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2949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3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3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 4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 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 高寒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12题。1. 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特征A . B .C. D .【答案】 D2. 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一定范围、形状 都非常脆弱 具有明确的区际边界 边界具有过渡性A . B .C. D .【答案】 C(2016湘潭模拟)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 成34题。3.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

2、确的是()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 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34.【解析】 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 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 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 充足,但热量不足;

3、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答案】3.D 4.A(2016湖北联考)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 耕地、草场资 源统计图,回答57题。5. 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 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 .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 .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以草地为主,水土流失不严重,但也会有 水土流失现象;荒漠草原区生态环境最脆弱,最易出现生态问题,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草甸草原区过度开垦也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答案】 A6. 有关该地自

4、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 .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解析】 以草原景观为主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河流数量不会很 多,故C项不可信。【答案】 C7.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 .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 植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 进程D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解析】 草原区降水较少,过度开垦易出现荒漠化现象,故从可持 续发展角度看,不宜

5、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种植业。【答案】 B(2016山西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导致图中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气温C.海陆位置 D .光照【解析】 左图所示区域为两河流域,主要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而右图所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导致图中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答案】A9.右上图中钱塘江河口三角洲缺失的原因是()水流速度快 潮水顶托作用明显潮水冲刷作用强烈流域植被覆盖良好A . B .C. D .【解析】 由于杭州湾口大内小,潮水冲刷作用强烈,同时该地位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较少,因此

6、河口三 角洲缺失。该地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势较低,水流速度较慢;潮水顶 托作用易使泥沙沉积。【答案】C(2016德州调研)读“我国三个地带部分指标比重示意图”,完成1011题。10 .图中反映出影响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是()科技水平交通便利程度资源的赋存外商投资多少A . B .C. D .11.下列措施中,对促进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A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B .加大教育投入C.加大政策扶持力度D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1011.【解析】第10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和外商投资多少等方 面。第11题,西部地区可以通过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 短期内大量增加外资。【答案】10.C 11.C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 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 一。读表,完成1213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2.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 .城市化水平越低,

8、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解析】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 0.83,远小于河南的7.74,排除A项。城市化水平低的河南,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为1.07,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 B项;河南的人口对水 资源压力指数为7.74,最高,排除D项。【答案】C13.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青海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相

9、对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 指数为7.74,说明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 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2.56,说明人均耕地少,不适合发展用耕地较多 的产业。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 0.29,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大, 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答案】D二、综合题14. (2016赤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温度介于1525C。年降水量必须达到15002 000毫米。海拔5002 000米。刚果民主共和国是世界著名 kivu咖啡生产地,其东部尤为正宗。近年来,国际咖啡市场形势处于 良好态势,刚果民主共和国计划大规模扩大咖啡

10、生产。大英加水电站 堪称世界最大,可能也是最具争议的大型水能开发计划,总投资800亿美元,由11个水坝和6个水电项目组成。(1) 分析图示区域气候特点的成因。(2) 说明大英加水电站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3) 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盛产优质咖啡的原因是什么?(4) 简述刚果民主共和国大规模扩大咖啡生产将对刚果河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1)图示区域位于赤道两侧,纬度低,海拔较低,终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变率小,降水量大,终年多雨。(2)流域降水丰富,集水面积广,径流量大;地处峡谷,河流落差大,径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3)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咼于15 C,年降水

11、充沛,光、热、水充足;位于盆地和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适宜,地广人稀,有利于扩大种植规模。(4)大规模扩大咖啡生产造成森林、草原等植被减少,保持水土、调 节径流等能力降低,使刚果河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率增大。15. (2016福州质检)读“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单位:mm)分布图”和“乙、丙岛相关地理要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W25*甲 22"18°42"48"&4n(1)读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线分布图,描述该岛雨季降雨量的分布特 点。据图说明乙、丙两岛地理位置的相似性。据图说明乙、丙两岛河流水系的相同特征。【答案】(1)山区多,平原少;东部 仲东部)多,西部少。均位于东半球;均位于低纬度地区,有回归线穿过;均位于大洋的西岸, 大陆的东岸。(3)两岛河流都发源于中东部,大多向西注入海洋;两岛河流众多,水系都发达,且河流短小急促。沁园春雪 <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弓I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