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90311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伟成、隆璠、周婉霞、陆世慧)设计思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课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径复杂,生理过程抽象,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血液循环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展开四个活动内容来完成。学生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展示与交流,教师从旁点拨引导分析,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水平的同时,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进而形成对心脏的保护意识。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心脏与血管的组成和结构,在头脑中已经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此时学习血液循环已经水到渠成。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

2、”活动观察血液循环图,回答相关问题,表明学生已掌握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整个血液循环的途径。且在学生具备人体的营养与呼吸等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分析血液成分的变化,避免形成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的错误概念。最后教材介绍冠脉循环的内容,即使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视频资料,对血液循环有更完整的理解,对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是有协助的。依据教材的活动安排,教师要求学生实行课外探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实行分析,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对心脏的影响。学情分析:知识上:已知人体的营养与呼吸,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管道是血管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等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基本知识,但血液循环的途径尤其是体

3、循环与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是难点,所以需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手绘简图、模型及老师的点拨加以突破。水平上: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法、手绘简图法、合作学习法。但是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知识的迁移水平,将生物学知识使用在实际中的水平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外拓展方面给予指导,在交流讨论时加以点拨引导等。情感上:他们富有爱心、正义感并且乐于助人,所以对本节内容有着强烈的兴趣,希望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学会为家人量血压等协助学生用自己所学协助家长健康地生活,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的情感教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储备等具体情况,确立目标如下:知识与水平:1.概述血液循

4、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2.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合,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过程与方法:1、结合手绘简图、模型、视频资料等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自主学习掌握血液循环的相关内容。2、通过小组同学讲解、补充和提问及教师从旁点拨等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大胆展示的水平。3、通过课外探究了解心率与运动的关系,认同健康而强壮的心脏对生命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2、让学生学会保护心脏、锻炼身体,渗透关心长辈的情感教育。 3、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展示的参与意识。根据教学目标确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

5、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教学难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2、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策略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用手绘简图法设计表格、资料收集法、问题驱动及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元教学法,营造快乐而严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与思路:复习导入课堂展示(手绘简图、讨论、展示、表达与交流)水平提升归纳小结反馈评价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收集视频2.审阅简图1.收集冠心病资料2.手绘简图(心脏结构图)3.课前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收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手绘简图,熟悉相关结

6、构探究实验,为新课做准备教学过程复习导入(5min)1.点评简图2.提出问题1.小组讨论并评讲简图2.修改简图过渡提问:为什么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的厚?、心壁厚薄与血液运输距离相关系吗?、血液运输的途径有哪些?讲解简图:纠正错误知识提出问题:过渡到新课内容(从心室壁的厚薄,引发学生思考其与血液输送距离的关系,通过血液输送的路径引出血液循环的内容)课堂展示(20min)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组织交流1.思考问题:、血液循环包括什么循环?、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血液成分的变化?、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连接器官?、心壁的厚薄与血液运输距离的关系?、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2.小组讨论交流3.黑板展示并讲解4.小组

7、间相互质疑并相互修改 1.问题导入:明确讨论的方向。2.展示讲解:体现“兵教兵”,教师从学生讲解中发现问题并点评。3组间质疑:促动学生深入思考,适当拓展延伸所学知识。能力提升10min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点评实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小组展示,讲解探究过程2.思考老师问题,交流学习.通过分析数据,你得出心率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剧烈运动使心率加快,其意义是什么?.在平静状态下,为什么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1.讲解过程:参与课前探究的小组分享自己的探究实验过程。2.分析数据:训练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3.提出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引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介绍冠脉循环点评补充1.思考问题:.心肌所

8、需的营养物质和氧依靠什么结构提供?.冠脉循环的途径怎样?.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会引起什么疾病?2.通过心脏模型讲解冠脉循环3.播放冠心病视频(学生收集的资料)1.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2.模型讲解:使描述形象生动3.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冠心病(视频内容是冠心病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请为你的家人量血压鼓励学生课后拓展1. 思考问题:.什么是血压?测量血压的身体部位在哪里?.什么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医生常用什么形式表示血压?.健康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多少?.血压过高或者过低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2.课后拓展:为你的家人量血压3.记录血压数据,并学会评价1.问题导入:指导课后探究2.课后拓展:增加学

9、生的生活常识,帮助家人量血压,加深亲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归纳小结(5min)引导归纳点评小结1.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描述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变化梳理知识,小结巩固反馈评价(5min)点评题目评价小组1.完成达标训练反馈疑难,鼓励评价附表汇贤中学生物学评价体系个人评价表班别: 组别: 姓名:项目自评组评师评课前任务完成度学案完成质量课堂自学效果课堂积极程度小组合作、配合度课外探究效果说明:请在相应位置按照A、B、C进行评价;小组评价表项目必答题抢答题展示环节小组合作度课堂参与度总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说明:1、每答对1次得1分;抢答、补充得1分;2、展示环节

10、(包括展示、点评,双向评分,10分为满分),老师可适当加扣分;3、个人累计得分最终计入小组评分,各班根据各科小组评比每月评定优胜小组。教 师 自 评 反 思本节课是心脏内容的第二课时,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重点是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难点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通过学生手绘生物简图并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来解决重难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绘图和讲解,体现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经过课后的反思,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1、手绘生物简图有助于学生解决教学难点通过学生手绘的生物简图,发现学生知识点的误区,例如心脏生物简图,学生把左右心室的厚薄画成一

11、样;手绘生物简图可以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习理解,例如血液循环图,学生用四个框架代表心脏四腔,用两条不同颜色的线段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用圆圈代表肺泡;手绘生物简图有彩色对比变化,可以突出血液循环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手绘生物简图可以简化图形减少“对象”,突出重点,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但是在绘制简图前,要充分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深入浅出地设计血液循环图,这就需要小组合作进行探讨。2、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突显小组合作的力量本节课设计了四个小组活动,每个活动都相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讨论展示点评提问补答。通过小组合作,绘制生物的简图,讨论如何讲解简图;然后派代表上台展示并点评简图;其他小组可以质疑提

12、问,若被问小组代表回答不出来,他的组员可以补充回答,体现小组团结互助。通过互问互答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而后进生虽然不懂回答问题,但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参与课题互动。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间的互动丰富,表达能力强。并且通过补答体现小组员的团结合作。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当中处处的引导学生要自己去思考问题,去挖掘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潜在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充分的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收获获取自信,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而这节课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是: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教师在某些问题中点评不到位;在开展每个活动前任务分配不够明确;学生展示前

13、教师没做相应的引导;以致学生在讲解某些问题时思路不清晰。这些都体现了设计活动不够全面。学 生 学 习 体 会 难 忘 的 一 节 课初一2班 管清清 这一节生物公开课,令我学到许多知识,收获匪浅。这节课,我学到了血液是如何循环的,血液的循环要经过那些结构。例如。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相互联系,但也有着不同之处:1肺循环先是血液由右心室流向肺动脉,然后进入肺部,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后流向肺静脉,最后进入左心房;而体循环先是由血液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再流向各级动脉,然后流经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而后到各级静脉,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到右心房的过程,途径不同。2肺循环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过程:

14、当血液流经肺泡时,与其进行气体交换,使原本含氧少,颜色暗后的静脉血变为含氧高,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体循环则相反,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过程.此外,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由学生讲授,这不仅仅增强了小组的合作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合作的氛围中,我们会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这节生物课真是令我难忘的一节课。 从 质 疑 中 学 习 初一2班 杨奕辰在这次的生物课上,我们学了心脏的结构和血液的循环。心脏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两个腔,上面的空腔叫心房,下面的空腔叫心室,每个腔都有血管和它想通。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与它相反。还学到了血

15、液的流向和血液的变化过程,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如何去表达。在这一节课中,同学们当小老师,出来讲解各种图,如心脏结构图,血液循环的图等等,告诉了每一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我们也学会了去质疑别人,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们有着质疑的态度,判断同学讲的是否正确,如果错了,我们就会补充或纠错他的错误。在小老师讲完后,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懂,就会去举手提问。为我们讲解一下问题,不但自己解开了疑问,也能够让出来讲解的同学有一个思考,锻炼了他们回答问题和思维的能力。在这节生物课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让我们有展示的机会,锻炼了我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思维能力,也让我们学会了提问题,思考问题还有质疑

16、别人。合作学习有感初一2班 郑晓玲这一节课我们小组受益匪浅。我们在这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途径,还学会了团结,自信。这节课主要讲了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而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由此可知,体循环是从心脏左侧出发到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这节课预习前,我们小组学会了团结,我们小组成员们分工合作,查找资料。而上课时,我们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17、也许,在课堂评讲的不够完美,但这都是小组所付出的努力后的结果。所以这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并且在这节课我们还学会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当然,这节课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积极向其他小组提问题。今后我们会加以改善,争取下次做得更好!神 奇 的 搏 动初一2班 覃麒麒 这一节课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惊讶了人体心脏结构的神奇。人,原来真的是“有血有肉”的。看着那幅血液循环的结构图,我才彻底地明白人是需要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才能活下去。而且血液也有分类的,那就是动脉血和静脉血。还有,心脏只有自己拳头般大小,这并未能让我惊讶,让我惊讶的是一次心跳,就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18、,这速度可神呀!原来,心脏也像一个屋子一样,左边有房有室,右边也有房有室,而且都有门口。但我知道,要是有任何一个通道塞住了,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危及生命。最后,我通过试验后,才明白我对生物都不了解。因为实验后,学习后才知道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而在体表浅动脉(如腕部内侧)上可触到博动等。我对生物界的了解学习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应该认真地去学好生物,不要让自己一问三不知。神 通 广 大 的 心 脏初一2班 陈涛  通过这一节有趣的生物课,我觉得心脏这个器官真的很重要。人们都希望“心想事成”,可是,通过这一节课我才知道:心不是用来想东西的。它是个输送血液的泵,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靠的就

19、是它。它是我们身体里勤劳的劳工,永远“扑通”的跳啊跳,直到我们死去。也就是说,心跳停止了我们就会死呢!  我们还学了冠脉冠状动脉。冠脉循坏是指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各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左心房。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会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可以用药物治疗,但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是搭支架。  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心脏搭桥”,就是直接从主动脉牵一条血管直至堵塞部位,这样也可以进行治疗。  我还明白了男女生心率的区别;男生的心跳次数往往比女生要快这与人体运动和先天有关。心率与我们的情绪也是有关的,所以要学会调节心情。 心脏是个重要的器官,我们要保护好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