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14361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鲁科版选修4.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鲁科版化学2.2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 课时课堂巩固训练2 选修 41一定温度下,反应A (g) B (g)2AB(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22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 同时生成 n mol 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AB同时生成nmol B 2n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 同时生成 n mol B 2解析:选 C。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主要看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 ( 或含量 ) 是否保持不变。2在反应 2SO O22SO3 建立的平衡体系里,加入催化剂,效果是()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

2、率减慢,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C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D使 SO2转化率提高解析: 选 C。催化剂可以同等倍数增大 v 正 和 v 逆 ,缩短 到达平衡的时间, 但对于平衡移动没有影响,答案选 C。3反应NH4HS(s)NH3(g) 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SO2 气体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Cl 气体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解析:选B。通入SO2、HCl 气体 ,可分别和H2S、 NH3 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会导致容器内NH3、H2S

3、 浓度减小,相当于减压,平衡正向移动,由于NH4HS为固体,移走一部分对平衡无影响。4(2012 ·惠州高二检测)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已达平衡的反应C(s) H2O(g)CO(g) H2(g) ,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达平衡的反应N2(g) 3H2(g)2NH3(g) ,当增大N2 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N2 的转化率一定升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缩小反应器容积,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BCD 解析:选D。中增加C(s) 的量,平衡不

4、移动;中N2 的转化率降底;中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中充入稀有气体,反应器若体积增大,等效为减小压强,平衡向增大的体积方向移动。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B 的质量分数增加C a>bD A 的转化率减少了解析:选 B。将容器体积扩大方向移动,如果平衡不移动,1 倍,相当于降压, B 的浓度应变为原来的B 的浓度是原来的50%。60%,说明平衡向正反应6在一定条件下,容器内某一反应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5、)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 t 2 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 3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 1 时, N 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2 倍解析:选 D。由图像知, O t2 时间内 N 的浓度的变化量是M浓度的变化量的2 倍,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2NM; t 2时刻体系并未达到平衡,故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 3时刻反应已达到平衡,此时v 正 v 逆 ,因此选项 A、 B、 C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7在一定温度下,CO 和水蒸 气分别为1 mol 、 3 mol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 H2O(g)CO H ,达到平衡后测得CO为 0.75 mol ,再通入 6 m

6、ol 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222CO2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 1.2 mol B 1.5 molC 1.8 mol D2.5 mol解析:选 C。第一次平衡时,(CO) n(H ) 1.5 mol ,再通入 6 mol 水蒸气, 平衡右移,n(CO)n222 n(H 2)>1.5 mol,且 n(CO2) n(H2)<2 mol ,因 CO2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2 mol时, n(CO) 0。8(2012 ·南平高二竞赛考试 )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发生反应mX(g)nY(g)H Q kJ·mol 1。反应达

7、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 m<nB 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小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 AC。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容器体积的扩大,Y 物质的浓度不断减小,若平衡不发生1移动,在某温度时,容器为2 L 时 Y 的浓度应为 1 L 时的 2,但由表中数据可知容器为2 L 时Y 的浓度大于 1 L 时的 1,即随着容器体积的扩大,压强的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 ,A正2m n确;若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应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Y 的质量分数减小, C

8、 正确;当容器体积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Y 物质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Q>0,B、 D 错误。9 (2012 ·宿迁高二质检) T 时, A 气体与 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C 浓度变化如图 ( )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 和 T2 时, 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 ) 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 ( t 110)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 t 1 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右移动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 mol 

9、3;L 1 A 、0.1 mol ·L 1B 和 0.4 mol ·L 1C 反应,达到平衡后, C 的浓度仍为 0.4 mol ·L 1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A 的转化率升高解析:选 C。图 ( ) 是c- t 图,根据 A、 B 浓度分别减少 1 10.2 mol·L 、0.6 mol·L , C 的浓度增大 0.4 mol ·L 1,则反应方程式为A 3B2C, A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右移,A 错误; B 选项,保持总压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左移,B 错误; C 选项,与原平衡浓度相等,C 正确; D

10、 选项,由图 ( ) 可知: T1>T2,且温度升高, B 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A 的转化率减小, D 错误。10(1) 反应 A(g)B(g) cC(g) 在一容积不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 以下ab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 ab c,增大 A 的浓度, A 的转化率 _。若 a>b c ,增大 A 的浓度, A 的转化率 _。(2) 若反应 aA(g) bB(g)cC(g) d(D)(g),容器体积固定不变,且起始时A与 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b。平衡时 A 与 B 的转化率之比是 _ 。若增大 A 的浓度,则A 的转化率

11、_。若同时同等倍数地增大A、B 的浓度,则 a b 与 c d 满足什 么关系时, A 与 B 的转化率同时增大? a b_c d( 填空“ >”、“”或“ <”) 。解析: (1) 若 ab c,增大 A 的浓度,可理解为同等倍数地增加A、 B、C 的平衡混合气体,即相当于加压,但平衡不移动,A 的转化率不变。若a>b c,增大 A 的浓度,可理解为同等倍数地增加 A、B、C 的平衡混合气 体,即相当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增大。(2) 起始时 A 与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方程式中A、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A、 B 的转化率相等。增大 A 的浓度,平

12、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的转化率 增大,但 A 的转化率减小。同时同等倍数地增大A、B 的浓度,若 a bc d, A、B 的转化率均不变;若 a b>cd,A、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若ab<c d,A、 B 的转化率同时减小。答案: (1) 不变增大 (2) 11 减小>11.将1mol I (g) 和 2 mol H2置于某 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g) H (g)2222HI(g)H<0,并达平衡。 HI的体积分数 (HI )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 ) 所示:(1) 达平衡时, I 2(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mol·L 1 。

13、(2) 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 (HI ) 的变化如图曲线 ( ) 所示,在乙条件下(HI) 的变化如图曲线 ( ) 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_ ,乙条件可能是 _( 填序号 ) 。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恒温条件下 ,扩大反应容器体积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a mol I(g) 、 b mol H(g) 和 c mol(3)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2HI(g)( a、 b、 c 均大于 0) ,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 的体积分数仍为0.60 ,则 a、b、 c 的关系是 _ 。解析: (2) 由图像可知: (

14、 ) 、( ) 、( ) 之间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而未使平衡移动,所以均不能选,因为温度改变必定引起平衡的移动。(3) 是等效平衡问题。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容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状态,只要满足所加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参照状态相同即可,具体说就是把c mol HI(g)转变为 H(g) 和 I(g) ,相当于只加入 H (g)222ccca 2 1和 I 2(g) ,分别是 b 2 mol 和 a 2mol,满足c 2,得出 2b4a c。b 2答案: (1)0.05(2) (3)2b 4a c12对于反应 2X(g) Y(g) 2Z(g) 不同温度 ( T1 和 T2) 及

15、压强 ( p1 和 p2) 下,产生 Z 的物质的量 n 和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 温度 T1 和 T2 的关系为 _ ,理由是 _ 。(2) 压强 p1 和 p2 的关系为 _ ,理由是 _ _。(3) 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出你的判断依据。(4) 若起始加入X、 Y 分别为 3 mol 和 1 mol 。求出在2、1 条件下 X 的平衡转化率为多少?T p解析:由图像中曲线趋势和拐点可以看出,在压强都为p2 时,在 T1 温度下,曲线先出现拐点即达到平衡,说明在 T 温度下反应速率快,故T >T ;在相同温度 T 时, p 压强下曲线先

16、 出现11221拐点,即先达平衡,说明在p1 压强下反应速率快,故有p1>p2;由于 T1>T2,而温度升高时 Z 生成量反而减少,说明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达平衡时生成Z 为0.75 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知消耗X 也为 0.75 mol ,故 A 的平衡转化率为0.75 mol×100%3 mol25%。答案: (1)T>相同压强下,T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快T121(2) p1>p2 相同温度下, p1 压强下反应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快(3) 放热反应 温度升高, Z 生成量减小,说明平衡左移,从而知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17、正反应为放热反应。(4)25%13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Cu2O/ZnO): CO(g) 2H2(g)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g) 。( 催化剂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 反应达到平衡时, 平衡常数表达式 K _ ,升高温度,K值 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 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2法正确的是 _ 。a氢气的浓度减少b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 n(CH3OH)增大CH3OH解析: (1) KCOH 2 2,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左移,说明正向是放热反应,K 值减小。(2) 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会增大,由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会比 2 倍少一些。CH3OH答案: (1)2减小COH 2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