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5935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3.1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习目标定位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实验等间接的方法验证规律的正确性。2.能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 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新知导学新即援宪点点落实一、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判断1. 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两支试管内都有 冒出, 但放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 速率较快加热前加热至沸腾后镁与冷水,与热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镁、铝都能置换出中的氢,但更容易,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 比拟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

2、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Mg(OH>AI(OH)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碱性强弱中强碱3. 由上述实验可知:(1) 钠、镁、铝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时,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2) 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钠、镁、铝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广归纳总结】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活学活用1 能证明Al的金属性比Mg弱的实验事实是()A. Al的导电性比Mg强B. Al的原子半径比Mg小C. A

3、l(OH) 3能溶于NaOH溶液,而 Mg(OH?那么不能D. Mg(OH>的溶解度比 AI(OH)3的溶解度略大2. 以下表达中能判断 A金属比B金属失电子能力强的是()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 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 H多D.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 ",而B不能3 .对Na、Mg Al的有关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碱性:NaOH<Mg(OH<AI(OH) 3B. 阳离子氧化性: Na*>M(2+>Al3+C. 单质的复原

4、性:Na<Mg<AID. 离子半径: Na>Md* >Al3+二、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判断根据下表中的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 丿元素SiPSCl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及酸性弱酸中强酸HSQ强酸酸性比HSO强单质与H2反响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H2能反响加热光照或点燃氢化物的稳定性不稳定受热分解受热分解稳定1硅、磷、硫、氯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条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 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硅、磷、硫、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L归纳总结、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在同一周期中,各元

5、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但从左至右核电荷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活学活用4.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 X、Y、Z三种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XO>HYQ>HZO,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离子半径:X>Y>ZB. 单质的氧化性:X>Y>Z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D. 阴离子的复原性:X>Y>Z HCIO酸性比H2SQ强CI2能与H2S反响生6个电子5以下不能说明氯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强的事实是HCI比H2S稳定 HC

6、IQ氧化性比 HSQ强成SCI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 CI2与Fe反响生成FeCb, S与Fe反响生成FeSA. B .C .D .9学习小结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工程同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加到7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 1+ 7,负价一4 1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与得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单质的氧化性、复原性复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减弱,酸性增强非金属的氢化物生成由难到易,稳定性由弱到强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达标检测当堂容测孔固反响1 以下能说明非金属性 S强于

7、P的是A. S的颜色比F4的颜色深B. P4能在常温下自燃,而 S不能C. 酸性:fS<HPQD. 酸性:HSQ>HPQ2 .以下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是A. 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响B. 1 mol金属单质在反响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3 .以下关于第3周期元素的相关内容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Na Mg 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 第3周期四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D. Na Mg Al的

8、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4. X、Y为同一周期的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大于 Y的原子半径,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X、Y均为金属元素,那么 X的金属性强于 YB. 假设X、Y均为金属元素,贝U 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 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C. 假设X、Y均为非金属元素,那么 Y的气态氢化物比 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假设X、Y均为非金属元素,那么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5. 以下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选项是A. Na Mg Al复原性依次增强B. HCI、PH、HS稳定性依次减弱C. AIOH3、MgOH卜NaOH碱性依次减弱D. S2-、Cl、K+> Ca2+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6

9、.请根据周期表中第 3周期元素相关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填字母。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d .单质的熔点降彳氐(2)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填元素符号 );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 填离子符号 )。(3) 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填化学式 )。(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填化学式,下同 ) ,酸性最强的是,显两性的是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烧碱溶液分别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为 、7. A B

10、、C、D为同一短周期的4种元素,A为该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的氧化物既可 溶于强酸溶液又可溶于强碱溶液。 C、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 C点燃时与氧气反 应生成的氧化物可与 C的气态氢化物反响得到 C的单质,D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1) 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A、B、C、D。(2) C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族。(3) 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大小 (用化学式表示),C、D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精析新知导学一、1 .不反响 反响缓慢,溶液变为浅红色不反响 反响 Mg+ 2H2O=2=Mg(OH?J + Hd 无色气泡 镁条 酸 镁

11、 Mg+ 2HCI=MgC2+ H2 f, 2AI + 6HCI=2AICb + 3H42. 变红 浅红 不显红色 强碱 两性3. (1)Na>Mg>AI (2)NaOH>Mg(OH)2>AI(OH) 3 (3)Na>Mg>AI归纳总结相同 增多 减小 增大活学活用1 . C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的导电性、 溶解度与元素的金属性强 弱无关;原子半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2. D A 项,只指出 A、B 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确定两元素原子核电 荷数及其原子半径的大小,不能确定 A、B 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12、 B 项,电子层数少的原子不一 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弱; C 项,原子失电子的多少不能说明原子失电子能力的 强弱,如1 mol Al比1 mol Na 与足量稀 HCI反响时生成的 H2多,但 AI不如Na活泼;D 项,说明A比B失电子能力强。3. D Na、Mg、AI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复原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由于离子半径:NsT>Mg+ >AI3+,故氧化性:Na* <M(2+<AI3+O SiO2 P2O5 SO3 CI2O7 H2SiO3 H3PO4 HCIO4(1)CI>S>P>Si(2)HCIO

13、4>H2SO4>H3PO4>H2SiO3(3) CI>S>P>Si归纳总结相同 增多 减小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精析活学活用4. B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出同周期元素X、Y、Z 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Z、Y、X,也可以根据最高化合价(分别为+ 7、+ 6、+ 5)进行判断, 进而再运用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及其单质的各项性质。 5. A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高,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可以说明;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不能说明,可以说明;CI2能置换出HS中的S,可以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说明元素非

14、金属性的强弱,不可以说明;Fe与Cl2、S分别反响生成FeCb、FeS,说明非金属性 CI>S,可以说明。只有不能说明氯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强的事实。达标检测1 . D 物理性质不能作为非金属性强弱的比拟依据;P4的自燃是其着火点低的缘故,与非金属性无关;H2S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作为比拟的依据。2 . B 活泼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越活泼越容易置换出氢。3. C Na、Mg 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1、2、3,其原子的复原性依次减弱,但离子 的氧化性依次增强;P、S、CI的最高正价分别为+ 5、

15、+ 6、+ 7,依次升高,由于 P、S、CI 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其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也依次增强;除稀有气体外,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因此这一周期四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因Na、MgAl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那么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应依次减弱。4. B X、丫为同一周期元素,X原子半径大于 Y的原子半径,那么X的原子序数小于 Y的原子 序数,即Y在X的右边。依据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知,假设X、Y均为金属元素,从 X到Y,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原子的复原性逐渐减弱,其形成的阳离子氧化性增强,A项正确,B项错误;假设X Y均为非金属元素,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6、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也逐渐增强,C D项均正确。5. D Na、Mg Al复原性依次减弱,A项错误;HCI、H2S、PH稳定性依次减弱,B项错误; AI(OH) 3、Mg(OH>、NaOH碱性依次增强,C项错误; 旷、Cl、K+>+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原子序数递增离子半径逐渐减小,D项正确。6 b(2)Na Na+ (3)SiH 4丰3+(4) NaOH HCIO4 AI(OH) 3 AI(OH) 3 + 3H =AI + 3H2O AI(OH) 3+ OH =AI(OH) 47. (1)Na Al S Cl (2)3 WA (3)NaOH>AI(OH) 3 H2S<HCI解析 B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可能是 Al。C 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且 C为非金 属元素,故4种元素在第3周期,A原子半径最大,所以A为Na, B为Al , D为Cl , C为S(因 第 3 周期中只有 SQ+ 2fS=3Sj + 2H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