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34027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对慢性病预防的看法作者: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1701班 王玺琛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人民整体身体素质也在逐步提高。据统计分析,这其中,20世纪的中叶为一个分界点:20世纪中叶以前,急性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20世纪中叶以后,急性病的地位逐渐被慢性病所代替。而具有较大威胁性的慢性病又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为主。慢性病作为人类病症中占比重庞大的一类,是目前阶段危害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本论文从符合慢性病特征的主要疾病、以及慢性病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出发,系统阐述并分析了慢性病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明显及潜在威胁。接着根据各权威部门所颁布统计分析报告,

2、详细分析了慢性病的流行概况,以及社会上慢性病现状。同时通过分析诱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逆向推倒出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预防措施。本论文提出的想法及措施均为建立在查阅大量资料基础上的个人看法,不具有权威性,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慢性病特征、主要特点、预防措施正文:在上世纪时期,我国由于医学水平不足够、技术较为落后,导致人们经常受到急性病的困扰;而本世纪时期,我国的医疗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步提高,目前已达到一定高度,急性病已不再是对人们威胁最为迫切严重的病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身体“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病。慢性病带给我们的威胁,已经到了一个日渐显著、不能忽视的地步。一、符合慢性病特征的主要疾病

3、目前我们通常所指的慢性病主要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种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相关性强,且危害最大,慢性病的发病通常与人们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故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病”。它主要包含七大类疾病:一,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二,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等癌症;三,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五,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六,心理异常和精神病;七,其他器官的各种慢性不可逆性损害。 二、慢性病具有的主要特点 大部分慢性病都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相较而言却十分低下。同时,临床治疗对慢性病而言效果并

4、不理想,预后也不容乐观;慢性病还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这也是导致其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会显著上升。糖尿病患者的致盲率是普通人的25倍;糖尿病致肾衰竭的发生率比普通人肾衰竭高17倍。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我国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者所占比重更是达到了40%之大。此外,慢性病的病程迁延持久,是终生性疾病,一般难以痊愈,需要长期的调理。而且不同患者所患慢性病通常具有差异性。病因病情不确定且十分复杂,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基于这种繁杂多变的患病机制,慢性病的诊

5、断治疗费用较为昂贵,同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需求较高。三、慢性病的现状与预防根据WHO报告,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约有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死于慢性病的人数高达750万。这表明,自21世纪以来,慢性病问题就已经开始对我国人群生命造成不容小觑的危害。而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数据显示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有1.6亿,慢性病患者有2.8亿。同时,根据多年统计数据对比,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和患病的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发展迅速,形势严峻”八字。就现阶段而言,慢性病的患病形式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对于我国人群而言,主

6、观上要控制、预防慢性病的意识十分重要。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控制危险因素”和“难以控制危险因素”。其中难以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疾病家属族史、年龄、性别等。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可控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就可以从发病诱因处有效预防和减缓生活方式病。非传染性慢性病主要的发病诱因大致可分为五种:饮酒、吸烟、缺乏体力运动、不合理膳食以及肥胖超重。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据报告,每天饮酒6次比饮酒3次者会有60%概率超额发病(癌症),即酗酒可以增加慢性病发病的危险性;而在有大量饮酒习惯的人群中,肝癌死亡率可以增加50%的程度;并且这类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吸烟与大量慢性病都有

7、相关性。有人认为通过吸烟可以引发的慢性病数量高达20种。最直接的如心脑血管病,以及肺癌等。据统计,上世纪末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达400万。由于烟民数量呈上升趋势,据预测到2030年时,这个数字将增至1000万。而其中7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人群中吸烟状况十分严重。可以预测在未来,与吸烟相关联的慢性病将影响我国人群中的绝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不合理膳食和肥胖超重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关性。从食物中摄入过多的脂肪,容易导致肥胖超重、体脂率高;过多的脂肪也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肥胖和超重本身也能引起很多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在超重者中,高血

8、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当人处于肥胖的超重状态时,脑中部分激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使人变得慵懒、不愿花费体力进行运动或劳动,从而导致正反馈调节,导致人体膳食越来越不合理、肥胖程度越来越加重。为了及时对慢性病进行防范,以及对潜在的发病可能进行最大程度上的预防,可以从五个主要危险因素着手,对应地预防。无烟瘾者不去接触烟品,有烟瘾者尽量控制吸烟欲及减小吸烟频率;大量饮酒者控制饮酒量至安全界限以下;平时饮食生活方面注意合理膳食,各类营养均衡摄入。当自身体脂率偏高且身体较为肥胖时,要多注意进行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可以对体重、血脂、血压、血栓形成、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抗性、某些内分泌激素等发挥作用,使其产生有利于机体健康的变化,从而减小发病的危险。此外,还应通过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与规范化治疗与干预,控制和稳定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孔雪婷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Report3中国慢性病报告4美国全国生命统计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