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6952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1、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教师马上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可以被3整

2、除,这样几个回合,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就会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对新知的探求中。2、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的水

3、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会回答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教师接着问: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会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求。如果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要求商场门口的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被推入更深的疑问中。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人开始拿出3万元,一个人拿出2万元办公司,一年后,公司获利10万元,请同学们帮帮他们,怎么分他们才能觉得公平合理呢?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