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3209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误差来源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一、误差来源1 .过失误差过失误差也称粗差。这类误差明显的歪曲测定结果, 是由测定过 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造成的。例如,标准溶液超过保存期,浓度或 价态已经发生变化而仍在使用;器皿不清洁;不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或 不准确地按分析方法进行操作;弄错试剂或吸管;试剂加入过量或不 足;操作过程当中试样受到大量损失或污染;仪器出现异常未被发现; 读数、记录及计算错误等,都会产生误差。过失误差无一定的规律可 循,这些误差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消除过失误差的关键,在于分析 人员必须养成专心、认真、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不断提高理论和操 作技术水平。2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

2、差或恒定误差,往往是由不可避免的因素造 成的。在分析测定工作中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方法误差、仪 器误差、人员误差、环境误差、试剂误差等。(1 )方法误差方法误差又称理论误差,是由测定方法本身造成的误差,或是由 于测定所依据的原理本身不完善而导致的误差。 例如,在重量分析中, 由于沉淀的溶解,共沉淀现象,灼烧时沉淀分解或挥发等;在滴定分 析中,反应进行不完全或有副反应,干扰离子的影响,使得滴定终点 与理论等当点不能完全符合,如此等等原因都会引起测定的系统误差。(2)仪器误差仪器误差也称工具误差,是测定所用仪器不完善造成的。分析中 所用的仪器主要指基准仪器(天平、玻璃量具)和测定仪器(如分光

3、 光度计等)。由于天平是分析测定中的最基本的基准仪器,应由计量 部门定期进行检校。市售的玻璃量具(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比色管等),其真 实容量并非全部都与其标称的容量相符,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分析工 作,要根据容许误差范围,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容量检定。分析所用的测定仪器,要按说明书进行调教。在使用过程中应随 时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异常而造成测定误差。(3 )人员误差由于测定人员的分辨力,反应速度的差异和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 称人员误差。这类误差往往因人而异,因而可以采取让不同人员进行 分析,以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的方法予以限制。(4 )环境误差这是由于测定环境所带来的误差。 例如室温、湿度不是所要求的

4、 标准条件,测定时仪器所振动和电磁场、电网电压、电源频率等变化 的影响,室内照明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等。 在实验中如发现环境条件 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应重新进行测定。(5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在以往的分析测定文献中称为“偶然误差”,但“偶然 误差”这一名词经常给人以误会,以为“偶然误差”是偶然产生的误 差。其实,偶然误差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必然产生的,只是各种 误差的出现有着确定的概率罢了,因此建议不要用偶然误差一词,而 用随机误差这个名词。随机误差的定义是:在实际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 定时,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的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误 差。这种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

5、素的共同影响造成的。 在一 次测定中,随机误差的大小及其正负是无法预计的,没有任何规律性。 在多次测定中,随机误差的出现具有统计规律性,即:随机误差有大 有小,时正时负;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的有限个测定值中, 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 定的界限;在测定的次数足够多时,绝对值相近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 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此时正负误差相互抵消,随机误差的绝对值趋向 于零。分析工作者在用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时, 正是运用了这一概率 定律,在排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用增加测定次数的办法,使平均 值成为与真实值较吻合的估计值。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要提高分析结

6、果的准确度,必须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 种误差,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少到最小。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不同的。化学分析法对高含量组分的测 定能获得准确和较满意的结果,相对误差一般在千分之几。而对低含 量组分的测定,化学分析法就达不到这个要求。仪器分析法虽然误差 较大,但是由于灵敏度高,可以测出低含量组分。在选择分析方法时, 一定要根据组分含量及对准确度的要求,在可能条件下选最佳分析方 法。2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如前所述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在一般分析工作中, 测定次数为2 4次。如果没有意外误差发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 准确的分析结果。3 .消除测定

7、中系统误差消除测定中系统误差可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是做空白实验,即在 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试样分析规程在同样操作条件下进行的分析。 所得结果的数值称为空白值。然后从试样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结果。其二是注意仪器校正,具有准确体积的和质量的 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天平砝码,都应进行校正, 以消除仪器不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因为这些测量数据都是参加分析 结果计算的。其三是作对照试验,对照试验就是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在 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将对照试验的测定 结果与标样的已知含量相比,其比值称为校正系数。校正系数二标准试样组分的标准含量/标准试样测定的含量被测试样的组分含量二测得含量x校正系数综上所述,在分析过程中检查有无系统误差存在, 作对照试验是 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对照试验可以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