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1155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与货币制度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练习题答案一、术语解释1. 代用货币:代替金、银行使货币职能的纸币,通常由政府或银行发行,持有者 可以随时向政府或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属铸币或金、 银,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 同,又被称为兑现纸币。2. 信用货币:又称为不兑现纸币, 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 而且不能兑 换成贵金属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 有国家都采用这种货币形式。3. 货币制度: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 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 结构与组织形式,即被称为货币制度,简称币制。4.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是在哪种交易活动之中, 无论

2、交易的数额是多少,交易的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5. 有限法偿:是指在交易支付活动中, 交易数额超过一定限额时, 交易的对方可 以拒绝接受该种货币,但在限额之内则不得拒收。6. 金银复本位制: 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 金银 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 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 自由熔化、 自 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银铸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7. 金币本位制: 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在金币本位制下, 黄金是法律认可的货币金 属;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币可以和货币制度 中的其他货币自由兑换;金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8.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

3、本位,其内容是:黄金依然充当本位货币,但停止铸造 和流通金币,黄金由国家集中保存; 国内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 但是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一定额度才能兑换成黄金。9. 金汇兑本位制: 又称虚金本位, 实施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流通银行券, 不铸造 和流通金币, 银行券也不具有法定的含金量, 但是本国货币可以在政府规定的汇 率下自由兑换成另一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二、填空题1. 企业部门 居民部门 政府部门 银行部门 国外部门2. 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3. 辅币 钞票或纸币 银行存款4. 流动性5. 流通中的现金6.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

4、位制 金本位制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7.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8. 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9. 国际金本位体系10. 浮动 固定三、判断题1. 对 2. 对3.对4.错5.错 6. 错7. 对 8.错9.对10.错11. 对 12. 对四、不定项选择1.C 2.A 3.A 、B4.A5.B6.A 7.A 8.D9.C10.A五、简答题1. 货币具有哪些职能?答:马克思把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世 界货币。(1)价值尺度: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流动的同时不存在商品的相向运动,货

5、币作为一个独立的 支付手段存在;(4)价值贮藏: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货币发挥价值贮藏的 职能;(5)世界货币: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 贮藏的作用。2. 什么是“劣币逐良币”规律?答:在使用金属货币时, 常常会有人为了牟取私利而铸造重量轻、 成色差的铸币, 这种货币因为不足值而被称为劣币, 而足值的货币则被称为良币。 当劣币出现在 市场上时,由于按照重量、 成色计算的良币实际价值较高, 因此人们会收藏良币, 使用劣币,最终导致良币退出流通, 劣币占领市场,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劣币驱 逐良币”。3. 什么是货币制度?其构成要素有哪些?答:国家为了适应

6、经济的需要, 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与组 织形式,即被称为货币制度,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1) 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制度的基础是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可以作为货币 的币材;( 2) 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制度需要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货币单位的币 值;( 3) 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4. 为什么金币本位制可以自动调节流通中货币的数量? 答: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这就意味着货币可以自动调 节流通中货币数量,保持物价的稳定。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多时,物价上涨、 币值下跌, 金币的名义价值就会低于实际包含的黄金价值, 于是人们会将金币熔

7、化成黄金出售,致使流通中货币数量减少,物价下跌、币值上涨,恢复平衡。反 之,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过少时,物价下跌、币值上涨,金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实 际包含的黄金价值, 于是人们会将黄金铸造成金币投入流通, 这样流通中货币数 量增多,物价上涨、币值下降,恢复平衡。5. 金本位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金本位制度的优点在于黄金的增减能够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 货币的对内价 值和对外价值比较稳定,有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金本位制度的缺点主要有: 首先,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贸易 增长的速度,由此造成清偿手段不足,严重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在金 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 本

8、国货币依附于其他国家的货币, 国内经济政策往 往成为国际收支的牺牲品,本国不能实施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6.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体来说,国际货币体系有三大任务:第一,确定国际间进行清算和支付时所用手段的来源、 形式和数量, 提供充足的 国际货币, 并规定国际货币和其他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国货币的汇率 机制。第二,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提供有效的调整手段。第三,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7.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答: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 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取代

9、美元, 以美元为中 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崩溃。 这是因为美元同时承担了世界货币和国内货币这两 个职能,而这两个职能是彼此矛盾的。 作为世界货币, 美元的供应必须适应世界 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 不能出现清偿力不足的现象; 作为一国货币, 美元 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 维持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官价。 当 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时, 美元进退 两难:为了向国际贸易提供足够的清偿力, 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增长; 不断供应 的美元缺乏足够的黄金准备, 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官价难以维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这种制度缺陷被称之为特里芬两难。8. 牙买加体系

10、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牙买加体系除了保留并加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外, 和布雷顿森林体 系有着许多重大差别。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 货币彻底脱钩, 黄金不再是各种货币的平价基础, 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 第二,储备货币多元化。 美元一枝独秀的局面被以美元为首的多种储备货币本位 所取代。第三,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并存。第四,国际收支问题依靠国际间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市场来解决。六、论述题1. 简述货币形式的演化过程。答:货币的形态从其诞生之日开始, 便不断经历着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 几 千年来,货币大体经历了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信

11、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的这几种形 式。( 1) 实物货币:最原始的货币是实物货币。早期的实物货币形态多种多样,随 着交换的发展,金属开始固定地充当货币;( 2) 代用货币:代替金、银行使货币职能的纸币,通常由政府或银行发行,持 有者可以随时向政府或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属铸币或金、 银,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 全相同,又被称为兑现纸币;( 3) 信用货币:不兑现货币,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而且不能兑换成 贵金属,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这种货币形式;(4)电子货币:采用电子形式的货币, 包括电子资金转帐和电子现金两种形式。2.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供给层次具有重 要的

12、意义?我国的货币供给层次是如何划分的?答:世界各国的货币当局都必须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干预和 调节,这就需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比较精确的计量。 在实际操作中, 只有大而化 之的货币理论定义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根据统计的要求, 对货币进行精确定义, 从而可以确认哪些资产可以作为货币统计起来,哪些资产还不能纳入货币的口 径。此外,还要对纳入货币统计范畴的资产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以便于货币政策 的操作。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流动性指的是迅速转换成现 实购买力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资 产变现的难易程度。 一般认为, 如果一

13、项资产变现比较困难, 那么该资产的流动 性就比较差。第二,变现时发生的交易成本大小。交易成本越大,资产的流动性 越差。第三,该资产价格的稳定性。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 差。流动性程度实际上反映了资产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 流动性 程度较高, 在流通中周转起来就比较便利, 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比较强; 流动性 程度较低, 在流通中周转起来就不太方便, 形成购买力的能力也会比较弱。 根据 流动性这个标准计量出来的货币供应量, 对于观察经济状况、 实施宏观调控有重 要意义。从 1994 年 10 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 中介目标,并按季度公布

14、货币供应量指标。经 2001年6 月第一次修订后,其具 体划分层次为: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仁M0单位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2002年初,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 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3. 货币形态的演进是偶然的还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为什么有价值的金属货 币会被价值很低的信用货币代替?答:货币形态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1) 贵金属充当货币的原因:早期的实物货币, 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由普通商品发展而来, 在充当 货币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 虽然能够代表

15、财富, 但并不是理想的货币 币材,因此在使用中暴露了很多缺点, 阻碍了交易的进行。 此时人们发现金属具 有可以充当货币的特殊的性能: 可多次分割、 可按不同比例任意分割、 分割后可 以冶炼还原;金属易于保存,不易腐蚀变质。于是,在世界各地金属逐渐取代了 其他商品的地位,开始固定地充当货币。( 2) 代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和金属货币相比, 代用货币的优点非常明显。 除了便于携带和运输以外, 印 刷纸币的成本低于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 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此外,纸币流通还 可以避免金属货币流通时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3) 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代用货币的原因:信用货币产生的机理就

16、在于信心和信用。 人们接受、 储存信用货币, 是因为 他们相信这些信用货币能够交换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而人们对信用货币 的信心,则来源于法律和传统。 各国法律都对本国货币在本国国境内的使用作出 了规定。信用货币的诞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发行银行券时, 由于银行券随时可能被兑换成金属货币, 因此它们必须拥有相应金额的金属货币 作为发行准备。然而,根据长期的发行经验,政府和金融机构发现,只要银行券 的发行量控制得当, 社会大众对银行券和发行机构保持信心, 那么银行券并不需 要十足的金属货币作为准备。 也就是说, 现在银行券的发行机构在决定银行券的 发行数量时, 不再受制于

17、其拥有的金属货币数量, 它们可以发行的银行券数量开 始超过其持有的金属货币数量。既然银行券不再拥有足额的金属货币作为准备, 那么银行券之所以能够按照面值在市场上流通, 其原因自然在于人们对银行券发 行机构的信任。 这样,纸币就由代用货币转变成为信用货币依靠发行机构的 信用流通的货币。4. 欧元的产生对传统货币理论提出了怎样的挑战?亚洲可能产生“亚元”吗? 答:欧元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区域货币一体化成功的首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在 某一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货币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 形成一个统一体, 最终实 现货币统一。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蒙代尔的适度货币区理论, 即在满足 一定条件的区域内, 各国放弃本国货币, 采取统一的区域货币, 将有利于促进就 业,刺激经济增长。货币一体化要求相关国家统一汇率、统一货币、建立中央银 行、统一货币金融政策。几千年来,货币制度都是与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而欧兀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 行。欧元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欧元的出现直接刺激了世界其他地区对于建立区域货币合作和建立货币区 的关注。在亚洲,已经有了是否应该筹划“亚元”的探讨。就客观条件来看,亚 洲国家之间的差异远大于欧洲,“亚元”实施的难度也远大于欧元,很难用欧元 的成功简单论证“亚元”的直接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