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45091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存货的管理概念.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章讲义考情分析在历年的考试中,本章内容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题、多 项选择题以及判断题这些客观题题型中,但作为基础知识也 会在计算题、综合题中出现。在每年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的 分值在5分左右。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合计2005 年2分2分4分2006 年4分2分10分16分2007 年1分1分2分主要考点:1. 存货成本的确定2. 发出存货的计价3. 存货期末计价(1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账务处理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 商品(库存商品) 、处在生

2、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 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提示】注意存货概念中的“ 持有以备出售 ”。持有存 货的目的是直接出售,或者加工后出售。例如,企业购入的原材料是为了加工成产品对外出售, 应该作为企业的存货。但是企业购入的工程物资并不是为了 出售,所以说工程物资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 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一)外购的存货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 初始成本由采购成本构

3、成。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 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 )购买价款:发票中的金额;(2 )相关税费:计入存货的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关税;(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在存货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的仓储费、 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I- 外购舟输邃申的余琼锁轧、A 犀席曲找雄鉴理費筝.呆购費期【注意】1. 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除合理的 损耗应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计入采购成本外,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 应从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

4、物资短缺 或其他赔款,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2) 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 中损耗,不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计心果*分析处理2.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 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 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 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性要求。费用【例题1】(2004年考题)某工业

5、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 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 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 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该 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 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 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元。A. 29 700B. 29 997C. 30 300D. 35 400【答疑编号12020101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实际成本=3000+300=30300 元增值税是价外税而且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合理 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要计入存货的成本。【延伸思考】若要求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怎么做?单

6、位成本=30300/990合理损耗不改变存货的总成本,但会提高单位成本。【例题2】(2006年考题)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 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 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 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 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 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 每公斤()元。A. 32.4B. 33.33C. 35.28D. 36【答疑编号 12020102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D【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 6000+350+130=6480(兀)实际入库数量=200 X 1-10% ) =

7、 180 (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 6480/180= 36 (兀 / 公斤)。【例题 3 】( 2007 年考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 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 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 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答疑编号 12020103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解析】考核的是商品流通企业购货过程中费用的核算 问题。按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商品流通企业 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 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 本。也可

8、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 行分摊。【例题 4】甲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 批商品,进货价格为 750 000 兀,增值税额为 127 500 兀, 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 30% ,其中合理损失 5% ,另 25% 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 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 )元。A. 560 000B. 562 500C. 655 200D. 702 000【答疑编号 12020104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B 【解析】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损失应计入材料的实 际成本,尚待查明原因的 25% 的部分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 溢,所以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750

9、 000 1 乂 (5% )=562 500 (元)。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562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7 500待处理财产损溢187500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877500本章以下例题如无特别说明,均假定企业(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对存货进行日常核算【例 21 】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2007 年 5 月 18 日 从乙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 原材料价款为 200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34 000 元。(1 )(单货同到)假定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 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运到并已验收入库。据此,甲 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答疑

10、编号 12020105 :针对该题提问】借:原材料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 2 )(单到货未到)假定购入材料的发票等结算凭证已 收到,货款已经银行转账支付,但材料尚未运到。则甲企业 应于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答疑编号 12020106 :针对该题提问】 借:在途物资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在上述材料到达入库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原材料200 000贷:在途物资200 000(3 )(货到单未到)假定购入的材料已经运到,并已验 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

11、到,货款尚未支付。 5 月 末,甲企业应按暂估价入账,假定其暂估价为 180 000 元, 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答疑编号 12020107 :针对该题提问】借:原材料180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80 0006 月初将上述会计分录反向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80 000贷:原材料180 000在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时:借:原材料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延伸思考】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原材料 (以固定资产换原材料, 假定具有商业实质)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

12、2. 债务重组获得原材料(债权人)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如果出现贷方差额,使用什么科目? 应该是资产减值损失。(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 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为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构成。1.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 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 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具体而言,主要包括:(1)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实耗成本;(2)加工费用;(3)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4)一般情况下,

13、加工环节的增值税不计入成本中, 如果是不得抵扣的增值税,应计入存货成本中。【提示】这里需要重点关注:(1 )关于税金的处理;(2) 关于消费税的计算及其处理。/ y ”收同建蛭窮工再出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X消费 税税率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例 2 2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 税消费品) 。原材料成本为 20 000 元,支付的加工费为 7 000 元(不含增值税) ,消费税税率为 10% ,材料加工完成并已 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

14、7% 。【答疑编号 12020108 :针对该题提问】 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20000贷:原材料20 000( 2)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 000 + 7 000 )-(1 - 10% )=30 000(元)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税额=30 000 X 10%=000 (元)应交增值税税额= 7 000 X 17%1=190(元)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借:委托加工物资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190应交消费税3 000贷:银行存款11 190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

15、料直接用于销售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7 000 3 000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190贷:银行存款11 190( 3 )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时借:原材料( 20 000 7 000 )27 000贷:委托加工物资27 000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借:原材料 (或库存商品)(20 000 10 000 ) 30 000贷:委托加工物资30 000【例题 5 】(2007 年考题)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 140 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 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

16、税一般纳税人, 甲公司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 4 万元和增值税 0.68 万元,另支付消费税 16 万元, 假定不考 虑其他相关税费, 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 ) 万元。A. 144B. 144.68C. 160D. 160.68【答疑编号 12020109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A【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存货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 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所以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应是140+4 = 144 (万元)2. 自行生产的存货在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企业归集的制造 费用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成

17、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企 业应采用与该制造费用相关性较强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分【例2 3】某企业生产车间分别以甲、乙两种材料生产两种产品 A和B , 2007年6月,投入甲材料 80 000 元 生产A产品,投入乙材料50 000元生产B产品。当月生产 A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 20 000元,生产B产品发生直接 人工费用10 000元,该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0元。假定,当月投入生产的 A、B两种产品均于当月完 工,该企业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 配,则:【答疑编号12020110 :针对该题提问】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 000 X 20 000 2&

18、amp; (000 + 10 000 ) = 20 000(元)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 000 X 10 000 2& (000 + 10 000 ) = 10 000(元)A产品完工成本(即A存货的成本)=80 000 + 20 000+ 20 000 = 120 000(元)B产品完工成本(即B存货的成本)=50 000 + 10 000+ 10 000 = 70 000(元)(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四)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

19、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存货的间接费用 确定。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 成本核算,但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均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核 算。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 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 货的实际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 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 的成本。商品流通企业发出的存货,通常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刊I H、歳忖代值幵】灼舟笛' 轴刷定埜H专门筠入戟酗 违的丹黄瑕晟我儘的妒書+ 霉誉柔刚车刮幷曲吐期

20、足J二-k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1. 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 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 按成本计价;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期末存货按 可变现净值计价。2. 相关概念:(1 )存货成本一一是指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存货在诸如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价方法下计算确定的期末存 货价值。(2)可变现净值一一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 时估计将要发生的实际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衣翼亭值怙计會卅母计欄黑觀豐町土珑净1信井僧卅*U加工后出豐冃i走工时止样类发止睛点就肃矣机挣【分析】直接出售存货预计盈亏=估计售

21、价一相关税费一账面成 本=可变现净值一账面成本(1)如果预计存货在未来出售时将会发生亏损,即可变现净值 成本,则计提跌价准备,计提额等于预计亏损额。 会计处理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实际上意味着将未来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同时调低了 存货的价值,这符合谨慎性的要求一一不高估资产。(2)如果预计存货在未来出售时不会发生亏损,即可 变现净值 成本,则不确认盈利,不调高存货的价值,这符 合谨慎性的要求一一不高估资产加工后出售存货的分析与此相同。【延伸思考】存货期末计量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原 则,是一种单向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不确认盈利。投资性房 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模式是

22、一种双向 的调整,即确认亏损也确认盈利。二、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 回升的希望;2.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 售价格;3.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 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 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J | A零:1.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

23、货;3.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三、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一)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1.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2. 持有存货的目的;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二)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荷鶴嵋奋同tV#他燥一徹犢划价幡卢篙隶嶽值|=»|电冬计覺【问题分析】直接出售存货1. 产品未减值产品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一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高于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 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产品成本 +至完工止将要发生

24、的加工成本=材料成本 +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 > 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 料应按照成本计量。2. 产品减值产品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一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低于产品 成本)=产品成本一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 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产品成本至完工止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材料成本由此可见,材料可变现净值 < 成本,根据孰低原则,材 料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结论】期末存货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对于加工后出售的存货也是适用的。【提示】为了与教材保持一致,做题时对于加工后出售 存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需要注意先判断产品是否减值,然 后,再

25、决定应该按成本计量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例 25 】2007 年,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 定停止生产 B 型号机器。 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甲公司决定 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 B 型号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 材全部出售, 2007 年 12 月 31 日其账面价值(成本)为 900 000 元,数量为 10 吨。根据市场调查,此种钢材的市 场销售价格为 60 000 元 / 吨,同时销售 10 吨钢材可能发生 销售费用及税金 5 000 元。【答疑编号 12020201 :针对该题提问】 本例中,由于企业已决定不再生产 B 型号机器,因此,该批 钢材的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 B 型号机器的销售价

26、格作为其 计量基础,而应按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因此 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应为595 000 元(60 000 X 105000 )。【例 26】200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 A 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 1 500 000 元,市场购买 价格总额为 1 400 000 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 用 A 材料生产的产成品 B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确定 2007 年 l2 月 31 日 A 材料的价值【答疑编号 12020202 :针对该题提问】 本例中, 2007 年 l2 月 31 日,虽然 A 材料的账面价值(成 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

27、生产的产成品 B 型 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 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 A 材料 即使其账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仍应按其原账面价值(成本) 1 500 000 元列示 在甲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例 27】2007 年 l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 C 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 600 000 元,市场购买价格总 额为 550 000 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 C 材料 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 C 材料生产的 D 型机器的市场销 售价格总额由 l 50

28、0 000 元下降为 l 350 000 元,但其生产 成本仍为 1 400 000 元,将 C 材料加工成 D 型机器尚需投 入 800 000 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50 000 元。确定 2007 年 l2 月 31 日 C 材料的价值。【答疑编号 12020203 :针对该题提问】 根据上述资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 值。D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 350 000 50 000 = 1 300 000(元)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 其成本进行比较。D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

29、l 300 000 元小于其成本 l 400 000 元,即 C 材料价格的下降和 D 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 表明 D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 因此, C 材料应当 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 值。C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 投入的成本 -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 350 000 800 000 50 000 = 500 000(元)C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500 000 元小于其成本 600 000 元,因此。 C 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 500 000 元,即 C 材料应按 500 000 元列示

30、在 2007 年 12 月 31 日 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1.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 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 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 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已提数应予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例2 11】某股份有限

31、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 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 用单项比较法。2007年12月31日,A、B两种存货的成 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28万元、 25万元。假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零。【答疑编号12020301 :针对该题提问】【解析】对于 A存货,其成本30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 28 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30 28 )万元。 对于 B 存货,其成本 21 万元低于可变现净值 25 万元,不 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该企业对 A、B 两种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共计为 2 万 元,在当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存货金额为49 (28 21

32、 )万元。【例 2 12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A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2007 年年末, A 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l00 000 元,由于本年以来 A 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并在可 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 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95 000 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 额为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5 000 (100 000 95 000 )元。【答疑编号 12020302 :针对该题提问】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5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 000假设 2008 年年末, A 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

33、生变化, 2008 年年末, A 存 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97 000 元,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备为 3 000 (100 000 97 000 )元。由于 A 存货已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元,因此, 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备 2 000 (5 000 3 000 )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2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2 0002.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 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的贷方) 。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 已提数一-应以已提的跌价准备为限

34、转回(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注意】1. 注意转回的条件:以前减记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如 果以前计提时是因为产品市场价格的下跌导致可变现净值 低于成本,而现在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是由于强化了企业 内部管理,降低了成本,则不符合转回的条件。2. 在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时,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 与计提该跌价准备的存货项目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3.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意味着转回 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例 213 】沿用【例 2 12 】,假设 2009 年年末, 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5、均未 发生变化,但是, 2009 年以来 A 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 市场前景明显好转,至 2009 年年末根据当时状态确定的 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10 000 元。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判断以前造成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 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金额 3 000 (5 000 2 000 )元内予以恢复。相关账务处 理如下:【答疑编号 12020303 :针对该题提问】借:存货跌价准备3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3 0003.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 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 货跌价准备。(按

36、存货账面价值转账)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例 214 】2007 年,甲公司库存 A 机器 5 台,每台 成本为 5 000 元,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6 000 元。 2008 年,甲公司将库存的 5 台机器全部以每台 6 000 元的 价格售出。假定不考虑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的影响, 甲公司应将这 5 台 A 机器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在结转其销售 成本的同时,全部予以结转。【答疑编号 12020304 :针对该题提问】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l9 000存货跌价准备6 000贷:库存商品 A 机器25 000【提示】将该笔分录做成

37、两笔:借:主营业务成本25 000贷:库存商品25 000借:存货跌价准备6 000贷:主营业务成本6 000 由此可以看出,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实际上就是冲减主营 业务成本。【注意】如果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销售了一部 分,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例 6 】大华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法计价。 2004 年 9 月 26 日大华公司与 M 公司签订销售合 同:由大华公司于 2005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 电脑 10 000 台,每台 1.5 万元。 2004 年 12 月 31 日大华 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 14 000 台,单位成本 1.41 万

38、元。2004 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3 万元,预计销售税 费均为每台 0.05 万元。大华公司于 2005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0 000 台,每台 1.5 万元。大华公司 于 2005 年 4 月 6 日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 台,市场销售价 格为每台 1.2 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大华公司是一般纳税企 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要求: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 过程。编制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 12020305 :针对该题提问】-有合同1000 万元冶14000 <_I投有合同4X01.3万元/台有

39、合同的部分;可变现需值二 10000 XI- 5- 10000X0. 05 =14500 KEH£= 10000 XI. 41=14100没有合同的韶分.可变现S=4000 X1. 3-4000X0.05= &000 账面成本=4000 X1. 41=5640计提ftt&: 5640-6000=640由于大华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4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 1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 量10 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超过的部分4 000台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 计量基础。(1 )有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

40、10000 X 1.5 - 10 000 X 0.05 =14500 (万元) 账面成本=10 000 X 1.41 1=100 (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2)没有合同的部分: 可变现净值=4100 X 1.3 - 4 000 X 0.05 =5 000(万元) 账面成本=4 000 X 1.41 5=40 (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 640 - 5 000 = 640 (万元)3)会计分录:借 : 资 产 减 值 损 失 - 计 提 的 存 货 跌 价 准 备640贷:存货跌价准备640( 4)2005年 3 月 6 日向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借:银行存款17

41、 550贷:主营业务收入15 000 ( 10000 X 1.5 )应 交 税 费 - 应 交 增 值 税 ( 销 项 税 额 ) 2 550借:主营业务成本14 100( 10 000 X 1.41 )贷:库存商品14 100( 5 ) 2005 年 4 月 6 日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 台,市场 销售价格为每台 1.2 万元借:银行存款140.40120 ( 100 x 1.2 )应 交 税 费 - 应 交 增 值 税 ( 销 项 税 额 )20.40借:主营业务成本141( 100 x 1.41 )贷库存商品141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640 640x 141=16(万元)借:存货

42、跌价准备16贷主营业务成本16【注意】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 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没有合同价格,则 需要将该类存货区分为合同价格约定部分和没有合同价格 约定部分,分别计算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应的成本 比较,以分别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此所计提 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例 7】2006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的原材料 -A 材料账面余额为 88 000 元,市价为 75 000 元,用于生产仪表 80 台。由于 A 材料市场价格下降,用该材料生产的仪 表的每台市价由 2 600 元降至 1 800 元,但是,将 A 材料 加工成仪

43、表,尚需发生加工费用 64 000 元。估计发生销售 费用和税金为 4 000 元。要求:( 1)计算用 A 材料生产的仪表的生产成本;(2)计算 2006 年 12 月 31 日 A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3 )计算 2006 年 12 月 31 日 A 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 备并编制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 12020306 :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 )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生产成本=88 000 + 64000 = 152 000(元)(2 )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可变现净值=8001 X 80-4 000 = 140 000(元)因为,用 A 材料生产的仪表的可变现净值 140

44、 000 元 小于仪表的生产成本 152 000 元,所以, A 材料应当按可 变现净值计量。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 800 X 80 64 000 4 000 =76 000(元)(3 ) 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88 000 - 76 000 = 12 000(元)借 : 资 产 减 值 损 失 - 计 提 的 存 货 跌 价 准 备12 000贷 : 存 货 跌 价 准 备 -A 材 料12 000【基本要求】一、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二、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1 )外购的存货:比如存货的损耗的处理(合理损耗 和非合理损耗的处理)( 2 )委托加工的存货: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处理三、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四、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1 )跌价准备的计提(三种方法)( 2 )跌价准备的转回( 3 )跌价准备的结转五、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