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125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队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组队方案教材分析:组队方案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组队方案是第五章“数学与体育”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例“组成不同的组合”出发,来研究组队的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探索、思考、交流、归纳、总结”的思维过程,进而体验数学的规律性、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归纳组队方案教学难点: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的发现与初步运用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具备活泼、好奇、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及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求知识, 发现规律性的内容。 他们之间也易于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实现数学知识的发现、归

2、纳、总结、运用。初步形成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研究能力。教学目标:1、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涉及乘法原理、加法原理。2、经历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时图示方法的简洁性和有效性,感受数学知识的规律性的客观存在。3、逐渐形成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设计理念:1、学习的内容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生动、现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2、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拥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3、由具体事例的学习, 过渡到对数学

3、知识的规律性总结, 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也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流程:一 ? 创设情景:师:马上要到新年了,文艺委员正在组织新年联欢会,听说有的同学要组织合唱,你们想听吗?生:想!师:好,不过我有一个问题要请你们帮忙解决,这里有甲、乙、丙、丁 4 名同学,从他们中任选 2 名组成两个人的合唱小组,你们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组合,就能欣赏到几个精彩的节目?创设情境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到数学中来生:(学生非常感兴趣,立即投入思考)生:有 6 种组合。师:是不同的组合吧?生:是的。师:能说出是谁跟谁组合吗:生: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师:非常好!能用图形表示一下吗?生:(略作思考)生:生

4、:不要底估了学生的能力, 实际上学生举出的图形非常适合,这显然说明学生具备较好的探索、表达的能力,这同时也促使教师增强了教学的兴趣,进而引出教师下面的问题 二 ?巩固提高师:我真为大家的表现而高兴,很显然这是从4 个中任选 2 个的问题,以前你们接触过类似的内容吗?让学生的思维发生横向迁移生:在一条线上数有几条线段,师:也就是说每选出两个点就有一条线段,那么线段的条数与组成合唱队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一样的。师:那怎样数线段的条数?生:师:再多一个点, 5 个点能数出来吗?生: 10 条。师:能用数字表示“数”的过程吗?生: 4+3+2+1=10师:只能数有限个点的组合吗?如果是n 个点呢?生

5、:(合作交流,小组探讨,让学生去发现、认识、归纳)生: n 个点也可以, (n-1)+(n-2)+3+2+1=n(n 1)2n(n1)在“堆放”一课中学生已经能计算(n-1)+(n-2)+ +3+2+1=2师:真精彩,从 n 个中任意取出2 个一定有 n(n1) 种组法2三 ? 开拓进取师:我们的学校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生:选比赛队伍师:现有 3 名男乒乓球运动员, 2 名女乒乓球运动员,如果组成两人男女双打,不同的组合有几种?生:(几乎不假思索) 5 种。 3+2=5生: 多人举手,表示异议 生:6 种。 3 2=6师: A、B、C 表示男, a、b 表示女,能用图形表示吗?生:生:师

6、:男、女运动员人数分别变化一下可以吗?生:有 5 名男乒乓球运动员, 4 名女乒乓球运动员时是54=20 种。师:仅仅能“数”有限个人吗?生:有 m名男乒乓球运动员, n 名女乒乓球运动员时是m n 种师:好极了!这和组成“合唱队”的问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区别在哪儿?生:如果是 m个中取 2 个,不同的取法是 n( n1) 。如果是 m、n 中各取一个再2组合,不同的取法是 m n。师生一同作练习 四 ?思维延伸师:课后思考 1:如果是 m、n 中各取个再组合,不同的组法有几种?课后思考 2:我的办公桌有 5 把锁,我手里有 5 把钥匙,我最少要开多少次才能保证把锁全打开?五 ? 课后反思、本课是通过对组队方案的探索活动,来学习如何归纳、总结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单纯的数学归纳、总结易显枯燥乏味,也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演唱、比赛”事例来进行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显示了学生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可以说出乎教材和教师的意料,同时从另一方面也提醒教师要在教学中作充分的准备, 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学生一定会这么做, 一定会那么做。、乘法原理、加法原理的发现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发现知识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