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到哪里去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725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到哪里去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糖到哪里去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糖到哪里去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糖到哪里去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到哪里去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到哪里去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范友慧教学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通过观察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教学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器材准备:小组实验用:食盐、沙、面粉、粉笔头、黄砂糖、辣椒粉、味精、塑料杯、方便筷、水槽、水等。一、引入课题1、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先猜一猜是什么?谁想尝一尝?(学生汇报:糖水)2、说一说:糖在哪里?你们能看到吗?你们谁能告诉老师?(学生汇报)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糖到哪里去了 (板书课题)二、探究研讨:1、猜测:

2、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提出自己的推测讨论:怎样想办法做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呢?学生汇报实验方法。为了看清楚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用深颜色的物品,如黄砂糖来代替白砂糖做实验。2、请同学们观察糖是什么样子的?3、把糖放入水中,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糖一进入水中是什么样?再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 汇报。糖的颗粒在水中不见了,这说明什么?糖变成了什么样子?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师总结:像糖这样放进水中,变成极小极小(肉眼分辨不清)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的现象叫做溶解。4、通过实验证明有些物质能够溶解把食盐、沙、面粉、粉

3、笔头、辣椒粉、味精发给每个小组先看看它们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实验:把这六种物质分别放入6 只盛有同样多水的杯中,看哪些溶解了,哪些没有溶解 ? 学生汇报并记录在书中表格中。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食盐、味精在水里溶解了,而面粉、粉笔、沙子、辣椒粉就没有溶解在水中,水有溶解一些物体的作用,这是水的一个重要的作用。6、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三、运用拓展1、我们知道糖块虽然在水中可以溶解,但是很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糖块在水中尽快溶解?2、学生讨论猜测。3、课后研究验证。板书设计:13 糖到哪里去了砂糖放水中的变化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

4、中溶 解糖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范友慧这节课的目标让学生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首先我创设情境,以一杯不知名水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一杯什么水,我们怎样知道它是一杯什么水呢?” 通过运用一些感观,在尝的基础上知道了它是一杯糖水。再我揭示课题,学生都知道糖是透明的颗粒状的固体, 而杯里并看不到糖, 这时已经引起了它们的思考和猜测 “糖到哪里去了”学生猜测。 让学生验证猜测,小组合作完成以黄砂糖代替白砂糖完成这个实验,看糖到底到哪里去了。 实验证明糖颗粒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提出 “溶解

5、的现象” 这一概念。然后深入探究,知道了糖能在水中溶解以外,还有哪些能溶解呢?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在水中溶解呢?以问题引入,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小组合作实验,培训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证实实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猜测想符合。实验证明,食盐、味精能溶解,粉笔、砂不能溶解。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展视野。水能溶解的物体很多, 这是水的一个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这个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做了很多事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水的溶解” ,认识到水对人们的重要性和科学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 让学生讨论怎样可以加快溶解,课后延伸。糖在水中化了,这是学生已有的认识,

6、 那么,糖是怎样化的?在水中有什么变化?这些是学生很少思考的,也是很难研究的问题。我为学生提供高锰酸钾这种物质,再做“化了”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能请楚的看到“化了”的过程。看清高锰酸钾的“去向” 。这样,溶解的概念很容易建立。然后是应用 “溶解”的概念来判断其它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进而想办法使一块冰糖在水中尽快溶解,都是对知识的应用与拓展。科学课评课稿范友慧这次课内比武,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教案,准备充分,程序清楚,重点突出,突出了科学课的特点,每位教师的课都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让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水泥与沥青一课,肖老师教态亲切,教法娴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环环相扣,整堂课一气呵成,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展示课。溶洞 是一节很复杂的推理课,张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善于设计问题,讲述清楚,如果能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