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118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一(一)班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王兰芬.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春季学期一班数学期 末考试质量分析一王兰芬2013年春季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 (1)班王兰芬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共40人,总分3797. 5分,平均分 94. 94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优秀人数34人,优秀率85%,及格人数40人,及格率100%。100分有8人,9990分26人,8980分5人,60分的有一人这个同学也是全年级的最低分。二、试卷分析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1)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数一数填一填、列式计算等常见题型,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内容包括认识图形(二)、20以内数的认

2、识、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 找规律等方面的内容。2、试卷的特点等方面。(1)试卷基础性强,绝大部分是非常基础的题目,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但其中也有100+99和93-24-20这样的有点超编的题。(2)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计算的题目较多。(3)试卷内容难度适中,数缺着几块砖和人民币的认 识中根据要求找钱两大难题都出现了,而排除多余条件解决 问题这一难点没有涉及,总的来说检测知识面较宽,包括了 本册书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三、学生答题情况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比较好,多半学生计算准确率比较高,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3、但是部分学生空间观念不强,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书 写欠规范,学习习惯不好。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1)总的来看学生做题仔细,但部分同学还不够认真, 书写也不够工整。(2)许多同学粗心,如数缺着几块砖那题,做错的同 学都是画对了但由于粗心没有数对,当然这也有图设计的不 好区分的原因。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1)第二大题,即选择题中的第2小题:5张1元和() 张5角合起来是7元。有8位同学都是填错,可见学生人民 币的认识掌握不足。(2)第四大题,即分一分涂一涂根据平行四边形的个 数涂O,好多学生都是把平行四边形数少了一个,这其中有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没有掌握的原因,但也有学生粗心 没有认真数的

4、原因。(3)第六大题,即数一数、填一填中的数缺着几块砖这题有13个同学数错了,有5个同学是画对了,数错了。还有3个同学是没有掌握画的方法。四、存在的问题1、教师在题目的变式训练中做的不到位,导致学生思维不灵活,不能全面分析题目。2、学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匮乏。一部分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理论与实际脱离。3、仔细读题、审题的习惯没有养成,丢三落四的。书写的规范程度不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不够密切。五、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 育教学理论,并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改善教学方 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教师方面:1、注重

5、教材的钻研,合理充实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的利用教材,如增加生活化习题,对封闭式的课本 例题、习题进行开放式改编,布置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以 增强教材的适应性。要紧扣教材,钻研课标,做到“心中有 书”;还要还原数学的应用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抽 象过程,践行“做数学”理念,实现“目中有人”。2、进一步改革习题训练方式,努力摒弃题海战术,多进行变式训练,注重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倡导反思性 训练,以达到练习数量少、质量高的目的;同时,要针对学 生学习习惯的缺陷进行专题分析,制定相应对策,逐步实施。3、积极提高教学实效性,努力避免有活动无体验、有 合作无实质、有探究无思考、有激励无指正

6、等浅层次的低效 的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探索“以'双基'为载体,三维目 标兼顾”的教学方式。4、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对学优生要拔高 要求,鼓励冒尖;对学困生应宽容以待,不轻言放弃;注重 学生间的互促互助,注重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建,形成教育合 力。5、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方面:1、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抓住 题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意,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过 失失分。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要举一反三。数学离不开练习,要变换形式强化训练,使学 生正说反说,换一种说法会说,甚至会从不同的角度讲。练 习的形式要开放、丰富、灵活,练习过程不能走马看花,基 础知识要练透、练深,同时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3、加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向学生提供问题引入、探究、解决和 应用的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 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 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长此以往,就可以培养学生在求异 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能力。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 和解决问题。4、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加强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克服 粗心大意毛病,养成仔细认真答题的习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