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4930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文字素材2新人教版必修3.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群落演替1.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 1990 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 × 1072hm,其中 80%是 1970 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 年 1 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

2、例。退耕还林。 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02 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3.18 × 106 hm2 ,荒山造林 3.25 × 106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 2010年7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2前退耕还林 1.47 × 10hm1.73 × 10 hm。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 5 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72828.67 × 10hm ,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 × 10 hm。这是 50 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退田还湖。 1998

3、 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 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 950 km 2“长”到了 5 100 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 年前的 4 350 km 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 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2,增加蓄洪容积 1.3 ×1010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1 400 多 kmm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退牧还草。从 2003 年起,用 5 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

4、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 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 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 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 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2. 外来物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外来物种是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原来并没有该物种的存在,是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在自然情况下,自然或地理条件构成了物种

5、迁移的障碍,依靠物种的自然扩散能力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现在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却使物种的迁移越来越频繁。如果这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入侵成功,能够自行繁殖和扩散,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改变,它们就变成外来入侵种。因此“外来”这个概念不是以国界,而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四大家鱼也成了外来物种,它们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吗?是的,四大家鱼在中国南方地区是当地的土著物种,如果它们被引入云南、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水域中,它们就成了外来物种。云南高海拔水域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外来鱼种的入侵。外来入侵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 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用心爱心专心-1-外来物种入侵后,就会乘机扎根、繁殖,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优势种,使得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遭到破坏,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例如,凤眼莲原产南美,1901 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推广,此后大量逸生。在昆明滇池内,1994 年该种的覆盖面积约达 10 km2 ,不但破坏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损失,还严重损害当地水生生态系统。( 2)摧毁生态系统由于外来入侵物种杀死或排挤当地植物,因而依靠当地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就紧跟着大量减少,引起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单一化,从而导致很多相应的生态问题,包括水

7、土流失、火灾、虫灾以及当地特有生物资源丧失等,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3)危害生物多样性入侵种中的一些恶性杂草,例如,紫茎泽兰、飞机草、小花假泽兰(薇甘菊)、豚草、小白酒草、反枝苋等种可分泌某些化合物抑制其他植物发芽和生长,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外域病虫害的入侵会导致严重灾害。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20 世纪 80 年代初入侵我国南部,到1990 年底,已有1.3 ×105 hm2 以上的马尾松林因受松突圆蚧的危害而枯死,松突圆蚧还侵害一些狭域分布的松属植物,如南亚松。原产北美的美国白蛾1979 年侵入我国,仅辽宁省的虫害发生区就有100 多种本地植物受到危害。( 4)

8、影响遗传多样性随着生境片段化,残存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种分割、包围和渗透,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还可以造成一些物种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有些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杂交,例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与假蓍紫菀杂交。入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后者的遗传侵蚀。在植被恢复中将外来种与近缘本地种混植,例如,在华北和东北国产落叶松产区种植日本落叶松,以及在海南国产海桑属产区栽培从孟加拉国引进的无瓣海桑,都存在相关问题,已有一些这些属间、种间杂交的报道 。生物群落的演替【例 1】下列因素中哪一项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最大的()A. 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B.气候的变化C.人类活动D. 大规模的

9、地壳运动解析: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第一类是群落内部因素,A 选项即是。第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 B、 D 选项即是。第三类是人类活动。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答案: 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这一知识点。四个选项都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但要求学生要学会对比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挖掘课本,以本为本,以不变应万变。【例 2】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 初生演替B. 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 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用心爱心专心-2-解析:演替分为两个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0、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里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没有被彻底毁灭,甚至土壤里还保留有农作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故而属于次生演替。答案: C点评:对于课本上的概念,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叙述上,我们要在不超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认真领会此概念,要敢于大胆扩展,勇于创新。合作与讨论1. 如何理解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我的思路:根据种间关系的性质,可以分为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等类型。

11、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竞争:数量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两种生物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2. 如何正确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我的思路: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 另一些物种的种

12、群随之而兴起, 最后 , 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的演替包括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面以一片弃耕的农田为例,来说明群落的演替过程。一片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有了一年生杂草的覆盖,土壤的条件会得到初步的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这样经过几年的时间,一些小灌木就会出现。起初,灌木只是一簇簇地分散地长在草地上,由于灌木年年结实,灌木丛

13、逐渐扩大,一些小的乔木开始出现,草地就随之消失了。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越来越多,遮盖了灌木,使灌木减少,乔木便巍然成林了。从被废弃的农田到形成树林,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当然,这样的演替过程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只能够发展到草本群落或稀疏灌丛阶段。在自然界中 , 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 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 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 , 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 , 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的演替优质牧草逐渐

14、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因此,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这种有害的群落演替趋势。思考过程该节讲述的内容是群落的动态 , 分为两个问题:群落的演替和群落的稳定性。其中群落的演替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该部分联系着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群落动态的知识,且属于新课改里面新加的内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该部分的学习,我们首用心爱心专心-3-先要理解演替的概念: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对于演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种: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例 1】有人根据生物群

15、落的概念说“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思路: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大火、洪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落,即使没有这些灾难,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 , 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物群落的演替贯穿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例 2】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思路: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显然,从它们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两者的起点不同。如在从来没有生长过任何植物的裸地、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就是初生演替。在发生火灾后或过量砍伐的林地上、弃耕的农田上开始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答案: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起始条件不同。用心爱心专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