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的策略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8043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生的策略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问题生的策略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问题生的策略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生的策略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生的策略 (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应对“问题生”的三大策略“问题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太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行为上表现为懒散,与社会上的人频频接触,对认真学习的同学讽刺挖苦,并有攻击其他同学的倾向。他们不守纪律、不服管理,在情感、行为上常常与班集体对立。他们是班级管理中的“瓶颈”。作为班主任,正确对待和引导这些“问题生”,可以采取三大策略,确保班集体的发展协调一致。一、建立个人威信,积极加强引导适度的个人威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班主任的个人威信,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问题生”的成长与进步。班主任的个人威信,一是知识威信。学高为师,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教学艺术使得班主任倍受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形成

2、自身的知识威信,对“问题生”能产生无形的引导作用。二是人格魅力。那种严于律己、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堪为楷模的班主任,将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问题生”的尊重,对他们产生“身教”的效果。三是管理水平。对于“问题生”中形形色色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有的应该当机立断,有的则须通权达变,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加以引导。班主任要全面了解“问题生”,既要了解学习情况,又要了解生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对“问题生”管理要坚持既有全面性原则,又有个性特征;既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做到严与爱的相互统一。二、主动把握工作,科学加以防范对“问题生”的异常举动,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做到心中有数。发现苗头,应及时了解情况,力争把

3、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经常置身于学生之中,做学生的朋友,甚至可以做学生的学生,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接收有关“问题生”中的多种信息。应当养成从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异常现象中,发掘其隐含的异常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炼就一双识别事故隐患的“火眼金睛”,把握住消除隐患的契机,阻止隐患进一步扩大,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构筑一条无形的思想防线。三、加强教育管理,做好转化工作一是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自卑感较强,自暴自弃者,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使之树立起信心;对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能力也较强而又调皮者,要委以具体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际锻炼中转变和提高;对那些态度冷漠,与同学、老师和班集体有对立情绪

4、者,要与他们多沟通,从感情入手来转化他们;对有不良嗜好者,不宜对他们的行动简单禁止,而应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的方向上来。二是积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要力求全面、细化,只有做到制度完善,堵住“问题生”的违纪违规途径,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注重批评方法,尊重逆反心理。首先,批评要尊重事实,不要随意夸大事实,上纲上线,不要妄加推测,把可能说成现实。其次,批评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并允许他们申辩。不要对他们横加指责、挖苦讽刺,也不要对其视而不见、漠然置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四是反复抓,抓反复。“问题生”犯错误容易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不应该把它看成是过去错误的简单重复,更不能认为是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而要善于在每次反复中看到前进的因素,并因势利导促其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