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1004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及对称性》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圆的对称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圆的对 称性。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圆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垂径定理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 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 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本节的重点。另外,本节课通过“折叠 - 观察- 猜想合作交流证明归纳”的途 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利用圆 的轴对称性,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无论从知识上, 还是

2、在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方面都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 重点 是:通过折叠,作图探索圆是轴对称图形,及探索垂径定理及其 应用。 难点是:掌握垂径定理及应用。二、说教法鉴于教材特点及我所教知识的感知的培养及学情考虑, 因此我选用指导探索和 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 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折叠 - 观察 - 猜想- 证明归 纳”的活动,最后得出定理,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 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的原则。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3、,在演示,操作,观察, 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 生直觉思维能力,另外,教学中我还注重用不同颜色作图对比来启发学生。三、说学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 借助图形观察猜测、 交流讨论、 分 析归纳,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四、教学程序:整个教学过程分七个环节来完成。1 、导入新课教师演示:将一等腰三角形对折, 启发学生共同回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这样了解了学生的 认知基础,带领学生作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并逐步引入新课。2 、合作探究活动一:(设计

4、意图:通过试验折叠观察研究圆的轴对称性)活动二; 对于垂径定理的证明,我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看哪个小组 证得又快、又好,记入今天的英雄榜。最后师生共同演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从而 解决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定理的证明。此时再板书垂径定理的内容。 (设计意图:增 加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思维碰撞,获得对数学最深切的感受,体会成 功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富有成就感。 )活动三;定理的应用: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与使用讲完定理后,让学生尝试应用讲 解并归纳。(设计意图:简单应用垂径定理以达到熟以致用)归纳口诀: “半径半弦 弦心距,化为勾股最容易” 。3、课堂

5、达标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进一步加强定理的应用训练针对 学生解答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我设置了课堂达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所 以我有意识的将题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成了三组, 其中 2 题是为学困生编写的; 3题绝大多数同学应该掌握; 4 题难度稍大,但稍微动一动脑,也不是不能做出的, 是为中上等同学准备的。 反思拓展:在圆中,解有关弦的问题时, 常常需要作出 “垂 直于弦的直径”作为辅助线,实际上,往往只需从圆心作弦的垂线段。4、课堂小结 - 深化提高: 至此,估计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定理,达到预定目标,这时,利用提问形式,师 生共同进行小结。5、布置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我的作业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 必做题。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及思维品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的提高。6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的理念,努 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数学教学成为一种过程教学, 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 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 宽松和谐、适合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 围.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说明,如有不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