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4219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内文言文(一)岳阳楼记范仲淹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2、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 ( 品尝 )B或 异二者之为 (或许 )C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D微 斯人,吾谁与归 ( 没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薄暮冥冥薄: _(2)春和景明景: _(3)宠辱偕忘偕: _(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_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答: _(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答: _4选文中 “古仁人之心 ”指 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 ”与_形成了对比。5 “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_(二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 (随着)B负势竞上 (凭依)C窥谷忘反 (通“返 ”,返回 )D在昼犹昏 (夜晚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答: _3本文先勾勒

4、出富春江沿岸“, _ ”(用原文回答 )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_ 的人生态度。(三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5、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忠之属 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弗敢加 也 /万钟于我何加 焉C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D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又何间 焉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小大之 狱 /公将鼓之C必以信 /小信未孚D肉食者谋 之

6、/未能远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何 以战/又何间焉B一鼓作气,再 而衰 /主人日再 食C战则请从 /择其善者而从 之D曹刿请 见 /战则请从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答: _(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 _(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 _4文章描述的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之时”,第二次是在“ _ ”之时。 ( 用原文语句填空 )6曹刿说的 “忠之属也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文中表现了曹刿积极参与的精神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7就曹

7、刿和鲁庄公的对话, 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答: _(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8、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予观夫巴陵胜状C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D燕、赵、韩、魏闻之 /大兄

9、何见事之晚乎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 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果是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朝政,“战胜于朝廷 ”。B本文希望执政者拥有 “察纳雅言 ”的行政风格, “兼听则明 ”的行事态度。C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 虚实结合,虚写邹忌之 “蔽 ”,实写 “王之蔽甚 ”。D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这种三层排比的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_的”事实 (用原文语句回答 );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 _用(自己的话概括 )

10、。_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B以其境

11、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C不可久居 /潭中鱼可百许头D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C乃记之而去 /屠乃奔倚其下D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答: _(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答:_(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答:_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 _是”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是点。 远近交错。如写潭 “闻水声 ”是远, “下见小潭 ”是近。 动静结合。如写鱼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是静,“是”动。 (用原文语句填空 )5文中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点明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句子是 “;点明小”石潭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 _。(”用原文语句填空 )6文中用 “ _写”溪流的形状,用 “ _写”溪水的情态,用“写岸”势。 (用原文语句填空 )7结合全文内容, 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答:_8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到小石潭四周环境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答: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