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09817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回答问题。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   (_)   (2)因请其对 (_)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

2、白事”。_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_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 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上联:轻风_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2.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3. 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_。2.请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  &

3、#160;(   )   A.拜见 B.到(2)甚聪惠   (   )   A.好处 B.同“慧”,智慧(3)儿应声答曰   (   )   A.叫做 B.说3.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对话的意思。_(2)对

4、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代词。坠-掉,落。于-在,到。遽-立刻,急忙,马上。契-用刀刻。是-指示代词,这儿。吾-我的。之-结构助词,不译。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其-他,代词。者-的地方。求-找。之-剑,代词。矣-了。而-但是。若-像。此-这样。不亦惑

5、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5.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

6、:“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n),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语:对说。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昼寝:午睡。托寐:假装睡着。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值:(_)A值班。   B正当。因:(_)A于是。   B因为。(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时:(_)A当时。   B顿时。觉:(_)A睡觉。 &

7、#160; B觉察。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_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6.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陈

8、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期待 B.期望 C.一起 D.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理睬 B.顾虑 C.回头看 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9、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A.待人有礼貌 B.做人要守信 C.说话要有理 D.知错要改正7. 古文阅读。赵普读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hé)户启箧(qiè)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hn),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注释)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阖户:关门。箧:小箱子。竟日:整天。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

10、的死。则:乃,就是。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谓:告诉。当涂:当道,当权。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粗略地阅读。士:读书人。1(理解词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普少习吏事(_) (2)及为相(_)(3)家人发箧视之(_) (4)肃遂拜蒙母(_)2(合理选择)下列加点

11、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C.跪而拾之以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体会含义)翻译下列句子。(1)太祖常劝以读书。_(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4(比较辨别)仔细研读两则文言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1)_(2)_8. 课内阅读。子曰:“温_而知_,可以为师矣。”子曰:“见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也。”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_9. 阅读理解。滥竽充数

12、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齐宣王:齐国的国君。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南郭处士:南郭先生。说:“悦”,喜欢、高兴。廪(ln)食(sì)以数百人:官府供给的粮食和那几百人一样。湣(mn)王:齐宣王后的继任国君。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必三百人(_)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A.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B.溜须拍马,喜欢阿谀奉承的人C.夸夸其谈,经常言过其实的人

13、10.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蝴蝶泉(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jiàn  qiàn)。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xià  jià)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东向漱根窍而出  东面(   )   向东(   )  (2)清洌可鉴  

14、照(   )   镜子(   )  (3)过五月乃已  已经(   )   停歇(   )3解释带线字的意思。  (1)倚崖而耸立(   )  (2)东向漱根窍而出(   )  (3)清洌可鉴(   )  (4)五色焕然(   )  (5)游人俱从此月(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洌(   )   耸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15、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_  (2)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  _11. 小古文阅读。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善鼓琴(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善哉(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志在高山(_)意向,心里想着。记号。记载的文字。伯牙所念(_)惦记。说,读,诵读。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

16、。A.伯牙弹的曲子,钟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B.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听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D.钟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笔流畅优美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

17、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13. 课外阅读。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颦:皱眉头。里:邻里。美:认为美。归:回去。挈:带着。妻子:妻子和儿女。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东施效颦(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

18、里之丑人见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_4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用原文语句回答)5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A.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C.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牖(yòu):窗户。施(yí):延伸。还(xu&

19、#225;n):掉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施尾于堂(_) (2)叶公子高好龙(_)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凿以写龙(凭借) B.叶公见之(代“龙”)C.施尾于堂(对于) D.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3古代“走”即“跑”的意思。请你举出三个带“走”字其含义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语。(_)(_)(_)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_5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_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孟母三迁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

20、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释)舍:住处。处子:安顿儿子。贾人:商人。炫卖:沿街叫卖,夸耀。俎豆:古代条祀用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礼仪。遂:于是。卒:终于。渐化:逐渐清染。1结合注释,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1)此非吾所以居处子。_(2)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_2用自己的话说说孟母两次搬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3“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的原因是( )A.孟母目光长远,让孩子从小接触上层人物,结交上层人物的孩子,学习上层人物的礼仪,那么孩子长大后就能成为上层人物。B.孟母瞧不起底层社会的小人物,认为这些人都有不良习气,孩子跟他们在一起会影响前途。C.孟母用心良苦,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你认同孟母的做法吗?为什么?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