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0582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与本质晶粒度:奥氏体的起始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是一理论值;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指的是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而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则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930 ± 10C, 38h)评定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标准。(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奥氏体是指在A温度以上,处于稳定状态的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指处于 Ai温度以下存在时间很短暂、不稳定的奥氏体;淬硬性与淬透层深度: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淬硬性是

2、指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主要取决于碳含量;而淬透层深度则指从钢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距离。淬透性可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但淬透层深度则除了和淬透性有关外,还与试样的尺寸,奥氏体化条件等有关。奥氏体的起始晶粒本质晶粒度:奥氏体的起始度、实际晶粒度与r 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而残余奥氏体(Ar)则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3)珠氏体晶粒大小;而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则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 (930 ± 10°C,A1550C温度范围(球化体):0.2卩m)的为索氏体;极细片状(v 0.2卩m光体、索氏体与托氏体(屈氏体

3、):过冷奥氏体在A1550C温度范围内,所形成的粗片状( 0.4卩m F、FesC相间分布的组织为珠光体;较细片状( 0.4 0.2卩m的为索 氏体;极细片状(V 0.2卩m(球化体):铁素体基体上分(4)片状珠光体与球化体(球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组织系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片状渗碳体;而粒状珠光体(球化体)则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所获 得的组织。(5)再结晶退火与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系指经塑性变形的工件当加热 至再结晶温度以上(通常在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所发生的消除加工硬化、回复塑 性的热处理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再结晶退火前后, 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而重结晶退火, 则指加热温度

4、在相变温度以上的退火,其特点是晶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6)淬透性、 论值;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指的是在某38h)评定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标准。(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奥氏体 是指在A温度以上,处于稳定状态的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指处于A温度以下存在时间很短暂、不稳定的奥氏体;而残余奥氏体(Ar)则指淬火后尚未转变, 被迫保留下来的 奥氏体。(3)珠光体、索氏体与托氏体(屈氏体):过冷奥氏体在内,所形成的粗片状0.4卩m F、FbC相间分布的组织为珠光体;较细片状(0.4(4)片状珠光体与球化体(球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组织系在铁素体基体上欧滋堞堞裟条裁条滋滋嗷加滋滋堞欢欢滋滋堞滋堞

5、欢球球分布着片状渗碳体;而粒状珠光体(球化体)则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所获得的组织。(5)再结晶退火与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系指经塑性变形的工件当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通常在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所发生的消除加工硬化、回复塑性的热处理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再结晶退火前后, 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而重结晶退火,则指加热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的发生了根本变化。(6)淬透性、 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 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 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退火,其特点是晶体结构 淬硬性与淬透层深度:淬 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 元素的影响;淬硬性是指 值,主要取决于碳含量;而淬透层深度则指从钢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距离。淬透性可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但淬透层深度则除了和淬透性有关外,还与试样的尺寸,奥氏体化条件等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