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52395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课程纲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上学期思想品德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巩义市河洛镇实验学校 课程类型:初中思想品德必修 教学材料:教科书适用年级:八年级设计教师:何海伟课程背景 学生分析:学会交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交的方法、技巧,学会与人交往。教材分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课程目标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培养学生的交往品德,道德实践活动

2、的开展。课程内容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一)、知识目标: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二)、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辩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 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辩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 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一)、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

3、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能力;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力;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一)、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 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现象及

4、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知道男性与女性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二)、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树轮图,并能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能够辨别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地与异性同学交往。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一)、知识目标: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评价教

5、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能够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 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一)、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二)、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一)、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网

6、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一)、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二)、能力目标: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第八课 合作竞争求双赢(一)、知识目标: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 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认识什么是竞争中合作。(二)、能力目标: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 初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能力。 把握在合作中竞争的技能。把握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第九课 心有

7、他人天地宽(一)、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二)、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一)、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 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 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8、。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二)、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课程实施1、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2、同科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3、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4、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5、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6、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

9、性。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课程评价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