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64882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 3 单元第九课主要学习 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 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生此前已学过唯 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并在第九课第一框的学习中基本掌握 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但在这一框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 法论却没有突出强调, 而把其放在了第二框予以展开说明, 因此第二 框用对立统 一的观点看问题 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和深化, 着重讲方法论。作为对前一节课的承接

2、和延伸 ,学生学习本课有一定 的延续性。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确定依据】之所以将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这两个方法论要求是矛盾分析法中非常重要的 部分,无论是作为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还是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方法 在学生实践生活中的指导作用都是不可轻视的;而将 “主次矛盾与矛 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作为教学难点是因为这一知识点对于 学生在理论应用时经常将两者混淆,导致做题时出现很多失误。二、目标分析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

3、理特 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识记 :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理解两点论和重 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3)、运用 :运用所学相关原理 ,剖析生活实例 , 说明如何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 ,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 ,更好地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辩证关系的能力 ,初步具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安排自 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 要方面的区别又要看到它们的联系 ,学会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 法

4、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学会坚持用矛盾分 析的方法 ,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 .2、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2)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知识迁移法确立依据 : 这一框的内容概念多,关系多,知识容量大,对学生 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以新课程理念 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运用问题 教学法,主要由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

5、 绕事例通过问题 讨论归纳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 ,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六个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进行直观教学。 贯彻理论联系实 际的原则 ,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紧密联系学生思想 和社会实际 ,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 设疑问难 ,循序渐进 ,来引出和 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 ,提高认识 ,并将思想认识内化 ,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 探究一 :展示“辽沈战役”的地图思考探究问题(1)在辽沈战

6、役中存在哪些矛盾?(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 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 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判断: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吗?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A、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 2)。B、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C、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探究二: 在辽沈战役中, 我军集中了优势兵力攻打锦州, 但同时也派 出了一部分兵力对长春、 沈阳之敌进行包

7、围, 对黑山、 大虎山之敌进 行阻击。(4)我军为什么这样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但同时,国家也特别关注下岗再就业、 精神文明建设、 突发事故应急 处理等问题。探究三: ( 5)思考:国家为什么这样做? 主次矛盾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设计意图】: 从社会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 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

8、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 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 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总结: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原理内容】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学以致用 跟踪训练】在学校工作中, 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 一是教学, 二是后勤供应, 三是行政管理。思考:(1)以上三个矛盾中,哪个矛盾是主要矛盾?为什么?(2)学校工作能否只注重教学

9、,忽视其他问题?为什么?探究活动四 :蔷薇花总是有刺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 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的矛盾方面。探究五 同样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当资产阶级居于支配 和主导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方面占绝对优势时,社会的性 质是资本主义社会;而一旦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掌握了生产资料, 由原来矛盾次要方面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 社会就变成社会主义 社会了。分析以上材料说明了

10、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启示: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 事物的性质、 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不忽视支流。【设计意图】: 这样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自觉树立辩证思维,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原理内容: (1)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 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的矛盾方面。(2)联系:事

11、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 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特别提醒】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可忽视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成语说明什么? 1.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支流也能阻碍主流的发展。 如果任其发展 不加控制,就有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2.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针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相似之处, 以表格总结对比二者的 不同。展示表格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表格:【学以致用 跟踪训练】 5 个选择题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关键

12、词使学生准确把握, 及时的跟踪训 练巩固知识,化解重难点。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首先直接展示含义,结合学生学习 实例,既要学习又要适当的休息锻炼身体,重点集中精力学习,加深 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 活学活 用,展示材料: 割裂两点论和重点论的错误做法,设置问题让学生思 考讨论,归纳结论,得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二者不 可分割。探究活动六: 故事“小驴过河” 有一头驴驮着一袋盐过河,脚下一滑跌倒在水里,盐遇水后很快 溶化了,这头驴站起来后顿觉轻松了不少, 可谓是 “春风得意驴蹄急 ”; 过了几天,这头驴驮了一袋棉花过这条河, 心想上次驮东西

13、摔了一跤, 没想到省了不少力气, 主人也并没有惩罚, 这一次何不故技重演呢? 于是故意跌倒在水里。 棉花遇水到迅速吸水, 重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几 倍,当小驴满怀期望继续前行时, 却因不堪重负再也没有从水里站起 来。驴子为什么再也没有从水里站起来? 由故事得出第一个结论: (一)、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引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分组比赛,组织学生 找出蕴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和俗语, 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内涵的理解,正反对比,总结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 既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么重要,它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展示图片: 风格迥异的花卉 得出结论: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设疑:常言道: “水火不相容 ”。着了火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分析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主干知识【课堂小结 巩固知识】三个原理、三条方法论 【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 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 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含义(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1)含义(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3.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含义、地位2.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反思】 纵观我的整节课 , 基于我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在教学中 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 :创设情景和恰到好处的启发和鼓励。 作为教师 ,我努力克服自身的单纯课堂表演 ,而是强调与学生交流与合 作,并尽力把教师的功能从“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变成“学生探究 知识的地方”。但可能在教学设计中有这或那的不足 ,请各位同行予以 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