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59948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移和旋转》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电话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邮件单位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平移与旋转一、教材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学生在第二段还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位置的方 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空间观念有重要的作用。教材以饮料加工厂的实景图引发学生 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兴趣。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间已经对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了直观感知,但这种感知只是零散的存在学生的头脑中,如,能感知到风车是怎么转的,推拉窗是怎么动的但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描述或不知这种运动方式叫什么,有的家长可能告诉学生是旋转或平移,但 学

2、生没有思考过这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是什么。三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 此本节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三、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 .理解并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并会判断、区别这两种现象。3 .了解平移与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 .通过探索研究活动,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四、教学环境匕何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口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口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二表动学习口;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

3、?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 .把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物体,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导入环节使用。课件出示情境图,(1)引导学生用运动的眼光观察画面,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中的物体逐一动画演示运动过程。然后根据这些物体 的运动方式,学生给这些物体分类,并提出数学问题。使用这一技术的预期效果:借助课件重现物体的运动状态,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突出 其典型性,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到两种/、同的运动状态。同一类运动状态的物体呈现在一起, 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去思考每一类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共性,帮助学生建立表象。2 .呈现探究提示。在学生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出示“探究提示”,为学生经历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提供“路径”。3 .根据学生的汇报生成及时通过课件动态抽象出平移、旋转的特点,动态呈现生活中其他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在汇报交流,评价质疑环节,根据学生课堂上生成的汇报情况,及时通过课件出示画 面,文字,动态画面,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的感知过渡到抽象概括出平移的特点、旋转的 特点。再由抽象到形象,加深学生对平移的旋转两种运动方式有理解。有效突破本课的重、 难点。4 .把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以验证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在练习环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后,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

5、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 手段等)导入1.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你们关注过物体的运动方式吗?有一个很用心的孩子在参观饮料加工厂时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 里就隐藏着关于物体运动方式方面的知识。课件出示情境图,根据学生的回答, 点击课件中的物体逐一动画演示运动过 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红点问题1、课件出示,动 态演小。2。问题1 :大门是怎样运动的?传送带 和升降机呢?问题2 :换气扇的叶轮是怎样运动 的?汽车的轮子和吊扇呢?学生找信息 提出数学问 题。学生用运 动的眼光观察 画面,说一说 从图中发现了 什么?根据这些 物体的运动方 式,学生给这 些物

6、体分类, 并提出数学问 题。课件出示探究提示(一)研究大门是怎样运动的?传送带和升降机呢?探究提示1.用手势表示大门、传送带、升降机课件出示。的运动过程,回图表小匕们的运动过程。2.想一想:(1)怎样用语言描述它们的运动过程?1.学生根 据探究提示, 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究探(2)它们的运动方式后什么共同 点?在运动过程中它们的什么变了?什 么没变?(二)换气扇的叶轮是怎样运动的?汽车的轮子和吊扇呢?思考过程与第1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一样。(三)想一想:问题1中的三种物体运 动方式与问题2中的二种物体运动方式, 有什么相同点和/、同点?流研讨1.组织汇报问题1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生成质

7、疑:用曲线表示运动过程可以吗?为什么/、可以?质疑:如果它们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又该怎样用图表示它们的运动过程呢?预设:甲.1小组代表 根据“探究提 示”讲解自己 的想法,其他 同学认真倾 听,提出质疑 或补充。1.汇报问 题1的思考过 程与结果(1)用手 势表小运动过 程,其他同学 评价。(2)回图,学生讲 解自己的想 法。学生在交 流中初步体会 这三个物体运 动的路线是直 的。(3)语百 描述运动过 程。学生在相 互交流中体 会:大门是左 右沿着直线运 动。传送带向课件出示平移的特点:都是沿着直线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置变了,前方沿直线运动。课件出示,动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没变。升

8、降机是态演示。质疑: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什么名字上下沿直线运呢?揭示名字:平移质疑:生活中还用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呢?学生回答后,课件逐一展示生活中的 平移现象。2.组织汇报问题2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动。(1)用手势 表示运动过 程,其他同学 评价。展示画图 表示运动过 程,讲解自己质疑:图的中间为什么要回一个点?为什么这样箭头方向不同表小什么思思?课件动态演示O O出示旋转的特点:它们在运动时是绕 一个点转动的,运动的方向可以是顺时 针旋转,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回?(3)语百描述 运动过程。(4)交流运动方式的共同点:都是学生在相绕一个中心点转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互交流中体物体的位置和自身的方

9、向都变了,而形状会:换气扇的和大小都没变。叶轮绕着中间 的点一sS 的转动。质疑: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什么名字?揭示名字:旋转课件出示旋转门,质疑:旋转门也是 绕一个中心点转动吗?它的运动方式 是旋转吗?质疑:生活中还用哪些旋转现象?汽车的轮子在 运动时绕着中 间的点周的转动。吊扇绕着中间 的点一周 的转动。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是旋转,只是绕着一个轴转动。学生回答后,课件逐一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学生在交3.引导学生交流平移与旋转现象的不流中体会同点和相同点。1.课件出示课本40页第1题。(1)学生点击课件中的独立思考后做每幅图片可展出判断,学生示它的运动方边做判断边用式手比划物体的运动力向。(2

10、)全班交流,重练习点交流判断的理由。学生独立在书本中填课件逐一演示2.课件出示课本41页第3题。3.欣赏感悟师:老师还带来了小艺术家们利用平 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创造的精美艺术作 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写,完成后同 桌互相说一说 为什么这样选 择?最后全班 交流。)学生欣赏左边图案平移 后所得到的右 边图案课件播放总结同学们,看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 处不在,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处处留心观 察,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发现!会有更多的 创造!希望同学们带上我们这节课所学的 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11、)200字左右(1)合理使用教材,突出典型性。把教材的主体情境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素材,带领学生走进饮料加工厂,寻找物体 的运动方式,从而发现平移与旋转现象,借助课件重现物体的运动状态,引起学生兴趣的 同时突出其典型性。(2)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整节课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在组内 交流、班内交流的过程中相互思维碰撞,在对比分析中体会平移与旋转的本质特征。不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3)恰当运用课件,建立完整表象。虽然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述很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技术优势,化“静”为“动”,展示平移、旋转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象,使旋转、平移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 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