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284760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公立普惠性幼儿园通用幼教教师课程教学指南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五彩石头路含反思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教学过程:(一)引题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捡石头1、观察石头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让幼儿

2、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1)听口令捡石

3、头2)听拍手声捡石头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3、分类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4、捡石头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

4、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三)铺路1、幼儿自由铺路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用石头

5、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四)延伸活动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最后通过回忆在梅苑公园走石头路的经历,再次激发幼儿走石头的兴趣。)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石头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按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中也整合了数学中的一些数量,分类等内容.在这个活动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头,老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特征的石头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角.石头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幼儿十分很感兴趣的东西.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对石头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同时也得到了数学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老师所提供的石头数量应该更加充足,这样在幼儿排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的补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头.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