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95520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课虽有嘉肴.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课 虽有嘉肴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以及多音多义字、通假字的用法。(重点)2.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和古代教育教学的一般原则。(难点)二、学习过程(一)探究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 ) 自强( ) 兑( )命 学( )学( )半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3)至道: (4)弗学,不知其善也:(5)是故: (6)困:(7)自反: (8)自强:(9)故: (10)教学相长:(11)学学半: (12)其此之谓乎:3填空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 和 合称为“三

2、礼”。为儒家论礼丛书,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写作年代约在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 、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我国古代教育论著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4.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学学半 (4)其此之谓乎? 5文章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句与第二句有什么关系? 6.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二)当堂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1)礼记,又名_,是秦汉以前各种礼

3、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编撰。(2)宋代的理学家选中_和_,把它们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3)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2.重点句子默写。(1)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一句是 (2)文中指出进行实践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_”的结论。(3)文中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的一句是_(三)拓展延伸1.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各学科科代表,你很想当某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要怎么说才能取得同学的信任与支持呢?(不超过40字)示例:我热爱语文,责任心强,有你们的信任与支持,我

4、有信心当好语文科代表,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子罕辞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A献诸子罕 B尔以玉为宝 3翻译下列句子。A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B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4.“子罕弗受玉”,献玉者做了解释,他解释的用意是什么? 5.作者在文中褒扬的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学习体会(五)教师评语第二十课 虽有嘉肴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一、学习目标

5、1学习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及写骈偶句的方法。(重点)2理解短文阐发的教育思想。(难点)二、学习过程(一)探究学习1.短文如何论证得出“教学相长”? 2.如何理解“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明确“之谓”的用法? 4.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5.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种什么写法? 6.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二)当堂检测1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作比,继而引入“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_”这个结论。2本文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3.解释下列字的古今异义虽: 古义: 今义: 旨: 古义: 今义: 困:

6、古义: 今义: 自强:古义: 今义: (三)拓展延伸【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陈寿三国志·董遇传)【注释】董遇:汉末三国魏人,著有周易注十卷,春秋左氏传章句三十卷,老子训注二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渴:急切,迫切。1.翻译下列句子。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你怎样理解乙文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 3.甲文的观点是“教学相长”,这在乙文中有体现吗?请简要分析。 (四)学习体会(五)教师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