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2324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看地形图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学习 内容 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学习上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后再进一步学习世界的地形。从整体上来看既是对前面地 理的进一步内容延伸,又是对后面学习世界其他方面的内容奠定基础,因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现状分析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学生还尚未具有读 图、识图、使用地图的能力;通过前面地形图的学 习,还未掌握系统的读图方法,另外学生容易接受 具体直观的事物,对于立体转平面的事物较难理解, 空间概念不强。其次归纳、总结能力差。从智力因素分析,初中生容易接受新鲜事 物,但是学习持久性差,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 培养。重点 难点 预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在等高

2、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 形部位。2.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 度陡缓。1、山脊、山谷的判读。 等高线稠稀与坡度陡缓。学习 目标 设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知道等高线的概念,2、知道等高线疏密与 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1、能够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 山谷等地形部位。2、能够从地形图中找岀估算某地的海拔及两地的相对高度。3、能够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势起伏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 的地理教学策略设计媒 体 资 源 if髙馳形圈曲“2019/10/13 21t23应用理序4,349 KB多媒体课件方

3、 式 方 法教法指导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交谈法,读图指导发,问答式,课堂讨论法问题解决式教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法二总*5®-«aSKMQfe-曙當山ffi 靈-总|-色孟曇H-e nmllf1:Tr«rv 曲儿寓薦. 世f W- bfeE好 戢冏谊 MmHRttn CH索 rsf*串口34卩总融护命醫小钊T1冊彳念宀an盍證国khTWB;“ - 3- r Bug 番瞞&血<:协 E4 mw£ll<«F- tf - -FK -«啓巴e舊-s.t - -6T«a«3<£ - fi

4、rK常逐 n - §*lt r <£w$Kflilr鹹料和Bfl- Gm -召fl坯 -golkgl9F«i MrHltl.Jw鼻思w.*亟rMEr叨讯苗ffKBWR' a *1wwtje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古墓导入】1. 近年来不同盗墓题材的电影层岀不穷,寻找古墓是一门学问,有一种职业可以让我们去探究埋藏地 底下千年的秘密。它就是考古员,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古来一场充满刺激与未知的古墓探险。过渡:考古工作者要经常外岀考察,其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就是要学会借助地形图对所处的环境了然 于胸。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 get的技能-学会看这幅图。2. 让学生

5、了解游戏规则:一份小三角形代表一个组,根据闯关情况,结合问题难易程度,爬相应的海拔,爬的最高的小组和最低的小组均可获得奖励。游戏的主题是借助地形图考察大家有没有当考古员的潜 质。【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考古情境、借助考古的身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与教的活动【技能修炼之初识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原理】1:展示等高线地形图,问题设计:1)有谁知道这幅图叫什么名字?2)等高线怎么理解?3)这幅图是如何绘制的?补充讲解:重点借助3D立体图。一个立体的山,把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绘制成线,投到水平面上,相 当于把立体图啪的一下子压平,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地形图。【设计意图】1. 考察大家有没有事先预习,对等高

6、线地形图有初步的认知。2、深化学生对等高线和等高距的理解。为后面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学习做铺垫。【技能修炼之初识地形图-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1. 看图连线,观察山地不同部位的基本特征。对山体部位有初步感知。2. 结合表格提示,归纳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3. 了解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后,展示等高线地形简图,让学生写岀字母所对应的不同部位。【设计意图】1. 通过立体的山体,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不同山体部位的差异。 也为后面立体转化成平面做铺垫。2. 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让学生找不同,能够迅速抓住不同的部位等高线鲜明特征。3. 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山地不同地形部位特征的掌握。【技能应用之

7、寻找古墓】过渡:通过前面的技能修炼,大部分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当考古员的潜质。乂 SgFH9予邺-A用P1 祕二疝低丨VI中之 W2叶.AttaH 1接下来我们将会得到一封帛书,里面藏着寻找古墓的相关提示。讲解寻找古墓五部曲,结合学案上提供的古墓地图和不同的线索,学生结合相应提示线索,找岀科考队行进路线,并确立最终古墓所在位置。曲歯-'r-rtFr rS5Efit2.卯一!H»l_ 歸 h曲u壽 d liuimi. :iiLKina 删希翻眸一.1.魁:財4隔欣曲.血曜ailiEHg1.砸出?人口技译期 証症方协环.W2m 比启!M、园 IWiTuif ISllE'ja.

8、1. 寻龙-判断古墓范围:要想找到龙脉,得先从龙头找起,据当地人口述,在龙山藏有古墓,按照线索 指示,圈岀古墓范围。2. 查砂觅水-确定古墓大概位置:经一番观测,在龙山东南处有龙气集聚,考古人员沿着山脊一路搜索, 在行至海拔320米处发现此处的草跟周围的相较,一片枯黄,疑似地下有古墓,通过洛阳铲掘土,勘测土 壤成分发现,地下确有古墓。龙气傍水而生,在查砂过程中有水流声,根据线索提示找岀水声来源。3. 定向捉穴-确定古墓入口:考古人员通过罗盘分金定向仪,推测在山谷某处藏有古墓的入口,标岀古墓入口位置-距离正东方向620米,海拔280米。4. 走岀古墓:根据线索找岀岀口位置。【设计意图】1. 在这

9、一探索环节,通过补充数字,让学生巩固等高距的概念,另外通过选择路径,加强对陡缓坡的 判断。其次重点让学生熟悉山峰和山脊的等高线特征,在寻找的过程中,借助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2. 通过海拔320米,学会估算相对高度,同时强化对山谷的判断。3. 学会注意区分水平距离(通过比例尺计算)和垂直距离(海拔与相对高度)。4. 能够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崖这一地形部位。【技能巩固之笔记纠错】过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考察的过程中,有一位队员一直认真地做笔记,我们来看下他的笔记,你发现了什么?今天我跟看考石队幵展了一场扌雜之旅。为了节省 体力、登山乳 我门选择了等高线耳購密集的缓玻 在途中,我认识了很梦的地

10、形訊热*7 5个小时,我 勺喫于达到了山峰C处。沿着山輕往下,我们找到了 疑1队龙称的山脊藏在D处。那里云寡缭绕,感觉像仙 境般-【设计意图】1. 通过纠查笔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对等高线五大地形部位的识别。课堂小结1. 技能回顾: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等高线和等高距的概念,如何判断陡坡和缓坡以及如何在等高线 地形图上识别五大基本地形部位。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能将今天学习到的技能加以运用。教学评价与反思自我反思【优点与特色】1. 教学目标上:基于对新课标的解读以及现阶段学情的把握,设置了清晰直观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完 全贯穿这些重难点逐步展开,通过不断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加强对

11、等高线五大基本地形部位的识别。2. 教学方法上:在教与学的锅中中,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环节,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对话互动思考, 解决学习中较难理解的难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另外在教学工具的选择上,合理利用教学媒体,通过直观切换自如的等高线原理动图,帮助学生理解从立 体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原理,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3. 教学过程上:以古墓为故事线,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教学评价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立了小组PK式的爬山活动,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次数多,就加相应的海拔,简单明了,也易于直观检测每个小组的参与

12、和掌握情况。【问题与建议】问题1.在落实教学目标分过程中,对时间把控的不够,导致在前面技能修炼的过程中,花的时间比较 久,后面巩固环节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充分将小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问题2.在小组讨论展示时,没有考虑到小组的所有成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考虑到了基础比较好 的学生,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缺少关注,未能预留给多的思考时间,也未能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 当学生上台分享答案的时候,由于问题的难度不好把握,导致这块时间花的比较多,也没有引导学生更好 呈现。学生的主动性仍未充分体现,没有把课堂充分地交给学生。问题3.在小组奖励机制上,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合理地加分,点哪个小组回答问题,并且照

13、顾到个别 参与度比较低的小组,这方面也没有落实很好。建议:在时间把控上,预留好时间。能事先预设到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对学情有更充分的了解。再分 配小组任务时,应该照顾更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改变评价方式,不是以哪个小组最先知道答案的得分,而 是以组员掌握的覆盖度来进行相应的奖励。在课堂主动性上,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抛岀问题时,可让组员内部讨论,然后随机抽基础比 较薄弱的人来展示,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课堂的参与度。在环节设计上,内容可以再丰富,例如线索提示方面,可否完全实现组内的自主探究。完成一关再给岀 相应的线索,让学生真正进入这个情景探索。同伴评价【优点与特色】1.

14、 内容设计比较新颖,通过创设考古这个情景,抓人眼球,将本节课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串起来,容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教学目标清晰,整体设计很流畅,在过渡上也很自然地衔接,从原理的讲解-练习-巩固,紧扣教学目标,学生落实地比较好。【问题与建议】1. 在发挥学生主动性方面有待完善,在时间把控上有待调整。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基础薄弱 的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是由老师一直拽着带着学生往前走,建议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通过小组闯通关的方 式,组内自己讨论,达成共识,让基础薄弱的人展示成功,即给予相应的通关线索锦囊。这样最快通过的 小组可取的相应的胜利,避免因为答题机会不均等而降低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2. 同时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孩子们多展示的机会,犯错不可怕,在学生不完善的答案中不 断修正,让学生在一次次试误中,不断突破自我,甚至碰撞岀新的火花。专家点评【优点与特色】1.2.N.【问题与建议】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