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5084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计基础的“导学式”探索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但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教材和学生两方面: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生文化基础不牢、自学能力不够、缺乏实践体验等。这种现状曾令笔者困惑,也促使笔者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长久的思索。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专业理论的学习,尤其需要教师的“导”来引领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我们该从何导起?如何导法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把精力放在导趣、导疑、导思、导法、导评、导行等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能

2、力。一、导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的时期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哪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兴趣呢?1. 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当前,机电技术飞速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 应用技术越来越尖端。 “爷爷小的时候,出行只能靠步行;父亲小的时候,可能骑自行车;而我们现在就已学会了开电动车、摩托车,甚至是小汽车”,这些,学生很容易接受。“爷爷小的时候,可能没见过电器;父亲小的时候,电视机很稀奇;而我们现在,智能化的住宅、便携的家用电器比比皆是。”这些,学生也能接受。而所有的这些,

3、 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希望,是产生兴趣的第一站。2. 选用适当的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专业理论的学习之所以难以理解,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没见过”(如果学生理论基础不牢,理解起来就更难了) 。所以,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必须尽可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动得起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利用教学模型。 一方面,因为模型直观,学生获取的知识最直接;另一方面,模型动起来后,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讲“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时,笔者带领学生用硬纸板或细木条自制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 再通过演示、 讲解、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

4、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当然,专业的学习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模型。没有模型时,该怎么办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会带给学生图、文、声等视、听觉冲击,还具有动画演示功能。又如,讲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时,笔者利用Flash 等软件制作的动画演示不同机器的动作过程,让学生对机构的动作过程领悟很快。教育家赞可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作为教师, 首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开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是成功的开始。二、导疑“创造始于问题。”学则生疑,疑则思进。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

5、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发悬念,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例如,为了有效“导疑”,在讲解各类传动机构之前,笔者会尽可能找一个相关的应用实例,然后问学生:“这种机器是怎样实现动作需要的呢?”、“你能想象这种机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如果这个零件坏了,怎样更换一个新的零件呢?”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产生新的问题,就不能培养创新意识。笔者常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和触类旁通的意识,从而能有效地开展自主研究型学习。三、导思“学贵有思”。导思,就是要启发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想”、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有效解决心中的疑惑。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这节课上,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从动件的

6、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的结论,笔者采用了逐层剥笋的方法设计了两个较为浅显的情境问题:“看了凸轮机构的动作后,能说说从动件的循环动作可分为哪几个过程吗?”然后提问:“在整周运动过程中,凸轮机构的向径与从动件的运动有什么关系?”自然,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笔者期望的答案。可见,思考的过程就是问题的探究过程。追根溯源,层层深入。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四、导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听和看固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但远远不如直接参与的印象深刻,不如直接参与更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实习、情境教学、项目

7、设计等活动,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参与活动。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 “讨论式”导学法。课堂讨论是指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发表看法,从而互相启发,相互学习,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模式。例如,在“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课堂上,笔者先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组(通常每组以4 5 人为宜)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获得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思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上讲台与全体学生交流,从而确定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基本方法。“讨论式”的课堂上,教师就像

8、一个舵手,紧紧把握航向,及时调整航行的角度与速度。在努力创造最佳学习氛围的同时,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想好下一步该如何指导、怎样加强其自律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使讨论式的课堂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2. “触类旁通”导学法。触类旁通,就是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后,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只有让基础知识娴熟于心,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技能;只有掌握了应用技巧,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课堂上,笔者以尖底直动型盘形凸轮为例,重点讲解从动件作等速运动规律时尖底直动式凸轮的轮廓曲线的设计。然后,拓展到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最后,在课外作业上,

9、 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平底、滚子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如此一来,学生既掌握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也学会了在机械零件设计过程中“触类旁通”,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导评“以评促学”。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多元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知识的评价和发展能力的评价相结合等方面。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师评表。其中,自评表主要突出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

10、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互评表中重点突出小组成员对其他组员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自主探索能力、个体完成任务情况、团结互助程度和虚心学习程度等方面进行互评;而师评表侧重于对各小组集体意识、小组间任务完成情况和小组间竞争意识的测评。评价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中,及时对每位学生的积极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对每位学生的独特之处、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表示赞赏;对学生不足的地方给予恰当的点拨;尽量以赏识评价为主,注重动态发展性评价。 当然,激励并不是对学生一味赞赏或“藏拙”,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端正学习态度、 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样一来,学生不只从纵向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横向比较到与同学的差距,更通过测评加深了对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理解,从而自觉加强自律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的培养。六、导行“导行”,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学习习惯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质疑、课堂笔记、复习、作业独立完成及订正、学习小结等自主学习行为。职业素养既包括言谈举止等个人修养和传统意义上的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的品质,也包括团结、竞争、承受挫折意识的培养等,还包括熟练的职业技能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机会,指导这些行为、习惯的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导趣、导疑、导思、导法、导评、导行是体现教师主导性作用的手段,其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促其成为身心健全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