应在原图象上 方,故 D 正确。故选 D 。3. 【答案】 D【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滴定终点判定、溶度积常识及离子浓度计算等,难度较大。【解答】A. 达到终点后, SCN- 与Fe3+ 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 故

29、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且振荡后不褪色,故 A 正确;B. 由图计算知该温度下 AgSCN 的溶度积常数 Ksp = 1.0 ×10-6 ×1.0 ×10-6 =1.0 ×10 -12 ,故 B 正确;C. 由于碱性时, Fe3+ 会沉淀,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酸性,故C 正确;+ 0.025 × 0.100-0.015 × 0.100D. 当加入15.00mLNH 4SCN溶液时,溶液中 c(Ag +) =0.025+0.015 = 0.025mol/L ,2-Ksp(Ag 2SO4)1.4 × 10-5此时

30、c(SO42- ) = Ksp(AAgg+2)S2O4) = (0.0215.4m×ol 10·-1L)2 = 0.0224mol/L ,故 D错误。 故选 D。4. 【答案】 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涉及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溶度积常 数等,试题较难。【解答】A. Na2CO3促进水电离, a点溶质是 BaCl2,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 b 点是BaCl2与Na2CO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是氯化钠,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 c 点溶质为碳酸钠促进 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 - ):c点 b点= a点,故 A 错误;B.

31、根据物料守恒 Na2CO3溶液中:c(CO32- )+ c(HCO-3 ) + c(H2CO3) = 21 c( Na+ ),故B错误;C. b点是BaCl2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c(Ba2+ ) = c(CO32- ),根据 b点数据, c(Ba+) = 1 ×10 -4.05? mol/L ,该温度下 Ksp(BaCO3) = c(Ba +) ×c(CO32- )= 1× 10 -4.05? mol/L × 1 ×10 -4.05? mol/L = 1 ×10-8.1 = 8×10-9 ,故 C正确;D.

32、 Ksp (MgCO 3) = 3.5 ×10-8 大于 Ksp(BaCO3) = 8 ×10 -9 ,所以向100 mL Ba2+ 、Mg 2+物 质的量浓度均为 10-5 mol ·L-1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 mol ·L-1 的Na2CO3溶液,Ba2+ 先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C。5. 【答案】 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 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 CaC2O4的 Ksp数值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 用。【解答】A. C2O42- 会水解,水解促进

33、水的电离, b 点时恰好形成 CaC2O4沉淀,此时水的电离程度 并不是 a,b, c三点中最大的,故 A 错误;B. a 点Na2C2O4不足, CaCl2过量, Na 2 C2 O4完全反应,溶液中还存在钠离子,应为 2c(Ca2+ ) + c(Na + ) + c(H+) = c(Cl- )+ c(OH - ),故 B错误;C. 由图可知, b点恰好沉淀完全,此时 c(Ca2+ ) = c(C2O42- ) = 10-6.3 mol/L ,则 Ksp(CaC2O4) = c(Ca2+ )c(C 2O42- ) = 10-6.3 mol/L ×10-6.3 mol/L = 10-

34、12.6 mol 2/L 2 = (1001.3)2×10-12 mol2/L 2 = 2.5 ×10-13 mol 2/L 2 ,故 C正确;第 12 页,共 20 页D. c 点时, Na2C2O4过量,剩余 n(Na 2C2O4) = 0.001mol ,而10mL0.1mol/LCaCl 2溶液中 n(Cl - ) = 0.002mol ,由物料守恒,得 c点溶液有: 2c(C2O24- ) + 2c(HC2O-4 ) + 2c(H 2C2O4) = c(Cl- ),故 D 错误。故选 C。6.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和溶度积的应

35、用, 读懂图像、 理解沉淀溶解平衡是关键, 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A. 饱和的 NiS溶液中c(Ni 2+ ) = c(S2- )= Ksp (NiS) = 1.0×10 -21 mol/L 3.2x10 -11 mol/L ,同理饱和 FeS溶液中c(Fe2+ ) = c(S2- )= 2.4 ×10-9 mol/L ,因此曲线 代表的是 FeS, 曲线代表的是 NiS,即 M 点 c(S2- ) = 2.4 ×10-9 mol/L ,故 A 错误;B. 此时 P点对应的 NiS 为过饱和溶液,不是稳定分散系,应有沉淀产生,故B错误;C. Q点加水

36、,溶液中 c(Ni 2+ )、c(S2- )减小, Q不能转化到 N 点,应在 Q点上方,故 C 错误;c(Fe 2+ ) c(Fe 2+ )c(S 2-)Ksp (FeS) 6.0 × ?1-018D.平衡常数 K =c(Ni 2+)= c(Ni 2+ )c(S 2-) =Ksp (NiS)= 1.0 × 1-021= 6000 ,故 D 正确。故选 D 。7. 【答案】 D【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知识, 属于综合知识的迁移应用 题,难度不大。【解答】A. 根据图中信息:溶液的 pH越大,氯离子的浓度越小,故 A 错误;B. 根

37、据图中信息: 溶液的 pH越小,氯离子的浓度越大, 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 不利于 Cl- 的去除,故 B 错误;C. 根据图中信息, pH= 7时, -lgc(Cl -)= 2,则c(Cl- ) = 10-2 mol/L ,故 C错误;D.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 K 不变,所以增大 c(Cu2+ ), c(Cl- )减小,故 D正确。 故选 D。8. 【答案】 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he 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 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注意:横坐标是加入的硝 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解答

38、】A. 沉淀滴定时到达滴定终点时曲线斜率突变,图中 c点为滴定终点, 此处-lgc(Cl -) = 5,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 c(Ag + ) = c(Cl- ) = 10 -5 mol/L ,所以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 Ksp (AgCl)的数量级为 10-10 ,故 A 正确;B. 曲线上的点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点, Qc = c(Ag + ) ·c(Cl- ) = Ksp (AgCl) ,故 B正确;C. 溶度积常数只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改变滴定反应液浓度不改变溶度积常数, 所以相同 实验条件下,若改为 0.04mol ?L-1 Cl- ,则所需 AgNO3溶液体积就变为 (50

39、 0×.100.00400) mL = 20mL ,a点是 15mL,故 C 错误;D. AgBr 比 AgCl 更难溶,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 Br- 的浓度更低, 则 -lgc(Br - )值更大, 消 耗 AgNO3 溶液的体积不变,故 D 正确。故选 C。9.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理解掌握溶度积含义和计算公 式是根本,需要注意的是图像中两轴的数据表达和含义,作为综合图像题,难度较大。解答】A. 从图像看出,当lg c(C2 O42-1) = -2.46 ,-lg c(A g -1) = 4,即c(C2O24- ) = 10-2.46

40、mol- L-1mol - Lmol- Lc(Ag + ) = 10-4 mol ·L-1 ,Ksp(Ag2C2O4) = 10 -2.46 ×(10 -4 )2 = 10 -10.46 ,故 A 错误;B. 根据图像可知,当 Cl- 浓度相同时, n 点的 Ag+浓度大于 AgCl 直线上对应点,则浓度 积Qc = c(Cl- ) ×c(Ag + ) > Ksp (AgCl) , n点表示 AgCl 的饱和溶液,故 B 错误;molL-1 ,c(Cl- ) = 10 -5.75 molC. -lg c(Ag -)1 = 4,lg c(Cl -)1 = -5

41、.75 ,即c(Ag +) = 10-4 mol - L mol- LL-1 ,所以 K sp (AgCl) = 10-4 × 10 -5.75= 10 -9.75 ,AgCl中c(Ag+ ) =Ksp(AgCl)c(Cl- )10-9.75c(Cl-)Ag2C2O4中c(Ag )Ksp(A g2 C2O4 )10-10.46 2- = 2- c(C2O42- )c( C2 O42- )10-5.23c( C2 O42- )经比较 Ag2C2O4溶液中 c(Ag + )第 30 页,共 20 页较大,因此向 c(Cl- ) = c( C2 O24- )的混合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时

42、,先生成 AgCl 沉淀,故 C 错误;D.的平衡常数为c( C2 O42- ) = c( C2 O24- )?c2 (A g+ )c2(Cl- ) = c2(Ag+)?c2(Cl- )Ksp(Ag2C2O4) = 10-10.46Ks2p(AgCl) = (10 -9.75 )210 9.04,故 D 正确。故选 D 。10. 【答案】 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根据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是解题的关 键,题目难度不大,是基础题。【解答】A. 根据图象,当 pCl= pAg时,溶液中 c(Ag + ) = c(Cl- ) = 10-5 mol/L ,则Ag

43、Cl 的沉淀溶 解平衡常数 Ksp数量级为 10 -10 ,故 A正确;B. 要保证指示剂有效,必须有现象,则溶液中Ag +沉淀完全时 c(Ag + ) = 10-5 mol/L ,形成Ag2CrO4时,所需 c(CrO 24- ) = Ksp(2Ag2C+rO4) = 2.0 ×10-2 mol/L ,故 B 正确;c (Ag )C. 指示剂使用的是 K2CrO4,溶液中存在 Ag+ ,如果溶液为酸性, 则CrO42- 易形成Cr2O72- , 如果溶液是碱性的,则易产 Ag2O,因此溶液需维持在中性或弱碱性,故C 错误;D. 滴定完后,溶液中c(Ag +) = 10-5 mol/

44、L ,加入 1mL 0.01mol/L H2SO4,则产生Ag2SO4 时需要 c(SO24- ) = Kspc(2A(Agg2+SO) 4 ) = 1.4 ×10 5mol/L ,显然 H2SO4的量是不够的,所以不能产 生新的沉淀,故 D 正确; 故选 C。11. 【答案】 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溶度积 的计算等,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度较大。【解答】 A.由题图分析可知,卤化钾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 lg c(Ag+) 急剧变化,即 V(AgNO 3 溶液) = 50 mL时完全反应,此时有 n(X-) = n(Ag+) ,由

45、于卤化钾和硝酸银浓 度相同,则其体积相同,可得 V0= 50,A 错误;B. 由25时AgCl 、AgBr 及AgI 溶度积常数依次为 1.8 ×10 - 10、5.0 ×10 - 13、 8.3 ×10 - 17及图像可知,滴定终点时, c(Ag+) 由大到小依次是 AgCl 、AgBr 、AgI ,所 以-lg c(Ag+) 从小到大依次为 AgCl 、AgBr 、AgI ,故 、 、依次为 KCl 、KBr 及 KI 溶液的滴定曲线, B 错误;C. 在滴定 KCl 时,不能用 KI 作指示剂,因为 AgI 溶度积常数更小, AgI 更容易沉淀, C 错误;

46、D. 由题图可知,当加入 60.00 mL AgNO3溶液时,溶液中的 c(Ag+) 相同,结合题给 Ksp 数据可知溶液中 c(I-) < c(Br-) < c(Cl-) , D 正确。故选 D 。12.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应图像为载体,对盐类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化学平衡等知识进行了考 查,难度较大。【解答】A. a 点溶液中只有硝酸银, pH 约为 5,呈酸性,硝酸银为强酸弱碱盐,银离子发生水解 溶液显酸性,故 A 正确;B. b 点lgc( H+ )/c(OH - ) = 0,则 c(H+) = c(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Ag + )

47、 + c(Ag(NH 3)2+) + c(NH 4+ ) + c(H+) = c(NO-3 ) + c(OH- ),则c(Ag+) + c(Ag(NH 3)2+) < c(NO -3 ),故 B正确;C. cd 段酸度变化较小,说明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银离子的沉淀和溶解,故C 正确;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cc(AAgg(+N)H·2c3(N)2H 3) ,根据银元素守恒可知: c(Ag(NH 3)2+) = 25mL ×0.12mol ·L-1 /(25mL + 4.7mL) - 2×10-3 mol ·L-1 0.1mol &#

48、183;L-1 ,则k =其数量级为107,故 D 错误。c(Ag(NH 3)2+) = 0.1 = 1.25 ×10-7 c(Ag + )·2c(NH 3) = (2 × 10-3 )3 = 1.25 ×10故选 D 。1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图像问题, 弄清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和溶度积常 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解答】A. 由图像可知 Ksp(MnCO3) 10-10.7 ,故其数量级为 10-11 ,故 A 正确。B. 向Mg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

49、,仍得到饱和溶液,c(Mg 2+ )不变,故 B 正确。C. 由题图可知, a点-lgc(C a2+) < -lgc( CO32- ),故c(Ca2+) > c( CO32- ),故 C正确。D. 由图像可知, K sp (MnCO 3 ) < K sp (CaCO3) < Ksp(MgCO3),故金属离子浓度相同时, 滴加 Na2CO3溶液,最先形成 MnCO3 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D 。14.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 CuS的 Ksp 数值是关键, 对于同类型的沉淀可直接根据 Ksp 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不同类型的沉淀则需要定量计 算比较,这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解答】A. 由质子守恒可知: c(OH- ) = c(H+) + c(HS- ) + 2c(H 2S),故 A 错误;B. a 、 c两点Cu2+ 、 S2- 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 点可认为是 NaCl溶液,水的电离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