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255063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成吉思汗瞭望山位于西乌珠穆沁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西南20公里处,以成吉思汗的美丽传说命名。该旅游区占地一百平方公里,属于草原中最典型的草甸草原。自古以来,西乌旗以盛产白骏马而闻名。据老人们讲,成吉思汗最宠爱的两匹坐骑,便是西乌旗白马中的精英。这两匹马自幼受到严格训练,因而异常骁勇,奔跑起来风驰电掣,被成吉思汗视为贴身宝贝。相传当年,成吉思汗南下征金,来到西乌旗,大概是这里的草原太迷人了,两匹白马突然不知去向。成吉思汗心急如焚,他四处寻找,但毫无结果,失望之余,他登上这座山峰。他惊讶地看到,那两个调皮的家伙正在一百公里以

2、外的额吉淖尔边悠闲地吃着草。失而复得的喜悦使成吉思汗更加珍爱这两匹白马,并下圣旨赐名这座山为“斯日古楞日阿图山”,汉名又叫慧眼山,从此乌珠穆沁草原便有了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圣山瞭望山。也许大家会疑惑,成吉思汗终究是草原上的一代雄主,何以为丢失两匹马而心急如焚呢?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次出征时,与军首并行的是一匹由人牵着的象征战神的白马。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马已经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成了一种圣物,一种包含能激励人生的内容丰富的精神形象,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牧人们在马上出生,马上成长,也在马上死亡,可以说,马是蒙古人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大陆,驰骋蒙古高原,南下中原大地

3、,都带着自己的精锐骑兵。据传,成吉思汗的坐骑大多是蒙古马。蒙古马是世界上较著名的一种马,因长期在蒙古高原繁衍生息而得名。蒙古马体质结实,头比较粗重,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性情温顺,反应敏捷。这种马体形不大,但四肢有力,骨骼坚实,耐力极强,犹擅长途奔驰。经过调养之后,听人指挥,不惊不炸,在战场上更是临阵不惧,勇猛无比,是理想的战马。对于蒙古人来说,马背是他们生命的摇篮,马镫是他们人生的起点。他们这样歌唱马背生活:马背上有朋友深情的问候,马背上有岁月湮没的春秋,马背上有一条迷人的风景线,马背上有牧人高昂的头    草原上关于马的传说不计其数,马头琴的传说便是

4、其中最为凄美的一个:    相传很久以前,在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爱的小马,浑身雪白,皮毛像缎子般光亮,体态优雅而健美,轻轻嘶鸣起来,清脆悦耳的声音便传向绿色朦胧的远方。光阴似箭,小马在苏和的挚爱中长成一匹膘肥体壮、充满灵气的大白马。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冠军后被王爷看中并据为己有,但白马日夜思念着旧主人。有一天,王爷骑着白马正在左右面前炫耀,不料被白马猛然摔下。白马挣脱了缰绳奔逃,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当它用尽最后力气跑到主人身边时,终因毒液的浸入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失去了心爱的白马,痛不欲生,他日夜守护在白马尸体旁不忍离去。这天,

5、当太阳又一次升起的时候,伤心过度的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境中苏和与白马重逢了。白马一边向他欢快地跑来,一边不住地嘶鸣,苏和幸福地迎了上去,就在这时他醒了。举目眺望,四野茫茫,苍穹笼罩下的原野上,马群腾越如旷野疾风,羊群悠悠像天边白云。一切都呈现着以往的祥和与安宁,但就是不见心爱的白马,只有它熟悉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苏和突然醒悟过来,他要捕捉住这最后的嘶鸣,让白马的英魂留在身边。于是,他用白马的全身各部位做出了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并按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的顶端。这把琴,演奏起来和梦中的声音一模一样。琴声时而深沉哀怨,诉说着草原人的苦难;时而优美悦耳,倾诉着草原人对家园的热爱和美

6、好生活的向往。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蒙古民族的心声。鹰猎是蒙古人最古老、应用范围最广的狩猎方式。据载,成吉思汗的远祖孛端察儿由于受兄长排挤,负气离家出走。有一次,他看见一只鹰正在吞食一只野鸟,就捕住了那只鹰,驯养起来,准备用它去捕获小猎物。他故意不给鹰喂食,等它饿极了再放出去,捕捉野鸭和野鹅,而饿鹰捕获来的猎物,足够其主人维持生计了。忽必烈也饲养过许多兀鹰,它们身体硕大,极为凶猛。人们可能很难想象,这些鹰竟然是被训练用来捕狼的。只要让它们发现,不论多大的狼,都逃不过其锋利的爪子。 每年六月份左右,草原就成了花的王国,而瞭望山周围更是极尽奢华。说来也够神奇的,这里的花每隔半个月就会换一茬儿,所以即便

7、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来到这儿,都会感觉草地就像川剧独具的特技一样,擅长“变脸”。风吹碧浪,花舞平原,不是仙境胜似仙境。花是大地的微笑,草原也因有了花香才更迷人。请看那草地深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芍药花,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向着蓝天白云怒放,真是一道靓丽的绝妙风景!    芍药花别名“将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高可达一米左右,花大而美,香气扑鼻,花色以白为主,还有粉、红、紫等颜色。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和西伯利亚,喜偏凉气候,为中国传统名花,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如果牡丹算是花中之王的话,那么芍药便是公认的花中宰相,可谓是一花之下,万花之上。芍药不仅花容

8、娇好,它的肉质块根还是重要的中药材,尤其是白芍药,更为名贵,有镇痛、解热之功效。野生的芍药根为赤芍,虽然味道有些苦,却有凉血、散淤的功能。另外,芍药花也可食用,可与荤素搭配来熬粥做汤,还可以泡茶喝,色香味俱全。    来到草原,目的就是避开城市的喧嚣,给心情换个环境,那么就让我们把草原当作自己的快乐之乡吧!据说美国人最会享乐,他们的信条是“大多数人如果下定决心去寻找快乐,就一定能快乐”。有一个哲学家还说过,生活得最美好的人,不一定是寿命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请大家静下心来感受草原吧,也许离开的时候您的心里能装满快乐!   

9、请注意听,宁静辽远的草地上,不时传来阵阵鸟儿欢快的叫声,那是百灵鸟在歌唱,它使人们在大草原上也能找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百灵鸟是草原的使者,虽然它的毛色并不华丽,但歌声却特别悦耳,是鸣禽中的佼佼者。蒙古人把它视为吉祥、智慧和幸福的象征。1983年5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百灵鸟被确定为区鸟。“马头琴拉起的时候,百灵鸟唱起歌来”,没了百灵鸟,大草原也会寂寞。朋友们,我相信你们会牢记成吉思汗瞭望山带给大家的欢乐的。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乌海西线景区景点,包括黄河胡杨岛、李华中滩以及烽火台、马堡店遗址、一线天景区等。现在我们行驶在110国道上,110国道是北京到银川这一段。在我们乌海又

10、把这条路称为“世纪大道”,因为这是一条唯一连接南北立交桥的大道。国道的西边是我们刚开发的一个新区滨河区。那么将来的乌海市是由四个区组成了。而且滨河区的建成,将海勃湾区和乌达区连到了一起。我们现在走的路也正是通往乌达区的路上了。黄河流经乌海105公里,这一区段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国的旖旎,其间散落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夹心滩,犹如黄河锦带上点缀着的粒粒翡翠。岛滩上绿草如茵,树木参天,自然风景十分秀丽,是乌海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根据这一状况,多年来,乌海市兴办旅游业坚持以开发黄河为中心的方针,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初具规模。黄河滩岛的主要景区,总面积7000多亩,四面环水,现已部分

11、开发,栽植了大量的花树、果树以及风景树,每当春夏时节,繁花似锦,整个岛屿仿佛变成了花的海洋。胡杨岛旅游区朋友们,我们现在沿黄河边走的“三道坎”河段地形复杂,呈现出与其它地段迥然不同的风貌。此处上游贺兰山与桌子山两山对峙,黄河水流湍急,最大的那座岛上遍生胡杨树,故名胡杨岛。这里又叫七仙女岛景区,因为胡杨岛旅游区由7个状如北斗七星的小岛组成,恍如仙境。各岛总面积约1500亩,四面环水,树木葱茏、花草丛生,风景宜人,尤以滩岛上高大茂密的胡杨树声名远播。自古以来,人们就尊胡杨为神树,民间流传着好多与胡杨有关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岛上有胡杨庙遗址。七个岛的景色不尽相同:蛇岛覆盖着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野草

12、茫茫。情人岛绿草如茵、野花争艳。柳岛柳叶青翠、树影婆娑,而鸟岛则是芦苇丛丛、莺歌燕舞。当沙枣花喷香、沙棘花斗艳、胡杨花飘雪、竹棘花荡漾的季节,胡杨岛更有着独特的、原始的、自然的、无尽的美。岛上植被很丰富,有一百多种植物,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四合木、沙冬青、半月花也生长在岛上。自从1991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胡杨岛开发成旅游区以来,在历届领导对胡杨岛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孙总经理夫妇、子女等开发者们的艰苦奋斗下,已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岛成为了以黄河岛屿、原始生态为独有特色的旅游区。胡杨岛是绿色的宝库、是黄河金腰带上的七颗绿宝石。胡杨,别名异叶杨、梧桐,是世界珍奇树种之一,列为国家二类二级保护植物。胡杨上中

13、下各部分树叶各异,有杨、柳、榆、枫、杏、桃多种叶型,给人以妙趣天成之感。人们这样形容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它被称为“活着的植物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保存和观赏价值。关于胡杨岛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河东居住着汉人,河西居住着胡人,他们隔河相望,往来稀少。一天,河东一位美丽的汉族姑娘在河边洗衣,遇到了骑马涉猎的胡人小伙子。小伙子英俊威武,纵马河边饮水。姑娘洗衣出神,不小心陷到河边淤泥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小伙子见此情景,涉水相救。俩人从此相识相知,互生爱慕。俩人经常约在河边见面,情意绵绵,互诉衷肠,表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

14、为连理枝”。但当时的习俗异族不能通婚。两人的爱情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两位情人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虽仅一水之隔,却不能相见。最后俩人相约逃到河边一处水草茂盛的地方隐藏起来。当地有一个维护旧习俗的神婆,她便施法术用河水把俩人藏身的地方和陆地分开。俩人在岛上无衣无食,最后饿死在岛上。正好观音菩萨路过此地,被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用杨柳枝蘸净瓶水洒向二人,俩人的尸体顿时化作两棵参天大树,连理交织,那就是岛上最引人注目的连体胡杨树。 胡杨树因为是一男一女变成,所以雌雄异株。树身上的树疤酷似人的眼睛,那就是胡杨眼,胡杨眼中流出的汁液长年不干,那就是胡杨泪。树根相互缠绕,树枝相互交接,犹如情人相拥相携的

15、手臂。这就是胡杨树奇异动人之处。在船上胡杨岛属于河心岛,由7个岛组成。主岛是2号岛,隔河望去,胡杨岛度假村掩映在碧绿的树丛和厚实得像墙一样的芦苇荡中,茅草搭就的寨门显现着岁月平实的痕迹,寨门两侧造型古朴的木头风车在微风的吹拂下,徐徐转动,鸡鸣犬吠隐隐可闻。嗅着河边清新的空气,令人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田园风光,恍如世外桃源就在眼前。登上岛,进入度假村岛上地势平坦,植被丰茂,曲径通幽。微风起处,树影婆娑。只闻河水哗哗流淌,不见人声鼎沸。在岛上有许多自然天成的景色,像“鬼林”就是,人云亦云,有些像回音壁,胆小的人白天也不敢进。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叫“洋人招手”,据说是1275年马可波罗从此处乘羊皮

16、筏过河进入西夏。筏子在靠近岛的时候漏了气,马可波罗被困在岛上,因为他招手向岸上的人求救,因此岛上那处景点也就叫洋人招手了。岛上没有马可波罗的遗物,只剩一个传说了。不过到此的人都要在此招一招手,岛上的人说,这样可以祈得贵人相助。砖铺的小路,蜿蜒曲折,像一条蝮蛇在草丛绕来绕去。那些红的、黄的、蓝的、白的花草们迎前闪后,蹦呀跳呀,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个性,全然忘记了暴风雨的日子和啮()齿类的出没。度假村是个原始的部落,它的每一所别墅,都是乡下三角形瓜棚的翻版。只是空中横了几根电线,微风中弹唱着昨夜星辰。简单的铺板,落地的音响,给度假村增添了原始中的现代,荒凉中的文明。胡杨林是岛的主人。据说成吉思汗远征

17、路经这个荒岛,马蹄粘来胡杨树种子,长成了胡杨林,从此有了胡杨岛这个名称。历史已随涛声远去,蹄声却永远留在森森绿丛中,呼风唤雨,呼唤后人勇敢地踏上征程。都说胡杨树是世界上的保护树种,这不仅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吧,它那奇特的装饰,原本就足以使人惊叹。瞧,那低处的枝,托起扁长扁长的叶,像船,做着远征的梦;高处的枝,张开圆厚圆厚的杨叶,像帆,等待着风。自然界的现象真怪,柳树婀娜多姿的温柔,杨树勇往向上的风采,胡杨树都具备了看来,鱼和熊掌,二者也可以得兼啊。在黄河沿岸实际上很少可以看到这样郁郁葱葱的碧绿景色。胡杨在植物界号称是“活化石”。在广袤的沙漠里唯一能显现岁月峥嵘的就是那傲然挺立了不知多少年的胡杨树了

18、,或成林、或孤木独立。胡杨树哪怕只有一棵,在沙漠里也必定是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即便死了,也是傲然挺立、不屈不挠。胡杨,耐高温、抗严寒,可在零上45度、零下40度的环境存活,是典型的耐旱植物。岛上的胡杨论面积比不过额济纳旗上万亩的胡杨林那么壮观,但岛上被誉为“神树”的胡杨树是本岛所独有的。这棵神树在岛的中部,树龄在千年以上,说是一棵,其实不准确,它实际上是由两棵互相依偎、枝蔓交错的胡杨树长成。关于这样的树,当然是少不了美丽的爱情传说的。但神树的神奇并不在此。你顺着树干往上看,你就会发现它树身上还长着柳叶、杨叶之外的桉叶、桐叶等十几种各不相同的叶子。有些叶子你根本叫不出名字,而且这些树枝根本就不属

19、于同一科,能在一棵树上生长发芽,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说是自然生成,有人说是南来北往的鸟儿衔落下的树种。答案是不得而知的。谁也无法解释鸟儿为什么不远千里衔着南方的树种到北方来?而各个树种为什么会合成一个和谐共生的“神树联合国”?也许树们、枝们仅仅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爱情?哈哈还传说成吉思汗转战此地,一次乘战船向石嘴山西进,不料狂风大作,阴云蔽日,战船失去控制,情况十分危急。当船漂到胡杨岛,忽然一道红光,两声巨响之后,两颗参天胡杨树倒入河中,成吉思汗上岸得救。他为了感谢胡杨树的救驾之恩,在岛上停留数日,焚香拜祭,并让士兵把胡杨树种一路播撒向亚欧各地。如今两棵救驾的胡杨树倒下的地方崖壁陡峭,断根犹存。

20、岛上人立碑“救驾崖”以示纪念。我们到那边去看看。 到景区中心自由活动后,回到船上胡杨岛的2号岛和3号岛原来隔水相望,如今有坝相连。3号岛上野生的花草俯拾即是,有甘草、竹棘、沙棘、枸杞、红柳、沙枣树等,据说是成吉思汗的战马蹄掌中夹杂的种子带到这里的。其它的岛也各有特色。4号岛黄花漫野;5号岛植物稀少,又称“烧烤岛”,据说是菩萨为了惩罚神婆,把她一个人放到岛上体验骄阳似火、人被烧烤的滋味。1号岛上有蛇,又称“蛇岛”,据说也是菩萨怕神婆逃回去,放了蛇看守她的。朋友们,以度假村为核心的胡杨岛旅游区全体员工满怀热忱地期待着您的再度光临。李华中滩景区李华中滩是黄河中一个滩岛,岛上树木成林,花草茂密,绿树环

21、抱,苇草连片,一派绿洲风貌,自然风景奇佳。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风景游乐区即将在此变为现实。李华中滩到了。相传这个滩岛是由一个叫李华的人发现并在这黄河河心岛上居住过,所以就将之命名为李华中滩了。中滩长约5华里,宽约3华里,占地约3000余亩。在李华中滩、胡杨岛等黄河夹心滩岛及黄河沿岸的部分河滩上分布着天然河岸林,树种有沙枣、胡杨、河柳、黄白茨灌丛等,是踏青、避暑、旅游的好去处。我们坐船到岛上去看看。在河边的这些是柳树,它们被黄河母亲长年滋润着,所以长得这么繁茂。乌海是个重工业城市,不乏钢筋水泥丛林,但是你们看看柳树的枝叶是翠绿翠绿的,是它们造就了乌海市最鲜绿的地方。我们往西南方向走

22、。这里大面积的是沙枣树,长得高大威猛的是榆树,低矮的那些是沙柳,其间红色的那些是红柳,他们交相呼应,相映成趣。大家抬头看大树的顶端那些一坨一坨的是鸟巢,里面住着麻雀、布谷和云雀等,现在它们正在午休呢。那边长长枝条的植物是什么啊?对了,是芦苇,我们最好不要靠近打扰他们,因为芦苇是蚊子的别墅,如果你不想成为蚊子的午餐对象就离它们远一点。芦苇中间还夹杂着狗尾草、猪毛菜、曼陀罗、马莲等植物。这让我想起了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曼陀罗山庄了,大家看像不像。大家自由活动一下,一会我们回到对岸,继续我们的行程。烽火台景点    在内蒙古与宁夏的交界处的黄河东岸有一座烽火台,我们再到那里

23、去看看。说起烽火台,大家都能想到周幽王时“褒姒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    三千多年前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以博王妃褒姒一笑。据传,当年褒姒虽深得周幽王宠幸,却终日严霜锁面,入宫后从不曾启齿一笑。周幽王觉得自己贵为君王,想点法子让王妃开心应是能做到的,最后竟想出了“举烽火,戏诸侯”的歪点子。于是,便与褒姒并驾到骊山,设宴骊宫,传令举烽火。一时火光冲天,狼烟四起,诸侯恐京都有变,慌忙调兵遣将,马不及鞍,人不及甲,连夜赶到骊山,所见所闻惟有楼阁笙歌,幽王与褒姒正在浅斟低酌,并不见半点敌情。众诸侯登山问询,才知乃是玩笑一场,只好忍气吞声,各自偃旗息鼓归去。褒姒先看见烽火

24、忽起,又见旌旗猎猎,马蹄声声,后听幽王解释,才知真相,不禁哑然失笑。幽王见状,深为举烽火戏诸侯的点子奏效而得意。次年西戎进犯,京都失守,幽王与褒姒逃到骊山,再令举烽,狼烟直冲九霄,救兵就是不到,最后幽王丧生于骊山,褒姒也成了戎兵的战利品,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其教训之深,为历代帝王所警醒;即使是今人,亦不难从中感悟到诚信待人乃立身之本、立业之本。    关于乌海的烽火台也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年,河西的将军给烽火台派来一个年轻的哨长张铁柱。小伙子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平日里经常背着草药到附近牧民家里去给牛羊看病。烽火台附近的蒙古包里,住着一个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叫其其格,

25、了解了张铁柱后,其其格爱上了这个小伙子,小伙子也爱上了大方聪明的其其格。后来张铁柱就提着一袋盐作为聘礼到其其格家提婚了。有一天,躲在荒漠深处的王公残兵到这里来抢夺粮食和兵器。其其格发现后快马加鞭去告诉了张铁柱,他迅速点起烽火,对岸的官兵立刻集合部队。王公残兵看到后吓得仓皇而逃。又有一天,河西贺兰山里的强盗看中了其其格,张铁柱看透了他们的野心,立刻点起了烽火,强盗们知道后也只能灰溜溜地散去了。其其格的父母看出张铁柱是个好人,真心爱其其格,于是在秋季给他们举行了鄂尔多斯婚礼。烽火台到了。大家看这里,在烽火台底部,应该有一个灶口,在此点燃柴草和狼粪,就会在台顶形成烽火。据说用狼粪烧烟,具有孤烟直上云

26、霄,风吹不斜的特点,因此,烽火台在通讯落后的古代成了有效的边防警报设置。通常是座座山峰都筑台,若边境有急,只要一个烽火台燃烟,其它烽火台就连锁举火,警报可以快速传递到远方。    登上烽火台顶端,极目远眺,前是黄河九曲十八弯,后是峻秀挺拔的起伏山峦,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阵阵入怀。回想三千多年前的周幽王烽火戏弄诸侯,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马堡店遗址景区    下一站我们要“进村”参观了。马堡店是乌兰乡的一个自然村庄,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黄河岸边。过去这里是宁夏通往河套平原的必经之路。故有人在此开店,传说是一个姓马的人开的,所以叫马堡店。&

27、nbsp;   大家跟我来看这个1米多高的台子,大约有五六百平方米,这里人叫它店台,从这个台子的大小,你可以想象到当年这里的规模和热闹景象。台子的周围有许多植物,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它是中药里说的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补脾润肺的功效。据说当年往来的客人有许多是做甘草生意的,在这里留下了种子。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台子的东面那座山是岗德尔山,黄河绕它而行。再看东南面有三个土堆状的东西,那便是敖包,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堆建

28、的。大家听过“敖包相会”这首歌吗?“敖包”是蒙古语的译音词,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顺时针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活动的阶段。

29、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举行的。西北是乌兰布和沙漠,滚滚黄沙连绵起伏。映衬着村子里的炊烟,你便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的诗意情怀了。大漠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一种男性滋补药材锁阳。每年春天,在大漠中偶尔会发现这种红色的、绒绒的球状植物,根部很长延伸到地下,令人称奇。马堡店只有十几户人家,却由蒙、汉、回三个民族组成,他们在这里和睦相处,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大家有没有兴趣去做客呢?一线天景区在海南区西北方向的甘德尔山上,有一个美丽的

30、峡谷,仿佛是用刀将大山劈为了两半。穿过石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峡谷小道。峡谷全长650米,底部宽23米,顶部宽56米,两侧的石壁有100多米高。走进谷中仰望天空,天空被拘束成了一条线,所以这里被称为一线天。    1994年,中国地质学家曾会聚这里,专门考证一线天的形成原因,专家们一致认为一线天是因为地震导致山体断裂和错位形成的。“一线天”两边奇峰耸立,尤如刀斧劈削一般,最窄处不过一两米左右。进谷百余米,有一巨石正巧夹于两壁之间,凌空盘踞,使人顿觉奇异,更给整个峡谷增添了一份神秘。    当地一位老牧民说:“一线天的产生有不少传说,有人

31、说这是二郎神的外甥劈山救母时留下的,也有人说这是何仙姑为方便上山采药开出的道路。”    “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援”用来形容它的高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用来形容它的秀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来形容它的险要。用李白的诗句形容它的高、奇、险是再恰当不过了。“一线天”名不虚传!我们通过石门进去瞧瞧。 各位游客朋友,奈曼旗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要数奈曼王府了。奈曼旗王府博物馆辟建于1985年,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该博物馆的主要载体是内蒙古自治区现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清代王府。此王府为清代奈曼旗的最高统治机关,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奈曼旗

32、为内札萨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之一。奈曼部为一旗,从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起。奈曼旗历经十二世十六任王爷,现存的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龙快婿、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萨克郡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所建,距今140余年,为一方形院落,占地面积22000多平方米,现王府唯一幸存的主体建筑有回廊、四合院和佛堂、串堂门,占地面积9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使用青砖、青瓦,前有檐柱,内有贴金柱,滴水瓦当,丹青彩绘,雕梁画栋,博物馆馆址就坐落在这座清静幽雅的王府院内。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800多件,有固定展厅九个,临时展出面积60平方米,每年举办三次大型展览。特别是1995年建立的“奈曼旗革命

33、烈士纪念馆”和1998年举办的”奈曼旗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展”、“奈曼旗老干部历史功绩展”,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每逢清明节、7月1日、10月1日等重大节日都有学生、机关、团体来此参观,还有很多重要仪式如入党、入团仪式也在馆里举行。该馆1998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由旗级文明单位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地县级十佳博物馆。多年以来,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积极利用王府这所全区现存最完整蒙古王公馆邸和被列为全国建国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等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各种活动,为全旗改革开放、为两个文明建设、为青少年教育做出了贡献。旗政

34、府所在地大沁他拉是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镇,每年要有3万多人次,许多都是有组织的团体、学校,也有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韩国和亚太地区的客人前来参观,国内客人则遍及全国各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曾两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馆,称誉它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并热情地题写了馆名。 至王府前大家请看,奈曼王府的全部建筑规模较大,有房屋190余间,为一方形大院。四周为夯土板筑梯形围墙,底宽2米,顶宽1米,高4米,四角建有角楼,大院显得非常威严。奈曼王府的建筑,完美地展示出了清代北方草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是中华建筑的瑰宝。1982年,奈曼旗文物部门对王府大门、便门进行了重修,新建2

35、00余米王府围墙和一角楼,大门左右一对高大石狮子,衬托出王府的宏伟和壮观。院内双重建筑格局,院内有院,从总体看,为一封闭式台榭回廊左右对称的四合院。分解来看,前后为三层套院,中间有一封闭式四合院,外边院墙高大又形成了一个大四合院。王府东侧为王府卫队驻地,王府西北设置了王府办事机构档事房,中心四合院是天井回廊式建筑,墙体建筑全部使用白灰浆适量加入糯米浆制成。这座王府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了油漆彩画。一是为了装饰华丽及表示有关封建等级,二是为了建筑木材防腐防潮。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在木结构上刷丹粉的记载,秦汉逐渐采用了“绫锦”编织物的纹样,南北朝时期更进一步吸收了佛教艺术的新图案。这座王府内的彩画则分

36、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及苏式彩画,而且还适当采用了民族特点彩画。王府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是王府正殿,面阔五间,东一间是郡王和福晋卧室,室内陈设华丽,各式家俱多用楠木制成,不施彩绘,保持本色。棱窗、隔扇都有万字、蝙蝠、花草等深浮雕纹饰,做工玲珑纤巧,图案浮凸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正厅是召见王府亲信官员议事之处,每日由拜生达(王府总管官员)向王爷汇禀情况。西一间为郡王书房。?  东西配殿各三间,一色的大屋脊青砖瓦房,兽头瓦当。叶脉纹滴水,檐下均为丹青彩绘。 至东配殿东配殿两翼彩画为山水花草,中间绘的是红楼梦中的探春、林黛玉、王熙凤、妙玉等。东配殿在第十三任郡王玛什巴图尔执政

37、时,为东侧福晋住室。当十四任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执政时,因侧福晋暂住京城,所以此殿便改为王府官员秘密议事之所。至西配殿西配殿门上侧画有山水、青竹、菊花,中间绘张衡、屈原、孔子、李时珍四大杰出人物。这里为西侧福晋住处。当第十四任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于民国十五年十月暴病死于波日和硕庙时,东西侧福晋听到噩讯后,二人悲痛欲绝,便在此殿饮用大量毒品,双双服毒,一位侧福晋刘氏当即身亡。王府二道串堂门,前廊后厦,大红明柱,丹青彩绘,雕梁画栋,龙头燕尾,木雕花墩,走过串堂门正面是富丽堂皇的两扇朱红大门,门镶金钉,轧铁角,门悬两珠(亦称垂珠门),珠子上方木雕四季花卉,中间木雕蝙蝠,口衔金钱,象征“福在眼前”。门上亮子绘“福、禄、寿”三星。内四合院右侧20米处,大屋脊青砖瓦房矗立于半米高的台阶上,磨砖对缝,建筑细腻精巧,是王府佛堂。室内正中供奉高大的释迦牟尼贴金佛像,两侧有绿度母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每逢祭日,郡王、福晋及眷属皆来佛堂祭祀。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