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830283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古诗赏读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补全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3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 读古诗,完成下列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题西林壁

2、”中的“题”是_的意思。2诗人分别从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3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B.去山中游玩时,无论走多远,换多少地方都没办法看到山的全貌,因为山太大了。4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 _3. 重点片段品析。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_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_3仿照着写一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的(_),(_)的(_),(_)的(_)。4. 古诗词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A.唐朝范成大B.宋朝范成大C.宋朝杨万里2“杂兴”的意思是()A.随兴而写的诗。 B.很多种类。3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诗句是()A.梅子黄时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4对本诗赏析正确的是(_)和(_)A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B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

4、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C诗的第三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5. 古诗阅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辛弃疾,字_,号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A.清平乐yuè B.翁媪 wn C.锄豆chú D.莲蓬 lián3“

5、最喜小儿亡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这个“小儿”的顽皮?(_)4“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_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6. 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心中的风雨来了,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_3这首诗运用了

6、_的修辞手法。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4短诗三首作者是_,原名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7. 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中,“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忆”?_2“这些事”具体指哪些事?为什么“这些事”会成为“永不漫灭的回忆”?_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_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8. 日积月累。蜂_,_。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把

7、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_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吟咏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的人。9. 诗句赏析。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诗中有两个“风雨来了”,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蓬头:_ 稚子:_遥:_ 应:_  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 。A.&

8、#160;可爱与机灵   B. 不懂礼貌4后两句的意思是:_11. 阅读天地。墙角的花(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1这首诗中,作者借物抒怀的形象是_,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_。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1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梧:梧桐树。 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1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_。2第一二句“梧叶萧萧”“寒风阵阵”使诗人不由地产生了怎样的感情?_3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

9、析。_4第三四两句诗人是通过描摹挑灯捉促织的场景,让人产生怎样的丰富联想?_13. 阅读与理解。题西林壁_,_。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3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题:_   缘:_4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答:_5学了这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写下来。答:_14. 阅读与理解。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字词。平明:_ 冰心: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寒  雨  连  江

10、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告诉了我们,诗人的朋友要去的地方。(_)诗的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_)5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_,诗句“_”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15. 课内阅读。卜算子·咏梅_,飞雪迎春到。已是_,犹有_。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她在丛中笑。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_是词牌名,_是词的题目。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表现了梅花_,体现出作者_的态度。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