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236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班别:姓名:学号: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 O 水平抛出的, C 点的坐标为( 60, 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v0=_m/s,物体经过B 点时的速度 vB 的大小为vB=_m/s. (取 g=10 m/s2)2.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x 相等的三点 a、 b、 c,量得 x=0.10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0 m,h 2 =0.20 m ,取 g=10 m/s 2,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 1)物体被抛

2、出时的初速度为 _m/s;( 2)物体经过点 b 时的竖直速度为 _m/s.3.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白纸片上只画出了表示竖直向下方向的y 轴和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后一部分,而且漏标了抛出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这位同学希望据此图能测出物体的初速度,请你给他出出主意:( 1)简要说明据此图测定该物体初速度的方法_.( 2)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 _.( 3)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测量的结果:v0=_.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 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 图 中 的a 、 b 、 c 、 d 所 示 , 则

3、 小 球 平 抛 的 初 速 度 的 计 算 式 为v0=_( 用 L 、g 表示 ),其值为 _(取 g=9.8 m/s2),小球在 b 点的速度为 _.5.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 _(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 x 轴和 y 轴,竖直线是用 _来确定的 .(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 轴,两段 y 辆位移之比为 _.(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

4、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 5)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 ,测得坐标为( x,y ),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 _,真实值为 _.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理1如图5-8-6 所示,是本实验中选定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图中A 为打下的第一点,各相邻点间时间间隔均为T,有关距离标示在图第1页共4页中,当打点计时器打C 点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若以打A 点时重物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则打C 点时,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为.A BCDEFS19.51S2S312.42S415.7图 5-8-6图 5-8-42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

5、得纸带如图5-8-4. 其中 O 是起始点, 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 个点 .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 到 A、B、C 各点的距离 ,并记录在图中 (单位 cm).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 ,应记作 _cm.该同学用重锤在 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 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 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 ,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 , (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 表示 ).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另一位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

6、,也用重锤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不过他数了一下: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 数起,图中的 B 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 个点.因此他用 vB=gt 计算跟 B 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 ,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3在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用天平称得重物的质量为m 0.5 kg ,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纸带上的O 点是第一个打印点, A、B、C、D、 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图中数据单位为毫米),已

7、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 m / s2 。选择 B 点为初始点, D 点为终点,则从打下 B 点到打下 D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_ J;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Ek _ J。(保留3 位有效数字)OABCD单位:mmE0125.0195.0280.0381.5497.54.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21.0kg.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9.8m/s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纸带上的第1、2 两点距离分别为0.18cm 、0.19cm 、0.25cm,可看出其中肯定有一个同学在操作上

8、有错误 ,错误同学是,错误操作是.若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 A、B、C 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分别为15.55cm 、19.20cm 、 23.23cm, 当打点计时器打B 点时 ,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为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第2页共4页高一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参考答案)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答案: 222解析: 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v0=s60 102=245m/s=2 m/s2h10 2g10B 点的竖直坐标:yB=12=1(40 10 2 )2) m=0.2 mgt×10×(222vB=v02vy2=v022gh = 2 22

9、100.2 m/s=22 m/s.2、答案: 1.01.5解析:( 1) ab c,水平距离相等,则对应相等的时间,设ab,b c,平抛运动时间均为T.则由 x=v 0Th=h 2-h1=gT 2 得: T=0.1 s,v0=1.0 m/s. ( 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h1 h20.100.20v =v 中时 得: vby=m/s=1.5 m/s.2T20.13、答案:( 1)画出三条两两之间等距离(x)的与 y 轴平行的竖线,分别与轨迹曲线交于A 、 B、 C 三点,过这三点各作一条垂直于y 轴的线 .测量 A 、 B 之间的竖直距离y1 和 A 、C之间的竖直距离y2 ,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初

10、速.(如图示)(2)刻度尺(3)xgy22y14、答案: 2 gL0.70 m/s 0.875 m/s解析: 从图中所点位置特征可知,记录小球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设为T,在竖直方向上,s=gT2=L,在水平方向上, v0 =2L =2gL ,又小球经过 b点的竖直分速度vb 3L3T5=gL ,小球通过 b 点的速度为 v= v02vb2=gL2T225、答案:( 1)看小球在末端是否滚动(2)重垂线第3页共4页( 3)13( 4)坐标原点应建立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5) xggx(r 为小球半径)2 y2( y r )解析:( 1)( 2)略( 3

11、)竖直方向小球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两相邻相等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之比为 13.( 4)略(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和第 2 个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 3,任一点 M 的坐标为( x,y),则 y= 1gt2,v0 t=x,故 v0=xg,因真正抛出点应在球心处,故真实值为22 yg( r 为小球半径)x2( yr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理1、 (1)位置(2)1 m( S3S1 )222T(3)1 m( S3S1 )2mgS222T2、 OC , 15.70 1.22m, 1.20m ,大于, v 是实际速度,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1.23

12、m ,小于, v 是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对应的下落高度比实际测得的高度要大 .3 0.914; 0.9084、先放纸带后通电源,则物体在1、 2 两点运动不是从静止开始的,不符合实验要求.若 v00 ,则经过 0.02s 的时间 ,位移h1 gt 219.8 0.022221.96 10 3 m0.196cm不会超过2.0mm. 打 B 点时 ,EPmghB1.0 9.8 19.210对应 B 点速度hChA(23.2315.55)10vB2T20.0221.88J21.92m/ s动能增量E K1 mvB211.0 1.9221.84J22【答案】 丙先放纸带后通电源1.88 1.84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