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2482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一、标识课题名称:道徳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二、简介部分1、标题:道徳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2. 序言:地域文化主要包括了该地域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存、民间文轩、风俗习惯、传统 技巧、生活习俗等等,是一定地域之内的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 称。教育与文化相辅相成,教育传承发展文化,同样对于儿童来说其生活中的文化则是他们生 命成长的根基,而这也是教育的基础,地域文化也应成为儿童生命健全发展的“庇护所”。在 小学道徳法治教学中有效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拓展小学生的道德法治学习发展

2、 空间3. 摘要:将地域特色文化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进行融合,追求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LI标, 而不是技术方面的U标,具体来说,就是追求地域特色文化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 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具体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活动,拉近学 生与课程的心理距离,地域特色文化对学生修徳和做人发挥巨大的作用,是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的沃土。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地考察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古田地域文化,关注家乡未来,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小手,用自己的大脑,投入到保护并发扬家乡地域文化的行动中去,使丰富 的地域文化为教育所用,为家乡的建设服务。4 内容结构图:(略)三、主体部分(一) 研

3、究问题1. 研究目的:(1)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系统归纳、总结、探索适 合我校实际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课堂教学的模式;(2) 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培养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调查 研究、实践活动、撰写小报告等方式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有关古田地域特色文化的 能力,从而深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悄感,让地域特色文化在品德教学中发挥最大 的效益。(3)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地域特色文化先融合 的教学资源,形成优秀的教学示范课例,提高参加研究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师生的地域文化素养。2

4、. 研究意义: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因此,在教学 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徳育课程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 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环境与 历史背景,必将形成文化差异。而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是学生良好品徳形成的乂 一方沃土。古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 古田人勤劳善良、勇敢豪爽的性格特点,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古田文化。学校教育工作若能自觉 链接起地域文化,在大量的教育活动中掌握运用特色文化的规律,必然会为刷新学生道徳成长 历程

5、,提供有利的平台,也让学校教育工作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旨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地考察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古田地域文化,关注家乡未来,引导他们用 自己的小手,用自己的大脑,投入到保护并发扬家乡地域文化的行动中去,使丰富的地域文化 为教育所用,为家乡的建设服务,这样的课题研究是很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3. 研究假设:(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中有效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2)搜集、整理、编撰基于古田地域特色文化(陈靖姑文化、库区文化、食用菌文化、 家乡的名人文化、朱子文化、美丽乡村文化、华侨文化、物产饮

6、食文化)的资源,构建道徳 与法治课程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合的途径与策略;(3)地域特色文化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资源库的建设研究与案例研究。其中, 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道徳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构建地域特色 文化的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徳品质的主要途径、策略是研究 重点。4. 核心概念:1. 地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指在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 的文化传统。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存、民间文学、社会习俗、乡贤文 化、物产饮食、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定地域范圉和历史时期内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随

7、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地域文化不断地被注入人的思想和悄感,不断地被 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不断与其他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地域相关的 文化现象和以地域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传承性、流行性的特征,因而,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古田县的地域特色文化有:陈靖姑文化、食用菌文化、库 区文化、美丽乡村文化、朱熹理学文化、华侨文化、物产饮食文化等。2. 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道德与 法治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时间的教学理念。在道德与法治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教育途径、指导方法和学习的方

8、法,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 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有U标、有讣划、有重点地开展品德教学活动,将社会生活呈现在学生 面前,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感受社会生活当中的价值冲突以及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 突,进而实现自我反省、自我认知以及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徳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1. 理论基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将地域特色文 化和道徳与法治学科教学进行融合,追求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U标,而不是技术方面的U标, 具体来说,就是追求地域特色文化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具 体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

9、学融合的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课程的心理距离,地 域特色文化对学生修德和做人发挥巨大的作用,是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沃土,是学校教育可以 充分利用的道徳内容,教师要以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导向,通过教学设讣,以符合学 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地域特色文化,把相关的内容承载更多的信息, 给学生以积极的教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德育课程 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 相关研究成果纵观国外许多国家的教育推进进程,都不约而同重视学校教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突出 教育的地域性、乡土化。关于地域文化资源的德育

10、功效,最具代表性的有苏霍姆林斯基、洛扎 洛夫、蒙台梭利,他们都曾指出环境对人的感染、熏陶和塑造作用。在日本,学校十分重视德 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不少地区根据本地本校特点,编印乡土德育教材,通过收集本地区历史 名人故事、汇集民间传说、摘抄历代赞美家乡的名句佳作,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 同感和热爱心。我国近儿年来很多学校就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很多探究,在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知名网站,都能检索到数十条关于“地域文化”与品德学科整合研 究的成功案例。虽然各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小同大异,但对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也提供 了许多借鉴之处。但他们发掘的地域文化的着眼点不一,甚至不

11、加筛选,随意性极大,有的过 多依赖传媒,大量使用网络信息,造成有价值的地域特色文化被埋没和闲置。(三) 研究程序:1. 研究设计该课题研究根植于教学实践,始终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和研究对象,辅之以教学沙龙、 问题探究、专题论坛等活动,力求通过学习、实践与研究,努力转变教学质量增长方式,切实 提高硏究效应。本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21.52019.6)课题准备阶段查阅文献,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设计实施方案,形成课题申报材料。自2019年8月本 课题申报批准立项之后,课题负责人就聘请了林斯坦教授作为课题指导专家,同时组建了以省 级学科带头人,县首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骨干力量的

12、课题实验组,确定了试验班级和学生。 随后课题负责人带领实验组教师作开题报告,组织试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著作,领会其精神实 质,进一步了解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真正做到 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同时,课题 组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口标、研究意义等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 究实验作准备。第二阶段(2019.72021.3)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包括中期验收)为了配合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营造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组建了以实验教师为主体的学习 共同体。确定研究口标和内容,调查了解地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

13、合的现状,发 现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分析成因,为课题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课题组教师每周集中一次进行理 论学习,通过各学科主讲、沙龙研讨、讲座、公开课、评课等形式反馈本周学习心得、困惑及 经验总结,每学期开展一次学习研讨活动。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拓宽课题研 究的参与面,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三阶段(2021.32021.8)课题总结鉴定阶段本阶段主要的工作为组织结题,2021年6月初,课题负责人林子英老师召开了课题组成员 会议。会上课题负责人林子英老师再次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前景,布置了课题验 收需要准备的材料等一系列工作,包括论文、结题报告的撰写、教案、教学设汁的收集、

14、整理 等。之后,实验教师上交材料,课题负责人对各实验教师上交的材料进行审阅、修改、核对形 成课题研究报告,填写课题研究鉴定书,接受课题组专家的指导评审并并装订成册上送申报结 题验收。2. 研究对象: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是本校1-3年级学生3. 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地域文化与品徳学科教学融合的各种资料和文 献,加以分析与研究,解决实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学校学生学习品德课活动现状及成因,以及学校品德课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对地域文化的运用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3) 教育观察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比较、地域文化与

15、品德学科教学融合 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思想素养的提高。(4) 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 寻求地域文化与品德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的教学策略。(5) 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 的规律及方法。4. 技术路线(1) 研究的总体思路首先,根据省规划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结合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确定了道徳与法治 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选题。其次,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权 威政策文本,了解

16、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选取地域文化与德育融 合方面有成功经验的日本,以及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知名网站,都能检索 到数十条关于“地域文化”与品德学科整合研究的成功案例,从理念、体制机制、路径、模式 及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战略构想提供参考。 然后,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地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策略研究的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得出的总结与启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德与法 治学科教学融合地域特色文化的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的构想。(2) 技术路线图(略)(四) 研究发现或结论如何引导学

17、生因地制宜挖掘家乡优秀的地域文化,加强小学道徳与法治教学和地方特色资 源的融合,将“凝固”的家乡地域文化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得以施教,并在教学中得以传承、 发展与践行,是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两年来孜孜前行的方向,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已经初步形 成了以下课堂教学模式:1、结合教材,利用课内资源融合地域文化教材是小学道徳法治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中所涉及的活动案例是教学中最为基本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在新课改下,小学道德法治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道德法治学习和运 用的部分,如教材中的“道德法治与生活”等等,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这些内容,渗透地域 文化,让学生在道德法治学习中自然感受身边生活中的文化

18、,使道德法治教学更具有人文性, 更有道德法治味。如,可以定期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搜集古田县流传的故事,让学生把听来的故事进行整理 然后讲一讲,如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乂能让学生对身边的地域文化产生熟悉感和亲 近感,从而达成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使命。2、立足课堂,在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传统的小学道德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与其生活 环境相分离,这一弊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道徳法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课程知识 结构,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因地制宜地建立小学道德法治课堂,关注本地的乡土文化,在 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小学道德

19、法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学生必须具备 的道德法治能力之一,笔者认为从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是让学生想要说、愿意说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 “家乡解说员”主 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家乡的风味特产、地理环境、风土人悄、节日习俗等 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所独有的乡土风情,曲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耳所闻、亲身所感的,可以很 快、很好地保存在学生的头脑中,在搜集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悄,并且 在交流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乐意去说。但如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觉有困难,可以先指 导学生写出一段或是一篇解说词,然后让学生先进行朗读

20、,如此既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乂能 锻炼学生写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家乡地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 热爱之情。3、拓展延伸,融地域文化于道德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中新课标提出道徳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学生最为熟悉的乡土文化是学生 开始了解社会、动手实践、深入思考的绝好载体。道徳法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 会走出课堂,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去体验、实践、探索、创造,而地域文化是道徳法治综合实 践活动的最佳源泉。在小学道徳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必然会给道徳 法治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如古田县山奇水秀,风光旖旎;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都充满着山乡之美

21、、之趣。 在道德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如果合理地组织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 书本中走出来,让学生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或是组织学生做一些节日中的美食,如粽子, 然后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进行展示;或是组织学生去感受一下自然风光;或是在节假日的时候 让学生去走访老人、调查访问等,或是去本地的一些特色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写出调查报 告等,这些道德法治实践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乂能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增强能 力,更能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丰富德育素材,融地域文化于德育中民间地域文化历来是书面语言重获生机的活水之源,可以说乡土是文化的精神故乡,在

22、乡 土文化中有着学生最为熟悉、最亲切的气息,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 乡土素材,是小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绝佳平台。在本土文化教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 有心人,在自然风光中,在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中成为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走进本土生活, 不断丰富自身的素材库。其次,还应带领学生体验本土生活,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接触自然、深入社会,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学生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 找新奇。(五)分析和讨论小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的初步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便是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23、豪感,让学生 更加的了解这个社会、了解我们的祖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 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的将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的进行整合,是当前大多数教师都在思 考和探究的问题。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知识的源泉,将教学回归于生活,有效的整合生 活资源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将地域特色文化与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1. 丰富学生情感,渗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德育教育作用著名的教育学家苏牧霍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情 感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一一热爱祖国的理性惜感上。”小学生

24、由于自身认知的 限制,其在小学阶段主要接触的就是家乡文化的熏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渐 的融合本地特色地域文化,不仅仅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内在的爱家乡的悄感,更可以进一步的渗 透道徳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逐渐引导学生丰富自身情感,让学生为自己家乡的文 化而自豪,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古田地域文化也是如此,古田地域文化主要包括:陈 靖姑文化、食用菌文化、库区文化、美丽乡村文化、朱熹理学文化、华侨文化、物产饮食文化 等。这些文化,大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朱熹理学文化,小到美丽乡村文化,都是具有鲜明的地 域特色并且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教师在进行

25、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文化融入其中,更 能逐渐的丰富学生的惜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皿。2. 充实教学内容,融入健康积极的生活理想态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可以说学生在小学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的行 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雏 形的培养。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仅具有生活性、活动型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还通过其特有的开放性能够融入更多的教育内容,从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起 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 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通过渗透

26、古田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还能让学生通过一些优秀的传统故事 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百折不挠、勤恳务实的精神。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就是要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生活实例来教育学生,让学 生通过探究实践发现其中的道理,而古田地域特色文化乂恰恰给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良 好的教育土壤,教师可以借助其中的教育故事来逐渐教育学生,比如让学生感知华侨文化,来 让学生感悟游子离乡的思乡之情,并且学有所成之后回报家乡的情感,通过物产饮食文化来养 成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通过朱熹理学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理学精神巨。通过点点滴滴的培养, 逐渐的树立起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3. 感悟地域特色,培养学生

27、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地区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秀的传统民俗精神、民俗文化等,还给予了继承者继 往开来,逐渐创新的责任。因此在进行地域文化的学习感悟过程中,也是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教师将地域特色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的相结合,是追求“教 育育人”,通过特色文化来逐渐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自身个人 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结合地域文化的各种事件活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 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教育U标,更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逐渐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组建的 引导学

28、生,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逐步打造一个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综合 发展为U标,以地域特色文化教育为手段的高效课堂。古田文化作拥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中,就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 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六)问题及建议1、存在问题:虽然地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优势,但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堂的开展中依旧还存有不少应用问题:(1)教师在教学中太过于主导,反而忽视了地域文化在课堂当中的渗透,无法突显学生 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更别说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2)地域文化的应用不恰当,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29、兴趣。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以及所能参 考的教学实例也不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地域文化的应用不恰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得 到激发。(3)因教师过度重视教学结果,让区域文化的使用过于表面化。(4)本课题组成员的现有教学实际悄况与课题研究的时间冲突,使个别教师不能有更充足 的精力和时间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一定难度。(5)部分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方面存在功利主义思想,大多都是为评职称而做课题,并没有 足够的准备去主动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潜心教科研,这种功利性心理势必影响教师对课题研究 的深度与结果导向性。2.提出建议: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

30、于进一步的改 进与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在一一研究的课题外延过大,与日常教育教学的“切合点”很难准确 把握;地域文化的德育课程内容还不够丰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还不全面;研究的口标性不够 强,随意性较大,研究的深刻性不足;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整合等等。(1)我们将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续研究,继续和 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借鉴成功案例、经验,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继续提高教师的 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使其不断提高。(2)多组织教师出外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站在较高的理论平台指导教学实践,并引 领课题组老师成为古田县教科研的领

31、头羊,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强有力的辐射力量。(3)继续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勤于反思,总结不断提升的教研思路,培养学生的服 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让课题研究之路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有成效,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 与品位。四、主要成果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倾力协作,不断反思,不断扬弃,依托古田县首届名师 培养工程这一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班级学习共同体为载体,扎实 开展研究,带动了学生学习潜力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的实践中得 到了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学校方面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激活了学校办学潜能,凸显了学校教育特色。我们在地域文化资源 开

32、发与利用的研究中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全面提升活动效能。注重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开放性, 让学生乐于实践;强调实践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性,让学生善于实践;尊重实践主体的自主性, 让学生敢于实践。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是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机会,一个表现 才能的舞台,而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自主的地位。除了教师必要的指导,所有 的实践活动,均把学生推到第一线,鼓励学生大胆地走进社会、亲近自然,融入生活。以古田 地域所特有的陈靖姑文化、食用菌文化、库区文化、朱熹理学文化、华侨文化,物产饮食文化 等人文资源,不断拓展学校德育渠道。充分开发和利用家乡所特有的食用菌文化,组织学生开 展形式多样、

33、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研究的方向及U标,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地域资 源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汲取乡土文化精 髓,校本教材乡土音乐、依依笑笑学书法、依依笑笑学剪刻、美丽的家乡一 古田破茧而出,让学校的特色教育彰显,提升了学校办学美誉度。2、学生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课题的引领,加深了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陶冶他们热爱家乡的 情感。通过进一步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了学习题材,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达到了提升学 生能力的的。面对传统的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烦:一成不变的课堂形式、老师滔滔不绝的

34、 讲解。在这样的课堂中不要奢望学生会有多少学习的*,他们有的只是无奈。而研学活动课完全 避免了那些形式,学生自己成了活动的主体。他们从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悄感体验,享受到了学 习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他们就能把自己放到实践活动当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 学习真正的知识,获得真正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他们改变了对学习原有的态度,变得积极 主动,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在社会化大教育观念的背景下,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 组织地参与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在富有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自己确立的社会综合性小课题的研究中,了解社会,并获得 某些小小

35、成功,从小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同学的作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 森林获市“创森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三等奖;学生在每次系列活动后,他们将在反馈材料 和评价信息中,以及为他们安排的成果展示中,获得荣誉、自豪和价值体验,并能通过对活动 经历的反思,积累经验完善自我,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大大增强。3、教师方面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锻造了科研型 教师队伍。教师的角色改变了,由教学权威者转向“平等参与者”,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 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我们的课题从开发到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井然有序,都凝 聚着我们每一位课题研究成

36、员的心血,山于参加课题实验,教师们外出学习、实践(课例展示、 课例点评)的机会多了,课题组成员经常在一起研课、磨课、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同伴之间交 流的机会多了,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专家及时排忧解难、指点迷津,从而走出了 “专 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专业成长之路。课题组的许多成员为县、校做讲座,上示范 课,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对同年段同学校的老师产生了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涌现了一 批教科研骨干,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发表论文】1. 课题组负责人撰写的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品德地理题材的教学策略,撰写的论 文妙用新媒体技术助力小学品德高效课堂,撰写的论文挖掘小学品德教材资源

37、 优化审美 教育;2. 课题组核心成员论文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发表于CN 刊物课程教育研究。【专题讲座】1. 课题组负责人开设专题讲座信息化教学设计获得好评;骨干教师教硏能力提升的 实践策略获得好评专题讲座;2. 开设讲座:基于学生发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市级讲座);2020.4开设讲座:小 学道德与法治认知领域的测量与评价(省级讲座);2020. 6开设讲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命题的思考(市级讲座);2020. 11开设讲座:品德与社会命题中的 困惑与思考(市级讲座);2021. 3开设讲座: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质量监测 的思考(市级讲座)

38、;2021. 4. 28开设讲座:学科素养视野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 性的思考(市级讲座);2021.5开设讲座: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课的探索(市级讲座)。4. 2020年4月开设题为道德与法治“绘本”教学建议专题讲座,效果良好。5. 2020年5月11 0,在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研讨中开设微讲座领会指导纲要, 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6. 2020. 7讲座:基于“个性化”小学教育向度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县级讲座:所 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一遇见,我的论文写作之路。【公开课(含示范课、观摩课、指导课)】课题组负责人大家排好队公开观摩教学,效果良好;2019. 12指导的课例黃鼠狼给 鸡拜年,

39、被评为福建省2018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2020. 4为县教研活动执教道德与法治展示课上课了,荣获好评。2019参加古田县技能大赛,获得品生品社学科一等奖,2019年12月1日,在县开展的片 区教研活动中,执教画语文观摩课。2021. 5在县开展的“远程助力共享共研协同发展”城 乡互助教学活动中,指导老师执教传统游戏我会玩现场观摩课。2019年12月1日,在县开展的片区教研活动中,执教起点和终点科学观摩课。2019 年12月13 0,承担校级公开课雨点儿,2020年4月11日上校级公开课古对今,2021 年6月12日上校级公开课修改病句。【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主

40、持或者参与的多项课题顺利结题或者顺利进行。2019. 10-2021. 10省级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主持2019. 8-2021. 8 市级课题市级课题在线互动课堂助力薄弱校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加 市级德育课题“兰心蔥质 敦品立徳”校本德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2019年12月结题)【比赛、获奖】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林2019. 12入选为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中小学名校长后备人选培养对象2021. 4. 27被 评委古田县首届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学名师培训班“优秀学员”:五、参考文献1 王向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 范大学.2019.2 武辰阳.试论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德语教学2016.3 李成明.依托社区的地域文化,打造校园“荷文化”特色J.道德与法治.2019.4 陈钟山.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 2019(9).5 胡听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政六、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