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5道.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2830199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5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词解释5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词解释5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词解释5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5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5道.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 5 道)1.守恒P121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数量、物质、长度、面积、重量、体积等)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途径具有同一性、补偿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儿童一般要到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才能获得守恒概念。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的能力。)2.观察学习P18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现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3. 最近发展区( ZPD) P25最近发展区是一种

2、介于儿童看得见的显示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表现)之间的潜能范围。 也就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指个体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4.元认知P147按照弗拉维尔的观点, 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其中包括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是主体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5.习惯化与去习惯化P98-99习惯化: 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 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 即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

3、 兴趣下降的现象。 去习惯化: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 , 再在这个刺激基础之上同时加入一个新异刺激 , 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激注意的现象, 即当刺激发生变化时, 婴儿再次对刺激感兴趣的现象。 这是由于婴儿相比熟悉刺激,对新异刺激更感兴趣的表现。6. LAD (语言习得装置) P206Chomsky 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普遍语法,它是人类的语言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乔姆斯基假设在儿童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化的言语习得区域,称为言语习得装置简称LAD,它的作用是根据普遍语法生成个别语法,LAD根据普遍语法和从环境中输入的少量的原始语言材料提出语法假设,经过假设检验过程逐渐建立起一套深层语法结构和转化

4、规则。7.组群效应P34Cohort effect,也称群体效应,依据横向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组群效应的影响, 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组群是指年龄接近,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相似的这样一个人群。所谓组群效应就是指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它可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简答题:(5 道)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含义、所涉及的三方面以及其特点)P50答:(在现代意义上,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 在

5、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 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心理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的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发展的关键期和发展的年龄特征等2 说明实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32答:( 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系统地 (操纵) 改变自变量的变化水平,观察(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引起)因变量相应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法是研究者在不改变被试经验的条件下, 从现存被试群体中直接获得资料并通过考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

6、系数来了解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区别:通过相关研究法只能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无法得到因果判断,而实验法可以获得因果判断。)实验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 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 其突出特点是, 目的在于揭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法是指通过测量不同的变量,探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法与相关法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 采用恰当的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其不同点如下。 首先,在实验法中, 要把一些变量进行人为的控制,从而更好的观察其他变

7、量的变化。 在相关法中, 不存在这样一个被控制的变量,研究者所要做的就是观察测量也已存在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次,正是这种方法上的区别导致结论得出的不同。采用相关法的研究者无法根据研究结果推断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只能考察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而实验法由于较为严格地控制住了一些变量,所以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第三,相关法更多的依赖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实验法则可以创造条件来观测所要研究的变量间的关系。3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介绍与说明)答: 双生子 T 和 C,在双生子出生第48 周时,对T 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C 则不作训练,持续 6 周后,也即第53 周

8、T 达到了爬楼梯的熟练水平,再开始对C 集中训练,只要经过少量训练到第55 周时 C 就赶上了T,二者之间的爬楼梯能力没有区别。格塞尔认为,这项研究表明,练习可以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但成熟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不成熟就无从学习, 成熟水平低时的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重复,学习只起到加速或延缓成熟的作用。4 试分析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教养方式划分的两点标准 )P366答: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对子女的稳定的教育态度以及固定的教育模式。发展心理学家鲍尔姆德提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从“要求”以及“反应”两个维度来看,并根据在这两个维度上的高低水平的不同划分为四种主

9、要的教养方式,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青少年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 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而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学业表现上, 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学生成绩呈负相关,权威型教养方式与成绩呈正相关。从人格发展上来看,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 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 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然而,这几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也与不

10、同的文化环境有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仍然会使中国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业表现。5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什么?PPT lecture15答:同一性概念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的感觉。在青少年时期, 个体会开始体会到自我同一性问题的困扰, 感觉到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马西亚等人研究发现,个体面临这些冲突和选择的时候会产生四种可能的情况:同一性实现、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拒斥和同一性混乱。同一性实现指经过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有一种心理上的幸福

11、感,时间上的同一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同一性延缓指个体还处在探索 - 收集信息和尝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期望在这一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指引未来的生活。同一性拒斥: 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仅仅是接受了权威人物为他们选择好了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索。同一性混乱: 个体既未致力于某种价值观或目标, 也不努力追求。 他们可能从来也没有探索过,也可能是曾经试图这样做,但后来发现太困难而选择放弃。6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卡特尔等智力四个层次)P235答: 贝利用贝利婴儿智力量表、S B 量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对同一组被试进行了长达 36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测验分数在13 岁

12、以前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 岁时达到最高峰, 2636 岁变化不大,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就智力的稳定和衰退来看, 卡特尔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晶体智力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提高, 且容易保持稳定,如词汇,言语理解等等。而流体智力相比于晶体智力更容易随着神经功能的恶化而衰退。7 举例说明情绪发展中的社会性参照作用(先解释社会性参照作用再举例阐释父母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P307-308答:社会参照是指婴儿在不明确的情景中查看他人的情绪反应,然后利用这个信息来调节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的历程(PPT),(对于婴儿理解或解释面部表情的能力,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性参照

13、(书本) ),是儿童情绪社会化、显示情绪的信号功能,以及实现情绪的信息交流作用的一中现象, 发生在婴儿期(大约8-10 个月大),并贯穿一生。 社会性参照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而非一般的情绪信号传递。 “视崖”实验可说明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将 12 个月大的孩子至于实验装置的“浅滩”一端,母亲站在“悬崖”一端,用玩具吸引孩子爬过来。试验中,一半母亲面带微笑,另一半母亲面露怯色。结果,母亲面带微笑的一组孩子中有 74%的爬过了“视崖” ;而另一组儿童无一爬过“视崖” ,且出现害怕的表情。可见,儿童不仅“读出”母亲的面部表情,而且正确的理解了其意义。论述题( 2 道)1 比较

14、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19、 22、 26-27答:行为主义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旨是认为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的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主要代表人物为华生、斯金纳、 班杜拉。 而皮亚杰是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或较为复杂的结构。行为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要点为:儿童的行为由环境塑造;发展只是量的增加;行为获得途径为: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研究途径为实验法。主要成就为行为训练:获得

15、和消除。而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理论要点为:发展是通过客体相互作用展开的;发展有间断性、 连续性;认知结构在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研究方法为途径法。主要成就为智慧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就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中的基本问题,所以称为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主体认识结构具有主动的选择和机能。而行为主义中的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 斯金纳认为, 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向来学习。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比较模糊,多看看书吧_ )2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异同

16、?P133答:相同点: 皮亚杰认知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二者的研究目标是相类似的,都是试图描述认知的性质, 分析人类心智如何表征和操作信息;此外,致力于这些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都试图确认认知过程如何随年龄和经验而变化。不同点: 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认知理论二者在发展理论目标、假设和研究技术或者说是研究方法之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信息加工理论假定认知是信息的加工过程,记忆限制可能影响儿童的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该理论强调应为发展提供某种“过程”的解释,而皮亚杰认知理论强调用同化顺化模型来解释儿童的认知系统是如何随成熟和经验而逐渐发展的, 两者在认知解释模型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其次, 信息加工理论通常

17、假设发展变化是渐进而连续的,比如记忆信息的加工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连续传递经过不同加工而认知的过程,而不同于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所想像的那种非连续阶段性的质的变化,比如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另外,信息加工心理学家通常拒绝跨任务的一般性或阶段性的观点。事实上,一些信息加工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试图确定任务变化对儿童加工的效应。而皮亚杰认为,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这些都是二者研究的差异之处。3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P355-

18、356 、364-365答:一般意义上的依恋,指的是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 指的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形成于婴儿 6-8 个月之间,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按照鲍尔贝的观点, 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6 周),这时儿童还没有实现物我的分化,认知能力存在缺陷,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第二阶段:依恋关系的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 6 周到 6-8 个月),在这个时期幼儿会表现更多的微笑等积极情绪以给抚养者带来更大的补偿和满

19、足感。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6-8 个月到 18 个月 -2 岁),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时间是分离焦虑和怯生出现。第四阶段: 交互关系形成期 ( 18 个月 -2 岁后),这一时期分离焦虑开始逐渐下降,能更好的理解父母的目标。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依恋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心理健康,大多数研究表明形成非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出现内化或外化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比率远远超过了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 经验决定着他依恋的对象、 性质和强度等特点。 依恋的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的表现, 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 另一方面, 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 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因此,依恋关系是儿童顺利社会化的一个保障,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上边括号内是网上查到的,书上没有明确给出“意义”,大家筛检着答吧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