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角度 (2).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271437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述角度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叙述角度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叙述角度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叙述角度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叙述角度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叙述角度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述角度 (2).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话题:叙述,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了解叙述的腔调、“讲述”与“显示”的异同;明确小说的速度控制,学习控制写作记叙文的速度。教学重点:同目标(1)(3)。教学难点:有限的全知视角。,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

2、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 【莫泊桑项链】,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的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叙述角度,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 好处: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

3、费心,苦思冥想。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 见证者。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注意:“我”并不等于作者。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 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叙述人称,第三人称“他”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站在故事的外部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好处:叙述自由,超

4、越时空,无所不知。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举例:比如项链见下页 “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有限的全知视角、视角变换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摸索出了一种更巧妙的笔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如桥边的老人中,尽管一开始也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却对一切装作不知,这个旁观者与读者差不多,等待着小说中人物的“下一步”。一言以蔽之:两种叙述人称可以巧妙地结合。如祝福,*叙述腔调,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叙述腔调

5、: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举例:睿智抒情伍尔芙,内敛深沉海明威,含泪微笑欧亨利,幽默深刻是鲁迅,冷峻悲悯属余华,醇厚质朴算金庸,“讲述”与“显示”关于“讲述” 特点:上帝俯瞰 全知视角 多采用第三人称 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指手画脚”。 传统小说多用“讲述”,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关于“显示” 特点:凡人目光 有限视角 多采用第一人称 叙述者不肯露面,消失在文字背后。 现代小说多用“显示”,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注意:“讲述”与“显示”在同一篇小说中可两相结合,穿插交替使用。,

6、无限视角,第三人称“他”,叙述者,讲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我”,人物,第三人称“他”,显示,人什么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又什么时候过得慢?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四十五分钟语文课与体育课。与老师谈话和与女朋友谈话。这是所谓度日如年和一日三秋。,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着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 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 能写好

7、的就这两个字,“您保重!”老木握着处长的手说。“嗯,好!”处长漫应了一声。握着的手松开了,老木觉得无话可说了。他暗恨今天这个差事怎么偏偏落到自己头上。处长出差,难道非要有人送才行么? 难道非要我来送才行么?处长的下巴肥厚而有光泽,微微向上扬着。拧着眉,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把双手背过去,风雨衣的扣子全开着,被风吹得掀起一个角。真的是一副长者之风! 老木不敢仰视,只好又讷讷着说了一句:“您一定多保重!” “唔。”处长拧着的眉松了一下,眼睛看着远处。老木便也随着去看,什么也没有。 “车快来了!”“唔,快了。”处长点点头。 老木巴不得自己就是火车,赶紧把处长驮走了事。他知道处长为什么不高兴: 首先,

8、事前联系好的小轿车,临时送一位产妇去了医院,处长只好坐吉普车来车站; 其次,上汽车前,在院子里见到局长,处长跑上去,大概是想告别一下再走。谁知局长却转身上楼了。而这一幕又偏偏被老木看个正着。这就使处长那可怕的浓眉一直拧着,也就使老木始终如芒刺在背,总觉得是自己得罪了处长。他暗自设计了不少幽默、诙谐、热情、豪爽的告别辞; 结果连一个字也用不出来。除了“保重”,他再也想不出在送一位领导出差时还应该说什么才好了。 火车终于进站了。停车四分钟。老木急忙拎起处长的小小手提箱,谨慎地托住了处长的一只胳膊。他想过了,如果实实在在地去搀着处长,会使处长不高兴的: 怎么,我已经老到要你来搀了么? 如果不做一点表

9、示,又有失礼貌,显得太不尊重。所以他只能这样托着,才十分得体。处长老实不客气地让他托,却又不动:“再等一等,人多呢!”老木只好等。一手拎箱,一手“托”。 “您保重吧!”老木觉得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他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想起了不少精彩得体的告别辞:“往北走,越走越冷。您小心些!”“唔唔。”“家里有事么? 要不要”“不,不要!” 能想到的词又用光了,处长依然不动。老木觉得喧嚣的站台一下子变得无声无息了,巨大的、无边的沉默把他压得不敢呼吸了。 大约过了一个世纪,老木勇敢地看了看手表,好,还有一分钟!他如释重负般地吐了一口气,总算说出了早就想说的那句话,为了憋住这句话,他几乎尿了裤子:“好! 处长,您请上车吧!再见!” “再见!”处长迈开大步。就在这迈步的同时,好像踩到了一个电闸,站台上忽然响起了广播员亲切的声音:“旅客同志们,本次列车因故晚点四十分钟开出,请大家”,*速度控制(缘于人的心里时长不等于物理时长),1.加速:次要情节 手法:叙述,略写。 人物情绪:多欢愉、顺畅,或因繁忙而忘记了时间。 2.减速:关键情节 手法:细描,详写。 人物情绪:往往处于焦虑无奈、急需摆脱窘境的状态。 小说的阅读魅力: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注意:这一技巧也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