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5951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落实减负增效政策,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国家教委提出了小学教育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过重课业负担的教育新思想。为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那么什么是减负,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减负呢?减负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通过减轻过重的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

2、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学习又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说培养学习兴趣是减负增效的前提,做好课前准备,用教师的“增负”换回学生的“减负”,是减负增效的基础,优化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内容,最后是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实施高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和梦想。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

3、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通过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的相结合,我在班里构建了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发展重点,以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核心,用大胆实践来激发学生思维,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数学的

4、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下面就谈谈我的肤浅看法:一、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通过我的环境创设,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提示他们类似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

5、方法。同时还适当的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得以提升。我还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编口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如在讲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学生学完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总结出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口诀,“零头无点就是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牢固准确地记忆。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为“乐学”,由抽象变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设置问题,引领自学,自

6、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学有所获,练有所成。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预习,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就会是先让学生观察年历,接着向学生介绍平年闰年的知识,然后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最后就是有关的

7、练习。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仔细地阅读,分析与研究教材后,我发现,一年有几个月,及大月与小月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而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上。所以在教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等。得出一年有12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搜集的材料,带到课堂,大家分享。 通过预习,学生们记住了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儿童节等;还能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一年有12个月,1、3、5、7

8、、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也能根据教材的介绍知道如何记忆大月小月,即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而学生真正不懂的地方是:大月和小月是怎么回事?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还有课本第49页最下面有三行小字:“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学生看不懂,为什么判断闰年要除以4或400呢?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很显然,预习使学生在听课前能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

9、,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每个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增多了。由此可见,课前预习与否,是决定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为创设活泼、生动、高效的课堂提供了可能。三、合作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分享合作即

10、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成效的途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都这样坚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操作,去实践,去猜想,去质疑,去验证。在这样的“动手做”的过程中把开放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把开放的做法体现在每堂数学课中,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做”的乐趣,实践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有趣的拼搭”时,我首先让学生做一个“滚物体”的比赛游戏。先请四名学生到台前,发给他们每人一块同样规格的滑板,按要求摆好滑板,然后我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分给这四名学生,把比赛规则讲完以后,接着开始比赛,在这个比赛过程中,很明显的发现:这四个物体从滑板顶端同时往下滚,滚得最快的就是球。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物体中什么是最容易滚动的,什么是最不容易滚动的。接着再让他们进行拼搭。通过

12、拼搭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上面可以摆放其他物体;圆柱竖放时上面也可以摆放其他物体,横放时容易滚动,上面不能摆放物体;球上面不能摆放其他物体,球容易滚动,稍一动,就会滚得很远。学生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之后,再给他们分组进行“有趣的拼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四、精选习题,拓展训练,巩固提高我每次会通过精选习题,使课堂作业具有典型性,适度性和适量性,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可以实行弹性作业,让那些已经学好、学充分的学生免做作业,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究自己还不会的知识;而针对部分确实还没有消化新知的学困生,我就给他们开小灶,

13、让他们少做一些作业,或者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也有机会体验成功;还可以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后,我以学生爱喝饮料为题布置作业:“雪碧一箱24瓶,16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由此引出新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有许多数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再比如,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小明在求知文具店买了3支铅笔,每支8角,又买了4本练习本,每本5角,小明买文具用了多少钱?再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的应用如,“装修房子所用地板的面积”、“计算操场跑道的长”、“求自己水杯的的容积”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不

14、仅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我还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说出来,写下来,通过交流、评比,提高他们到实践中去研究数学的自觉性。学生把研究的空间多渠道地引到课外,不但能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的关系,而且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的研究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爱探究、乐求知、善研究的良好的心理倾向。增强了对数学的研究意识,发展了让学生拓展思维的能力。高效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是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们的活泼天性在课堂上彻底地迸发出来,他们的巨大潜能在课堂上充分地挖掘出来。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