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698173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材料试题答案复习思考题 1习题 1一、名词解释 滑移、孪生、加工硬化、滑移系、形变织构、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热加工二、填空题1常温下,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和( )两种。2与单晶体比较,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和( )。3在金属学中,冷加工和热加工的界限是以()来划分的因此 Cu(熔点为 1084)在室温下变形加工称为( )加工, Sn(熔点为 232)在室温的变形加工称为()加工。4再结晶温度是指( ),其数值与熔点间的大致关系为( )。 5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大小取决于()、( )、和( )。6aFe 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分别为()和( ),滑

2、够系为( )个。7强化金属材料的基本方法有()、( )、( )和( )。8冷变形后的金属进行加热,当温度不太高时,金属内部的晶格畸变程度(),内应力( ),这个阶段称为()。当加热到较高温度,晶粒内部晶格畸变( ),金属的位错密度( ),使变形 的晶粒逐步变成(等轴晶粒),这一过程称为( )。三、简答题1.为什么细晶粒的金属材料其强度、塑性均比粗晶粒金属好? 2什么是加工硬化?试举例说明加工硬化现象在生产中的利弊。3用冷拔紫铜管进行冷弯,加工成输油管,为避免冷弯时开裂,应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4已知 W、Fe、Cu 的熔点(见教材),说明钨在 1000、铁在 800、铜在 600时的加工变形

3、是处于什么加工状态。5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哪种方法较为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6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1)滑移面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滑移方向是原子密度最大的方向。(2)晶界处滑落的阻力最大。(3)Zn(密排六方)、 a一 Fe、Cu 的塑性不同。 7简述加热温度对低碳钢的冷塑性变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8在图 210中的晶面、晶向中,哪些是滑移面, 哪单是滑移方向?就图中情况能否构成滑移系?四、判断题1由于再结晶的过程是一个形核长大的过程,因而再结晶前后金属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2因为体

4、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数量的滑移系,所以两种晶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完全 相同。()3金属的预变形度越大,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4滑移变形不会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变化。()5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6为了保持冷变形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应采用再结晶退火。()7热加工过程,实行上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这两个重叠的过程。()8孪生变形所需的切应力要比滑移变形时所需的小得多。()五、选择填空1体心立方晶格金属与面心立方晶格金属在塑性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两者的()(a)滑移系数不同(b) 滑移方向数不同( c)滑移面数不同(d)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指数不同2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

5、。( a)强度下降,塑性提高(b) 强度和塑性都下降(c)强度和塑性都提高( d)强度提高,塑性下降3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则()。,( a)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b)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 c)形成柱状晶,强度升高(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4能使单晶体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为()。(a)正应力 ( b)切应力 (c)复合应力5变形金属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 晶型是( )。(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 b)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形成新的晶型6再结晶和重结晶都有形核与长大两个过程,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改变。( a)温度( b)晶体结构 (c)应力状态。7冷热加工的区别在于加工后是否留下()。( a)加工硬化 ( b)晶格改变性 (c)纤维组织8钢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 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索异构转变,而钢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