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02936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1题型1 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 足臂一脉灸经B. 阴阳十一脉灸经C. 灵枢经D. 针灸甲乙经E.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答案:D.2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哪位医家A. 皇甫谧B. 孙思邈C. 葛洪D. 王涛E. 王唯一答案:A.3我国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E. 清朝答案:B.4.针灸大成的作者是哪位医家A. 王焘B. 滑伯仁C. 杨继洲D. 汪机E. 李时珍答案:C.5明代哪一本针灸著作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A. 针灸大成B. 针灸大全C.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D. 针灸聚英发挥E. 奇经八脉考答案:A.6中国针灸在哪个世纪传

2、到欧洲A. 公元5世纪B. 公元6世纪C. 公元8世纪D. 公元16世纪E. 公元17世纪答案:E.7.从任脉开始,由内向外的经脉排列是A. 胃经、脾经、肾经B. 胃经、肾经、脾经C. 肾经、脾经、胃经D. 肾经、胃经、脾经E. 脾经、肾经、胃经 答案:D.&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是A. 阳明、少阳、太阳B. 少阳、太阳、阳明C. 太阳、阳明、少阳D. 少阳、阳明、太阳E. 太阳、少阳、阳明答案:A.9.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是A. 厥阴、少阴、太阴B. 少阴、太阴、厥阴C. 太阴、厥阴、少阴D厥阴、太阴、少阴E.太阴、少阴、厥阴 答案:C.10. 手、足三阳

3、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A阳明在前,太阳在侧,少阳在后B. 太阳在前,少阳在侧,阳明在后C. 少阳在前,阳明在侧,太阳在后D.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E. 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后 答案:D.11. 十二经脉的交接:阴经交阳经的部位是A. 头部B. 胸腹部C. 面部D. 四肢部E. 上肢部答案:D.1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交接部位在A. 头部B. 头面部C. 胸腹部D. 四肢末端E. 以上都不是答案:B.1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指手足三阴经)交接部位在A. 胸腹部B. 胸部C. 腹部D. 四肢部E. 以上都不是答案:A.14足厥阴经、手太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 胃内B.

4、心内C. 肝内D. 肺内E. 心包内答案:D.15关于奇经八脉的描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 不直属脏腑B. 无表里配合关系C. 无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经关系D. 除任、督二脉外,无专属腧穴E. 以上都对答案:E.16. 十二经别是指A. 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B. 十二正经离、合、出、人的别行部分C. 十二正经离、出、人、合的别行部分D. 十二正经离、出、合、入的别行部分E. 以上都不是答案:A.17. 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A. 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B. 主要行于体表C. 不入内脏D. 结聚于关节、骨骼部E. 以上均是答案:E.18. 灵枢海论提出人身有四海A. 髓海B. 气海C. 水

5、谷之海D. 血海E. 以上均是答案:E.19. 阳明经、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A. 目内眦旁B. 目外眦旁C. 鼻翼旁D. 口角旁E. 颧骨旁答案:C.(指从前到后)(从前向后排列)20 上肢内侧面,经脉正确分布顺序是A. 肺经、心包经、心经B. 心包经、心经、肺经C. 肺经、大肠经、小肠经D. 大肠经、小肠经、心经E. 肺经、心经、心包经答案:A.21 下肢外侧面,经脉正确分布顺序是A. 胆经、胃经、肾经B. 胃经、胆经、膀胱经C胃经、膀胱经、肾经D胃经、膀胱经、胆经E.膀胱经、胆经、胃经答案:B.22 下列腧穴属于肺经的是A. 天府B. 天池C. 天泉D. 天枢E. 天牖答案:A.23. 现

6、定十四经穴数目为A. 354 个B. 349 个C. 361 个D. 363 个E. 364 个答案:C.24.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顺序是A. 井、经、输、荥、合B. 井、合、经、荥、输C. 井、荥、输、经、合D. 井、输、荥、经、合E. 以上均不是答案:C.25. 五输穴中,所溜为A. 井B. 荥C. 输D. 经E. 合 答案:B.26. 五输穴中,所行为A. 井B. 荥C. 输D. 经E. 合 答案:D.27. 五输穴中,所出为A. 井B. 荥C. 输 D. 经E. 合答案:A.28. 太阳经头痛一般表现在A. 顶部B. 颞部C. 顶颞部D. 前额部E. 后枕部答案:E. &#

7、39;29下面所列原穴,哪个是错误的A. 肝经太冲B. 胆经一一蠡沟C. 胃经丰隆D. 大肠经一一合谷E. 心经一一神门答案:C.30.下面的骨度分寸错误的是A.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B. 歧骨至脐中9寸C. 两乳头之间8寸D.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 6寸E. 耳后两完骨之间 9寸答案:B.31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A. 内侧前廉B. 外侧前廉C. 内侧中行D. 外侧后廉E. 内侧后廉答案:A.32.根据骨度分寸法,印堂到大椎穴是几寸A. 16 寸 'B. 18 寸C. 20 寸D. 12 寸E. 15 寸答案:B.33根据骨度分寸,臀横纹至膝中是A. 18 寸B. 16 寸C. 14

8、 寸D. 13 寸E. 以上均不是答案:C.34. 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A. 少府B. 大陵C. 阳溪D. 后溪E. 经渠答案:E.35. 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A. 仰卧位B. 伏卧位C. 侧卧位D. 伏俯坐位E. 侧伏坐位答案:A.36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A. 仰卧位B. 侧卧位C. 仰靠坐位D. 俯伏坐位E. 侧伏坐位答案:D.37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是A. 指切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舒张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以上都不是答案:C.38. 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A. 指切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9、舒张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以上均可以 答案:D.39. 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A. 平刺B. 直刺C. 斜刺D. 向上斜刺E. 向下斜刺 答案:D.40. 捻转补泻中的补法是A.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B.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C. 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D. 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E.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答案:A.41捻转补泻中的泻法是A.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B.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C.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D. 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E. 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 答案:A.42. 提插补泻手法中的补法是A. 重插轻提,提插幅

10、度小,频率快B.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C.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D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E.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快 答案:B.43. 提插补泻手法中的泻法是A.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B.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大,频率慢C. 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大,频率快D. 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快E. 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答案:C.44. 疾徐补泻手法中的泻法是A. 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B. 疾速刺入,多捻转,快出针C. 疾速刺人,少捻转,快出针D. 徐徐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E. 疾速刺人,少捻转,徐徐出针答案:A.45. 平补平泻手法是指A. 进针

11、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B. 既有补又有泻C先补后泻D先泻后补E.补法泻法交替使用答案:A.46. 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A. 外感发热B. 急性周围性面瘫C. 目赤肿瘤D. 三叉神经痛E. 风疹 答案:D.47. 隔姜灸的作用是A. 清热解毒杀虫B. 温肾壮阳C温中散寒,扶阳固脱D. 防病保健E. 解表散寒温中答案:E.48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A. 隔姜灸B. 隔蒜灸C. 隔盐灸D. 隔附子饼灸E. 瘢痕灸答案:A.49. 被蝎、蜂蜇伤后,宜选用A. 艾炷灸B. 隔盐灸C. 温和灸D. 隔蒜灸E. 隔附子饼灸答案:D.50. 下列哪种疾病首

12、选刺血拔罐法A. 咽喉肿痛B. 泄泻C. 咳嗽D. 丹毒E. 牙痛答案:D.51. 对高热抽搐患者,可选用A. 大椎穴拔罐B. 曲池穴拔罐C. 背部闪罐D. 背部走罐E. 以上都不是答案:E.52. 以下哪种疾病不适于用三棱针放血治疗A. 高热B. 中风闭症C. 急性咽喉肿痛D. 中风脱症E. 目赤肿痛答案:D.53. 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选用皮内针治疗A. 头痛B. 便秘C. 高血压病D. 膝关节痛E. 胃痛答案:D.54. 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A. 1mA.以内B. 2mA.以内C. 3mA.以内D. 4mA.以内E. 5mA.以内答案:A.55用电针治病时

13、,以下哪组穴位不适合A. 同侧曲池、外关B. 同侧曲池、足三里C. 双侧内关D. 双侧足三里E. 同侧肺俞、大杼答案:C.56. 某患者患有子宫脱垂症,求助于针灸治疗,首先应用A. 毫针平补平泻法B. 毫针补法C. 灸法D. 拔罐疗法E. 毫针泻法答案:C.57. 在下列的腧穴中,哪一组不全是五输穴A.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B.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C.少泽、前谷、后溪、辛-4y.养老、少海D.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E.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答案:C.58. 下列的特定穴中,哪种穴是治 疗急性病症的首选A. 八脉交会穴B. 八会穴C. 络穴D. 郄穴E. 原穴答案:D

14、.59. 对于肺热咯血病人,首选下列A. 肺经原穴一一太渊B. 大肠经络穴偏历C. 肺经郄穴一一孔最D. 大肠经郄穴一一温溜E. 背俞穴肺俞、大肠俞答案:C.60. 下列腧穴中,哪一对不是原络配穴A. 太渊偏历B. 大陵外关C. 太白一一丰隆D. 太冲丘墟E. 冲阳一一公孙答案:D.61. 下列哪组穴是俞募配穴A. 肺俞大杼B. 胃俞一一中脘C. 大肠俞关元俞D. 脾俞一一大横E. 肾俞一一命门答案:B.62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A. 内庭B. 陷谷C. 冲阳D. 解溪E. 丰隆答案:C.63. 在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脏病一般多用A. 合穴B. 络穴C. 俞穴D. 输穴E. 募穴答案:C.64. 有一

15、患者,咳嗽,气喘,咽喉干痛,病程久者,应选用八脉交会穴中A. 内关公孙B. 列缺一一照海C. 外关一一足临泣D. 后溪申脉E. 以上均可答案:B.65. 八脉交会穴中,主治心、胸、胃部疾患的是A. 通任脉、阴跷的腧穴B. 通冲脉、阴维的腧穴C. 通带脉、阳跷脉的腧穴D. 通督脉、阳跷的腧穴E. 通冲脉、带脉的腧穴答案:B.66. 八会穴中筋会穴是A. 膈俞B. 太渊C. 绝骨D. 阳陵泉E. 大杼答案:D.67. 治疗急性胃病,应首选A. 足三里B冲脘C. 梁丘D. 合谷E. 胃俞答案:C.68. 下合穴的主治是A. 体重节痛B. 逆气而泄C. 五脏病症D. 六腑病症E. 喘咳寒热答案:D.6

16、9下列特定穴中,主要治疗腑病的是A. 原穴B. 络穴C. 下合穴D. 俞穴E. 八脉交会穴答案:C.70. 募穴的主要作用,是诊察和治疗与之相关的A. 五脏疾患B. 六腑疾患 ,C. 经脉疾患D. 五体疾患E. 五官疾患答案:B.71. 下列穴位哪一对不是八脉交会穴A. 列缺、照海B. 后溪、申脉C. 合谷、列缺D. 外关、足临泣E. 后溪、外关答案:C.72. 下列哪一对穴位不属于八会穴A. 章门、中脘B. 大杼、膈俞C. 太冲、合谷D. 绝骨、阳陵泉E. 膻中、太渊答案:C.73. 两穴之间距离是 3寸的是A. 阴陵泉、三阴交B. 犊鼻、足三里C. 伏兔、阴市D. .大陵、内关E. 太溪、

17、复溜答案:B.74. 两穴之间距离不是 2寸的是A. 阳池、外关B. 曲池、手三里C. 太溪、复溜D. 足三里、上巨墟E. 条口、上巨墟答案:D.75. 下列穴位,除”之外,均入发际0. 5寸A. 曲差B. 本神C. 哑门D. 上星E. 头维答案:D.76. 在下列的腧穴中,哪一组不全是五输穴A.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B.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C.少泽、前谷、后溪、辛-4y.养老、小海D.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E.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答案:C.77. 距前正中线旁开 6寸的腧穴是A. 云门B. 天池C. 不容D. 俞府E. 大横答案:A.78. 四关穴是指A. 曲池

18、、足三里B. 支沟、阳陵泉C. 合谷、太冲D. 外关足临泣E. 内关、公孙答案:C.79. 入发际5分的穴位是A上星B. 曲差C. 目窗D. 颔厌E. 角孙答案:B.80. 下列各项,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是A. 气海、膻中B. 神阙、关元C. 中脘、足三里D. 气海、合谷E. 大椎、关元答案:B.81. 在任脉上自神阙至中脘穴排列顺序应是A.建里、中脘、下脘、水分、神阙B.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C.神阙、下脘、水分、建里、中脘D.神阙、建里、水分、下脘、中脘E.神阙、下脘、建里、水分、中脘答案:B.82. 后发际正中直上 2. 5寸,旁开1. 3寸的腧穴是A. 脑空B. 脑户C. 风池D.

19、 玉枕E. 完骨 答案:D.83. 以下两穴间距不是0. 5寸的A. 风府至哑门B. 灵道至通里C. 气海至阴交D. 复溜至交信E. 条口至丰隆答案:A.84. 平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I . 5寸的腧穴是A. 膀胱俞B. 中膂俞C. 白环俞D. 胞肓E. 小肠俞答案:A.85. 下列经脉中,经穴数目最多的是A. 足太阴脾经B. 手太阴肺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阴肾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D.86下列腧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是A. 人迎B. 水突C. 天容D. 天窗E. 扶突 答案:D.87下列腧穴中,间距最大的两个穴位是A. 神庭至百会B. 委中至合阳C. 阳溪至手三里D. 郄门至大陵E中都至蠡沟

20、答案:C.88. 阳经郄穴主要用于治疗A. 脏病B. 经脉病C. 腑病D. 痛证E. 血证答案:D.89. 位于第四、五跖骨之间,当小趾伸肌腱内侧缘处的穴位是A. 侠溪B. 丘墟C. 足临泣D. 束骨E. 地五会答案:E.90. 下列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的是A. 天醪B. 巨醪C. 颧醪D. 耳和醪E. 瞳子醪答案:D.91 下列穴位除”夕卜,均平第 4肋间隙A. 天池B. 天溪C. 膻中D. 乳中E. 步廓答案:E.92. 下列穴位定位错误的是A. 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B. 阳交在外踝高点上 7寸,腓骨前缘C. 光明外踝高点上 5寸,腓骨前缘D. 阳辅在外踝高点上 4寸,腓骨前缘E.

21、悬钟在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答案:B.93. 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的穴位是A. 阳谷B. 养老C. 腕骨D冲泉E. 会宗答案:B.94. 尺泽穴位于A.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D.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向外0. 5寸处答案:C.95除哪个穴之外,均与肚脐在同一水平A. 神阙B冲注C. 肓俞D. 大横E. 天枢 答案:B.96. 下列腧穴排列顺序错误的是A. 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B. 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C. 中封、中都、蠡沟、膝关、曲泉D. 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E. 关冲、液门

22、、中渚、阳池、外关 答案:C.97. 下列腧穴不属于三焦经的是A. 瞳子醪B耳门C. 禾醪D. 翳风E. 角孙 答案:A.98. 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为A. 天醪穴B. 曲垣穴C. 巨骨穴D. 肩井穴E. 秉风穴 答案:D.99. 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 2寸的穴位是A. 不容B. 关门C. 太乙D. 承满E. 滑肉门答案:C. .100. 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A. 肝俞B. 肺俞C. 脾俞D. 三焦俞E. 心俞答案:B.101. 除哪项外,其两穴间距均为1. 5寸A. 五处至承光B. 通天至络却C. 头维至本神D. 正营至承灵E. 目窗至正营答案:E.102. 下列穴位定位错误的是

23、A. 球后穴在眶下缘外I / 3与内2/ 3交界处B. 夹承浆在承浆穴旁开I寸C. 牵正穴在耳垂前 0. 51寸处D. 颈臂穴在锁骨内1/3与外2/ 3交界处直上1寸E. 安眠穴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答案:A.103. 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的穴位是A. 气冲穴B. 提托穴C. 子宫穴D. 冲门穴E. 急脉穴答案:C.1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十宣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 1寸B. 十宣均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C. 十二井穴均位于指(趾)端,距甲角0. 1寸D. 十二井穴均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E. 十二井穴均属五输穴答案:C.105. 位于腕横纹至肘横纹的中点,桡骨与尺骨之间的穴位是

24、A. 问使B. 支沟C. 臂中D. 四渎E. 三阳络答案:C.106 .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应首选A. 足窍阴B. 厉兑C. 至阴D. 隐自 。E. 大敦答案:C.107.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A. 肩外俞大肠经B. 兑端一一督脉C阴包一一肝经D京门一一胆经E.腹结一一脾经答案:A.10 8.治疗中风所致口角喁斜,除取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外,还应加A. 人中B. 翳风C. 外关D. 太冲E. 商丘答案:D.109 .有治疗胆道蛔虫作用的穴位是A. 合谷B. 禾醪C. 巨醪D. 迎香E. 颧醪答案:D.110. 治疗急性泄泻,宜取A. 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B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C.

25、足三里、天枢、命门、关元D. 脾俞、章门、上巨虚、下巨虚E. 太溪、肾俞、足三里、天枢答案:B.111. 下列穴位中,可治疗痔疮的是A. 合谷B. 温溜C. 承山D. 委中E. 丰隆答案:C.1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华佗夹脊穴自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 5寸B. 华佗夹脊穴自第1颈椎至第4骶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C. 华佗夹脊穴自第1胸椎至第4骶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D. 华佗夹脊穴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E. 华佗夹脊穴共用穴位 28对 答案:D.113 .下列腧穴中不属于小肠经的是A. 肩贞B. 臑俞C. 天宗D. 曲垣E. 巨骨

26、答案:E.114.下列腧穴中不是郄穴的是A. 阴郄B. 郄门C. 梁丘D. 外丘E. 委中 答案:E.115 .下列腧穴中不是下合穴的是A. 足三里B. 阳陵泉C. 委中D. 合阳E. 委阳 答案:D.116. 治疗心悸应首选A. 合谷B. 尺泽C. 内关D. 太冲E. 劳宫 答案:C.117. 下列除”夕卜,均为原络配穴A. 太渊、偏历B. 阳池、内关C. 太冲、光明D. 大钟、京骨E. 神门、外关 答案:E.118下列腧穴中通于阳跻脉的八 脉交会穴是A. 足临泣B. 后溪C. 外关D. 申脉E. 列缺 答案:D.119 .下列俞募配穴中错误的是A. 中脘、胃俞B. 关元、小肠俞C. 中府、

27、肺俞D期门、膈俞E.京门、肾俞答案:D.120.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A冲脘B期门C. 章门 D. 京门E. 梁门答案:C.121. 百会穴是”经与”经的交会穴A. 督脉与足厥阴肝经B.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C.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D.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厥阴肝经E. 督脉与足少阴肾经答案:B.122. 膀胱经的络穴是A. 飞扬B. 承山C. 跗阳D. 委阳E. 承筋答案:A.123. 心的募穴是A. 膻中B. 巨阙C. 鸠尾D冲庭E冲府答案:B.124. 足底、第二趾远端趾间关节横纹中点是A. 独阴穴B. 里内庭C. 环中 、D. 四强E. 以上都不是答案:A.125. 治疗腰脊强痛的穴

28、位是A. 兑端B. 素髂C冰沟D. 承浆E. 印堂答案:C.126. 下列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 后溪B. 申脉C. 内关D. 照海E. 足临泣答案:C.127 下列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A. 天枢B冲脘C冲极D期门E.京门答案:B.12 8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 外关、风池B. 太溪、行间C. 太溪、足临泣D. 太冲、曲池E. 太冲、阳溪答案:B.129 下列既是八会穴又是合穴的是A. 阴谷B. 委中C. 委阳D. 阳陵泉E. 阴陵泉答案:D.130。在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是A. 少海B. 小海C. 天井D. 阳谷E. 肘尖答案:B.131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

29、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是A. 百会B. 肾俞C. 脾俞D. 足三里E. 气海俞答案:D.132.下列腧穴定位错误的是A. 灵道:腕横纹上1. 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B. 太白: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C. 束骨: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D然骨: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E.中封:内踝前I寸,胫骨前肌腱内侧答案:C.133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 3寸是A. 神道B. 神堂C. 神封D. 神藏E. 神庭答案:B.134. 八脉交会穴中主治胃、心、胸疾患的是A. 通督脉与通阳蹻的腧穴B通阴维与通冲脉的腧穴C. 通督脉与通任脉的腧穴D. 通冲脉与通带脉的腧穴E通任脉与通阴蹻的腧穴答案:B.135. 下

30、列各组穴位,不属于本经配穴法的是A. 行间、期门、阴包B. 天府、经渠、少商C. 下廉、肘醪、禾醪D. 水突、外陵、商丘E. 少泽、肩贞、颧醪答案:D.136. 下列各组穴中,属于表里经的两个穴是A. 臂臑、扶突B. 阴市、支正C. 青灵、攒竹D. 四满、合阳E. 居髂、血海答案:D.137.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下列错误的是A. 经渠金B. 支沟火C. 中渚一一土D. 侠溪一一水E. 少府一一火答案:C.13 8郄穴的数目应该是A. 10 个B. 12 个C. 14 个D. 15 个E. 16 个答案:E.139. 治疗口眼喁斜应首选A. 解溪B. 足三里C. 丰隆D. 合谷E. 曲池 答案:

31、D.140. 治疗肠痈在下列腧穴中应首选A. 梁丘B. 上巨虚C. 下巨虚D. 丰隆E. 合谷 答案:B.141. 入前发际五分的腧穴,自前正中线向外排列的顺序应为A. 神庭、曲差、眉冲、头临泣、本神、头维B. 神庭、眉冲、曲差、头临泣、本神、头维C. 神庭、本神、曲差、眉冲、头临泣、头维D. 神庭、眉冲、曲差、本神、头临泣、头维E. 神庭、曲差、本神、头临泣、眉冲、头维 答案:B.142 以下有关合谷穴归类错误的是A. 四总穴之一B. 十二原穴之一C. 十三鬼穴之一D. 四阳九斗之一E. 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答案:C.143 以下对列缺穴归类错误的是A. 四总穴之一B. 络穴之一C. 八脉

32、交会穴之一D. 四阳九斗之一E.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答案:D.144. 治疗痰证,下列穴位宜首选A. 足三里B. 丰隆C. 阴陵泉D. 合谷E. 列缺答案:B.145. 运用补母泻子法,下列五输穴搭配错误的是A. 肺泻尺泽补太渊B. 肝泻行间补曲泉C. 肾泻涌泉补复溜D. 三焦泻天井补中渚E. 胆泻阳辅补足临泣答案:E.146. 举臂,腋中线上,第 4肋间隙的腧穴是A. 辄筋B. 胸乡C. 渊液D. 大包E. 带脉答案:C.147. 治疗滞产应首选A. 合谷B. 太冲C. 足三里D. 血海E. 至阴答案:A.14 8箕门穴归属于A. 足少阴肾经B. 足太阴脾经C. 足少阳胆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149 患者,男,24岁。头痛,以前额为主,阵阵发作,每遇风吹、受寒时疼痛加重,痛如 锥刺,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应首选A.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B. 百会、通天、太冲、阿是穴C. 神庭、百会、风池、阿是穴D. 头临泣、率谷、风池、阿是穴E. 上星、前顶、风池、阿是穴答案:A.150.患者,男,60岁。咳嗽I个月,劳累后加重,咯吐黏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 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A. 风门、大椎、合谷B. 章门、太白、丰隆C. 脾俞、胃俞、列缺D尺泽、列缺、外关E. 脾俞、太冲、阴陵泉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