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4267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同管理的系统导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协同管理导论前言2012年,是致远在协同管理领域中耕耘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中国协同管理及协同管理软件创建和发展的十年。 十年以来,协同管理的理论逐渐清晰,协同管理软件日趋成熟,“协同”已成为管理理论和软件应用的重要方向。协同管理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之中,人们在改造自然,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关系;有了社会关系就会出现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协同问题。要解决这些协同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指导, 也要借助于相关工具。协同管理就是解决协同问题的理论体系,而协同管理软件则是处理协同问题的信息系统。长久以来,东西方与协同管理相关的思想林林总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2、、“同”、“中庸”、“刚柔”等思想为协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智慧源泉,西方各学科中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协作理论、 有限理性、机制设计等学说为协同管理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础。协同管 理以软件的研发、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对这二者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东方智慧的“软实力”与西方理论的“硬道理”统一起来,寓道于器,体用结合,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成为 一种既适合中国现实国情又具有先进技术形态的“实证性”管理理论。与协同管理理论的发展相一致,协同管理工具的发展与应用也源远流长。从原始的符号、文字,到后来的纸张、印刷术,到近代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及互联网等,协同管理工具随着 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升级,特别是

3、互联网技术为大规模的协同实践提供了保障。近年来,云与端、 Web2.0、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兴起,更为协同 管理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因此,十年来,协同管理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因为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软件可资借鉴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工具众多,所以在过去十年的探索实践中,致远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从实做起,专注于创建管理学科中协同管理这一分支,以及管理软件中协同管理软件这一细分市场。十年以来,我们把协同管理“问道”和“铸器”的过程两步并作一步走, 在研发出协同管理系列产品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协同管理理念,比如组织效率指数、二元工作流、智能表单、智慧协同、信息化第一台阶等等。虽然协

4、同管理及协同管理软件在过去十年中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它的理论尚未成熟、标准还未建立、应用边界不够清晰、产业体系还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协同 管理的更好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认真的梳理和务实的再学习,于是我们动员了一批技术、研究、管理人员以及伙伴、客户,把所学、所思、所为等整理撰 写出来,形成了这本协同管理导论。在此对所有参与本书撰写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本书的“概念篇”对协同管理的相关思想源流做了系统梳理,这是协同管理理论的“学术基础”;同时也对协同管理软件的历史做了全面归纳,这是协同管理理论的“实践基础”。“概念篇”还对协同管理的概念做了界定和分析。通过

5、对协同模式、协同软件、协同管理和协同管理产业这一组概念的定义,协同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清晰的描述,这是协同管理的“理论边界”。“实践篇”对协同管理的理念、架构和运行规律等做了深入的分析。那些被实践证明为实用、有用的思想方法被做了体系化的剖析,被归纳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智慧协同、二元工作流、组织级应用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一些当前还处于实验探讨、原型论证阶段的前沿思想也有了理论建构,可用以指导未来的实践,其中协同行为数据监测、弹性工作网、 社会级应用等都是重要的方向。所有这些对协同机理的分析构成了协同管理的“运行逻辑” C“实践篇”还归纳了协同管理实施的方法论,以及用户使用的典型案例,以此来

6、构成协同管理的“实证环节”。“展望篇”中描述了若干协同管理的未来图景,归纳了协同管理的价值所在,这些将促使协同管理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是协同管理的“成长动力”。上述这些是这本“导论”性质的书所应承载的内容。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全面梳理协同管理第一个十年中的思想、理论、实践、价值的书,是一本面向协同管理第二个十年的书, 是一本饱含对产业的思考、责任和情感的一本书。就协同管理及协同软件的知识体系全貌而言,这本“导论”的容量还很有限,它只能算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致远还将出版一系列的协同管理著作,对协同管理的各个重大问题予以专门论述。由于我们认知和实践的局限,本书必然会有错漏失当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正。十年以来,协同管理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的价值。面向未来,协同管理必将为中国的管理学学科建设贡献更多的成果,协同管理软件必将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 值。让我们共同憧憬协同管理的美好未来!徐石2012年2月,于北京西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