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2047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版重点的课文、诗词的解析8A30使至塞上、游山西村.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课 使至塞上、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选自剑南诗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卷一。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所以说“暗”;花光红艳,所以说“明”。箫鼓追随春社近意思是,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2、。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课文研讨使至塞上一、整体把握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

3、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

4、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二、问题研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

5、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2 / 7对“烟”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游山西村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

6、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理解。“山重水复”写地形的复杂,显示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说认为山西村坐落在花团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围的环境;一说认为“柳暗花明”是比喻的说法,“柳暗

7、”比喻路上的曲折,“花明”比喻终于找到了山西村。练习说明(旧版课后题)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答案不强求一致。参考答案: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

8、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